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说精致的利己主义

 张效雄 2022-03-23

闲说精致的利己主义

我写过不跟风一文,又写过退出朋友群一文,讲的都是些自我安慰的话语。

可能是疫情的原因,我觉得自己变得没有以前的样子了,很在乎自身的感受,竟然会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冬夏与春秋。

这是不是堕落了,变成了人们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

中国的知识分子,虽然孟夫子提倡过治国齐家平天下,但历来大多数人还是明哲保身,以眼前一己之利为基准思考问题。即便是识大体,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也是以成就自己的英名为人生目的的。所谓拜将封侯、封妻荫子,就是成就自己的最高体现方式。

读过一些书的人都晓得,中国读书人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一种谁也说不清楚的道德概念。看看一些古代教导人的教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可谓精致极了。但仔细想起来,这连起码的社会责任感都不要了。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通过科考去做官。历朝历代的科考,打着忠君爱国、广揽英才的幌子,其实是在按照既定的规范,让读书人不断地完善自己,遵循这个规范去做官。这本质上是为了个人目标的实现。小了说,可以通过改变自己而去谋大事;大了说,是通过做官,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扬名立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目的性那是太明确了。这样的规范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还奢谈什么格调、大义?

不过精致的利己主义罢了。

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社会,制度。

历朝历代君主、王朝,为了自己的江山稳如磐石,就得让大量的知识分子为之效劳,于是就制定了这一整套规范和制度来培养知识分子。这种社会制度,有这样的社会导向,就有了成群结队趋势若骛的知识分子大军。大家自觉在这个制度下生活着,并为这个制度而不遗余力地奋斗着。社会、制度的需求,是他们遵循的原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社会是皮,读书人是毛,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谭嗣同可以“我自横刀仰天笑”,大多数知识分子还是康有为、梁启超们。好在那个时候,他们还可以为避祸出洋远走。

我辈乃是俗人,超越不了历史。想效法谭嗣同,舍己我而取大义,无如此胆识,且生不逢时也。甩掉了那些个规范,那回事一事无成的,不是你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超凡脱俗,难也。所以我也脱不了俗套,摆脱不了精致的利己主义。

我所能做到的,只能是无情地剖析自己,如此而已。

或许,躲进小楼成一统,只能是知识分子,也就是读书人的一种选择。或许,清贫能够保留一点本色。知识分子要谨记,权力是可以腐蚀人的灵魂的。那些口号喊得叫天响的人儿,好些个进了班房成了腐败分子,他们之中,哪个不是读书人出身哦。

在我看来,只要不给社会增加麻烦,也就是一个优秀的读书人了。只能是这个底线了。如此,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