分享

两军指挥官竟然换家?日本古代军事战略 应仁之乱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22

《日本古代军事战略》武家崛起
第九讲 应仁之乱

主讲人:管领细川洪铭

整理人:管领细川洪铭

一 关东乱局

上一回我们讲到,1449年,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继位。

文章图片1

八代将军足利义政(1449-1473在位)

足利义政昏庸无能,沉迷酒色,根本无力管控政局。基本被各地守护大名架空。幕府逐渐混乱起来,而实行二元政治的关东成为了乱局的导火索。

文章图片2

在以前的课中,我们讲过,室町幕府在关东设置有镰仓公方一职,同时设有关东管领,由上杉氏世代担任。幕府的本意,本来是希望两者互相制衡,鼎力合作。然而,这种二元政治导致关东政出多门。政局一片混乱。两者也很快自相残杀起来。早在六代将军足利义教在位期间,就爆发了所谓“永享之乱”(1438)。1425年,第四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持去世,因为无人继嗣,足利义持之弟足利义教被拥立为将军,镰仓公方足利持氏(足利基氏的孙子)对此十分不满。招兵买马,准备叛乱。1438年,足利持氏擅自为嫡子贤王丸足利义久元服,取名。(按照惯例,大名世子元服取名应该报由将军,通常会有将军赐字)根本不把幕府放在眼里。关东管领上杉宪实进谏,不纳,反出兵讨伐上杉宪实。上杉宪实向幕府求救。幕府借此机会出兵讨伐足利持氏,削弱关东公家势力。足利持氏干脆扯旗叛乱,兵败被幕府擒获,不久后自杀。到了义政上台之后。关东的局势更加混乱。

文章图片3

足利持氏自尽

足利持氏的儿子足利成氏在叛乱中侥幸逃脱,1449年(宝德元年),成氏被旧部拥立为镰仓公方,幕府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然首肯,足利成氏正式就任镰仓公方。足利成氏认为其父之死是因为关东管领上杉宪实不忠所致,故极力与上杉氏对抗,他表面上摆出不计前嫌的样子,实际阴谋消灭上杉氏。享德三年(1454年)12月27日,眼瞅着要过年了,足利成氏把继任的关东管领上杉宪忠(上杉宪实的儿子)请到了镰仓府邸,摆了个鸿门宴,将其杀死。干完这票谋杀案之后,足利成氏手下的军队立即夜袭上杉家族在上野国的领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使之蒙受了巨大损失,家族成员仓皇逃窜。足利成氏乘胜追击,又数次打败上杉氏,夺取上杉氏大片领地。上杉氏到了家族灭亡的地步。只得向幕府求救。幕府下令以今川范忠(今川义元的曾祖父)为主帅讨伐足利成氏。这就是所谓“享德之乱”

自征讨令发布开始,幕府军以最快速度集中了各方力量,向足利成氏的主城——镰仓城发起进攻。不巧的是,当时足利成氏的主力部队正在战略要地古河城(今茨城县古河市)屯兵,镰仓城只有一些老弱病残。于是很快,镰仓城就被幕府军拿下。足利成氏干脆放弃镰仓,以古河城为据点盘踞下来。自称“古河公方”俨然成为独立王国。古河城是一个靠河的城市,处于关东的水路枢纽地带,也是战略重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古河城的周围都在足利派家臣的掌握之中,经济基础和人员基础都非常强大,易守难攻。幕府军和上杉军几次进攻,都被足利成氏打退,但足利成氏也无力扩大胜局,双方对峙下来。为了占据优势,双方在交界处纷纷增设防务,修筑了许多城池。例如,上杉家族修建的河越城(今崎玉县川越市)和江户城(由上杉氏部将太田道灌修建)两座城池。这两座城市在以后的历史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文章图片4

关东地图(请在地图上找出古河城)

文章图片5

古河渚(我老婆)

文章图片6

太田道灌 江户城(今东京)的修建者

足利义政闻讯,大怒,长禄二年(1458年),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发现关东的问题还没解决,干脆就免了足利成氏的镰仓公方职位,另立自己的一个兄弟——足利政知作为镰仓公方,同时命令他尽快启程去关东地区接任。然而,足利政知在关东素无根基,作为外来户,也没得到上杉氏的支持,根本没人鸟他。足利政知只好自己率部在堀越城(今静冈县伊豆之国市)驻扎下来。自娱自乐,后人称之为“堀越公方”。至此,关东出现了三股对峙的势力:第一股是足利成氏,他占据东部的安房、上总、下总、常陆和下野5个领国;第二股是上杉家族,占据西部的相模、武藏和上野;第三股则是没什么戏份的足利政知,他只占据着西南角的伊豆一国。关东局势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混乱了。这时,幕府又爆发了应仁之乱,根本没工夫管关东的破事。关东顿时一片混乱。上杉氏与古河公方从长禄3年(1459年)至文明9年(1477年)围绕武藏国五十子地区展开反复拉锯战,互有胜负,两败俱伤。统称“五十子合战”(限于篇幅,不详细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看)

双方厮杀一直持续到15世纪70年代,谁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这时上杉氏自己又乱起来了。上杉氏在室町时代分为山内上杉氏,扇谷上杉氏等分支。山内上杉家和扇谷上杉家虽是同族,但是关东管领被山内家继承,扇谷家以分家的形式存在,所领不及山内家的家宰(执事管家 家臣之首)长尾氏领地的一半。在与古河公方的战争中,扇谷家支援山内家,特别在扇谷家的家宰太田资清(道真)、资长(道灌)父子的活跃下,增加了实力,对山内上杉氏逐渐不满。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上杉氏家谱

这时,点燃这个火药桶的是长尾景春,长尾景春是山内上杉氏的家宰长尾景信之子,因不满主公上杉显定制定弟弟长尾忠景继承家督。文明7年(1475年)长尾景春占据武藏钵形城,翌年6月掀起叛乱,攻打上杉显定在驻营的五十子之阵,大败上杉显定,又得到古河公方的支持,势力越来越大。上杉氏派太田道灌率军征讨,文明12年(1480年)6月、景春最後的拠点日野城(埼玉县秩父市)被道灌攻陷、长尾景春逃走,投奔扇谷上杉氏。引起了山内上杉氏的极大不满。两上杉氏矛盾一触即发。古河公方足利成氏借机在文明14年11月27日(1483年1月6日)趁机与以山内上杉氏代表的幕府和解,是为都鄙合体。至此,享德之乱终于结束。文明18年(1486年),因功高震主,道灌被主君上杉定正暗杀。因为收留长尾景春,加上扇谷家因为在关东的领地问题而与山内家对立,新仇旧恨一起算,长享元年(1487年),两上杉氏正式决裂,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混战史称“长享之乱”,与山内家拥立的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相对,扇谷家则接近古河公方成氏,这将成为我们在第二章战国时代篇的内容。

文章图片9

关东诸势力分布图

二 应仁之乱

关东乱成一片浆糊,幕府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久,就爆发了所谓“应仁之乱”,应仁之乱的导火索是足利义政自己和他的正室日野富子。

文章图片10

影视作品中的日野富子

日野富子是足利义政的正室。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恶女”,为人善妒残忍,诡计多端,横征暴敛,可以说是蛇蝎心肠。与足利义政真是“鱼找鱼 虾找虾 乌龟专找大王八”。康正元年(1455年)日野富子嫁给足利义政,但十年都没有生出子嗣,足利义政的其他妻妾也没有生育。万般无奈,在这样的情况下,足利义政只好劝说自己的弟弟、已经出家的足利义视还俗,作为幕府将军的继承人,日野富子把妹妹良子嫁给了足利义视,加强了两家的关系。谁知第二年,日野富子却又生了一个儿子,即足利义尚,这样,使得足利义视的地位顿时尴尬了起来。

文章图片11

足利义尚

然而,激化双方矛盾的不是日野富子,(平心而论,日野富子与应仁之乱关系不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持负面评价)而是足利义视的好友山名氏的山名宗全和足利义政的侧近、足利义尚的乳父伊势贞亲(此人的外甥就是著名的北条早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北条早云并不是营销号所说的浪人)。对伊势贞亲来说,足利义尚越早继承幕府将军,对自己就越为有利,所以他不希望义政、义尚父子之间还有一个千斤顶的过渡期存在。因此处处针对足利义视和山名宗全。文正元年(1466年)七月,伊势贞亲诬告足利义视谋反。得知伊势贞亲进谗言以后,足利义政躲到了时任三管领之一同时也是足利义视的监护人细川胜元家中,细川胜元与山名宗全关系较好,细川胜元的正室就是山名宗全的养女(而非许多公众号说的两人一开始就矛盾重重),趁机与山名宗全联合,将伊势贞亲放逐出了京都(文正政变)。然而,伊势贞亲集团灭亡后,细川胜元独霸幕府,而在驱逐伊势贞亲时十分活跃的山名宗全反倒失了宠。于是,两人矛盾不断激化,不满的山名宗全暴露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他开始支持三管领之一的畠山氏的畠山义就夺取畠山家的家督,希望搅乱政局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浑水摸鱼。

文章图片12

影视作品中的山名宗全(这个片子我看过 后面来了一个光头)

文正元年(1466年)十二月,畠山义就在山名宗全的支持下上洛,次年(应仁元年,1467年)正月,畠山义就与堂兄弟畠山政长(得到细川胜元支持)在京都的上御灵神社交战(御灵合战),应仁之乱爆发。足利义政原本是站在细川胜元和畠山政长一方的,但是因为畏惧山名宗全、畠山义就的军力,临时又改变了自己的立场,最后两头不讨好的他干脆下令谁都不要干涉,任由两个畠山家的大佬合战,谁赢谁当家督。御灵合战的最终结果是畠山政长败北,畠山义就获胜,畠山氏的内战成为细川胜元与山名宗全彻底决裂的导火索。细川胜元非常不满,五月,细川胜元突然对山名宗全发难。细川一族与支持的大名纷纷率军上洛,山名家在各地的领地也遭到了细川派势力的攻击。山名宗全也不甘示弱,拉拢许多大名上京大战,应仁之乱爆发以后,经过三个多月的沉淀,终于酿成了无法想象的大动乱,战场从平安京开始向地方蔓延。全面内战爆发了。

文章图片13

细川胜元

双方军队在京都周围开战,细川方面有斯波义敏、畠山政长、赤松政则、京极持清等,大本营在将军驻地幕府,称东军。兵力号称16万,拥立义视。山名方面有斯波义廉、畠山义就、一色义直、六角高赖,朝仓孝景等,大本营在幕府以西的山名宗全邸,称西军。兵力号称11万。本来与义视关系较好的山名宗全为了与东军抗衡,倒向日野富子和足利义尚,拥立足利义尚。5月26日,两军开始大战。最初东军稍强。抢先一步,搞偷袭,攻破幕府所在地花之御所和皇宫,将将军,天皇都攥在手里,成为所谓“官军”,并猛攻西军阵地,所幸猛将朝仓孝景击退东军,使得西军转危为安。(西军:搞偷袭,不讲武德)8月,我们以前讲过的大内氏的家主大内政弘率军2万东上京都,支援西军,西军展开反攻,10月激战于相国寺,未决胜负。此后京都地区的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战乱逐渐波及地方。双方不仅在京都,在地方分别支持东西军的大名也互相残杀,一片大乱。整个日本也陷入混乱。在交战中,因主要在城市巷战,双方都放起火来,把附近的民居寺院全部付之一炬,攻击对方,繁华的京都顿时成为一片焦土,影响极其恶劣、

文章图片14

朝仓孝景(西军猛将 文武双全 多次打败东军 并著有《朝仓十七条》)

文章图片15

应仁之乱势力图

随着大内政弘以及西国山名军的上洛,东军在战场陷入了劣势,足利义视见势不妙,担心自己会成为东西两军和谈的牺牲品,便逃出了平安京,前往伊势国躲藏。足利义视虽然逃出京都,但是足利义政却没有怪罪弟弟,反而一直给他加封领地,眼瞅着足利义视的威望一天比一天高,担心对足利义视的控制力变弱的日野富子与哥哥日野胜光一同请求让伊势贞亲返回幕府,对付足利义视。日野富子的这一举动最终将足利义视逼到了幕府的对立面。应仁二年(1468年)十一月,足利义视逃入西军阵中,被山名宗全拥戴为幕府将军,在西军内部施行将军的职权,室町幕府分裂。东军和西军支持的人竟然完全颠倒了过来,令人大跌眼镜。双方持续对峙,在京都及周边地区展开拉锯战,谁也奈何不了谁。

文章图片16

应仁之乱

文章图片17

应仁之乱

长期的战乱以与盗贼横行使京都市街地荒废。由于守护大名的介入,使战线拉长,众大名不能在京都附近进行战场。这导致东西军的厌战气氛增大。1473年(文明5年),3月18日山名宗全以及在5月11日细川胜元相继病死,12月19日义政将将军让位给义尚后隠居。1474年(文明6年)4月3日,宗全之子山名政丰以及胜元之子细川政元达成了议和。义视放弃将军之位。之后仍然有残存势力继续进行小规模战争,但影响不大,1477年(文明9年)11月11日坚持作战的西军强硬派大内政弘撤回到领地周防国,西军在事实上已经瓦解。11月20日,幕府为了祝贺“天下静谧”进行祝宴,使维持了十年的应仁之乱终于完结。然而,室町幕府的权威,也随着应仁之乱而一去不返。

文章图片18

三 乱世降临

长达数年的应仁之乱,使得京都化为一片焦土,室町幕府威信一落千丈。应仁之乱后不久,细川政元就任管领。称为细川氏领袖。1489年将军义尚因过度沉迷酒色病死,无子。细川政元推举关东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子足利义澄为将军,但在日野富子和与政元交替任管领的畠山政长的支持下,足利义视之子义材(后改名义稙)就任室町幕府第10代将军。(义材的母亲是日野富子的妹妹良子)政元对这一结果不满,开始与幕府拉开距离。义材就任将军后,生父义视和政长的权势大涨。日野富子感到上当受骗,又与细川政元勾结一起。(真不愧搅屎棍)

文章图片19

细川政元

明应二年(1493年)富子与细川政元合作,废除义材的将军之位,改立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子足利义澄作为将军,此事史称明应之变。(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足利义材逃走,投奔大内政弘的儿子大内义兴,妄图再举。明应之变后,细川政元全面掌握政权,时人称为“半将军”室町幕府仅剩的一点威信也荡然无存。将军完全沦为强力大名的傀儡。中央威信丧失,许多地方领主也纷纷效仿,将当地统治者赶跑,自立为主,地方纷纷自立,互相攻打,乱成一团,许多史学家认为,应仁之乱及明应之变后,日本就进入所谓“战国时代”。(1467-1573)

文章图片20

足利义材

文章图片21

大内义隆(毛利氏崛起之前 大内氏是中国地区实力最强大的大名)

战国时代最经典的特征是“下克上”,所谓“下克上”指下级代替上级、分家篡夺主家、家臣消灭家主、农民驱逐武士等等下级消灭上级的现象,标志者地方统治秩序的全面崩塌和“礼崩乐坏”。例如,在应仁之乱期间,许多守护长期在京都参与对峙,无暇管理领地,便将领地内的事务交给守护代(代理守护),这些守护代大多是出自当地的国人众(即地主豪强),在当地宛如地头蛇一样。许多守护代乘机驱逐守护,取得当地统治权、战国时代,许多大名都出自守护代,此外,普通的家臣,国人众,甚至浪人和一些来历不明的人在战国时代都可以通过种种手段驱逐当地守护,夺取当地统治权,然后互相攻打,可以说,至此,幕府的地方统治全面崩溃。

战国时代的另一大特点则是“足轻”的崛起,在以往的战争中,武士及其侍从都是战争中的主力。然而,进入战国时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足轻”阶层悄然崛起,所谓“足轻”,一般由富农或者自耕农组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天武天皇时期(673-686在位),很早就有记载,基本属于临时招募,但进入战国时代,才开始大规模出现,他们平常从事劳役,战时成为步卒。在战国时代,接受弓箭、枪炮的训练,编成部队。配合武士作战。尽管足轻的战斗力和装备无法与武士相提并论,许多足轻不着盔甲,甚至连鞋子都没有,赤足上阵(故而得名足轻)士气不高,但数量众多,许多大名大量招募足轻补充军队,使得军队数量扩大数倍甚至数十倍。足轻的大量使用,意味着战国时代的战争无论从规模和形态,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正在抵御骑兵的足轻(戴斗笠者)

那么,战国时代的日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又会有哪些风云人物呢?敬请期待《日本古代军事战略》第二章 战国时代,2021年初推出,敬请期待。

课后习题

1 室町时代中期 关东爆发了哪些内乱?结果如何?

2 应仁之乱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3 战国大名相对于室町时代的守护大名,有何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