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己主义不是什么坏事,多一点同理心就好了。

 干嘛播客 2020-07-08

欢迎收听今天的泰扯,

我们今天怼怼老实人第二代,

周四我们怼了老实人第一代,

就是说老实人相信因果规律。

我们怼第二代的老实人,

是说老实人其实是更加不讲义气的,

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我前几天我看了《无问西东》这部电影,电影里有一个老师对他老婆始乱终弃,

当年他老婆赚钱养他,

挣钱供他读大学。

读完书了之后他想离婚,

所以那个女的就天天缠着他打他骂他。

意思就是说我让大家看看是我欺负你,

但其实她是为了保护这男的不被他人议论,

后来的这个故事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咱们今天就不多说了。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这句话,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

这句话是对的,

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

中国的高校里面充斥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意思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都是那些读书人。

读书人为什么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什么会显得很没义气呢?

本质上的原因是,

读书多的人容易变得腹黑和自私自利。

书中的世界是一个模型,

没有太多现实的约束条件,

所以读书时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书中的任何人,

也会不经意的把自己代入到主角的身份,而主角既腹黑又乱来,

但往往没事。

我们看古代的这些元曲、杂剧,

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就会发现这些个书生都是一些没良心的主,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读书人。

我们先讲讲读书人的打怪升级模式,

你就能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自私自利了。他们打怪升级古代是靠科举,

现在是通过高考。

这个模式很简单,

就是把这几门课程抓住,

考出来个好成绩,

他就能够获得特权,

比如说当个班长、学习委员等等,

然后老师就会高看他一些。

他们一路的成长路径都是单点突破,

其他东西不用管,

反正成绩好,

其他的好处就自然来了。

所以呢他们不讲究协作,

也不会去想想别人的看法,

所谓的同理心他是没有的。

“为什么呢?同理他干嘛呀?是吧?

同理别人干嘛呀?我专心的做好自己的事儿吧,我就能牛逼了。”

所以啊这些人越看书,

就会越封闭,越腹黑。

这种腹黑到了真实的社会环境当中会产生两种问题,

一种是他装模作样的跟你客套,

跟你学做人,

背后的本质是为了捞取自己的好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到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会说“我跟谁都是好朋友,我认识谁谁谁”,

虽然这种话听起来很low,

但都是出于一些目的,

一种是扯大旗作虎皮,

另外一种就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人脉资源。

这也无可厚非,

这种人会成功是因为他足够自私自利,

他有足够的单一性,

他会朝着着单一的目标前进,

不会想太多也不会考虑别人感受,

才能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

我们看《无问西东》、《芳华》这些电影里的人物,

我们能看到一个人太顾及他人感受会怎么样?

他会是个好人,会被发好人卡,

但实际上他不会获得很多的好处,

他这辈子就赢得了好人的名声,

他做对了五件事儿,

但这五件事里没有一件事儿是做透了的。

无论是电影《芳华》里面的刘枫,

还是《无问西东》里的黄晓明,

这种角色会在大时代里有奉献精神,

能够有同理心的去思考,

能够为了别人去奉献和牺牲,

但是他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实质利益,

这种人叫做好人。

读书多的人还有一种在真实社会中比较会钻营的本事,

所谓的钻营就是在说读书人的这个劲儿。这种钻营能让他显露出自己的才干,

是能在职场上获得一些好处的,

但是钻营只能让人在短期之内获得利益,对于长期来说还是要看人品和真本事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最近我看了一个视频,

锤子手机的罗永浩去和方舟子撕逼,

在电梯里质问方舟子的基金资金使用去向,

因为五年前他捐了一笔钱,

然后五年后他后悔了。

为什么后悔呢?

因为方舟子是个读书人,

读书人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肯定是死命的往自己身上搂钱的,

俗话说日久见人心,

通常过个三五年的时间,

你就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嘴脸和脸色。

而对于罗永浩这种利他型人格的教主来说呢,

他能够聚拢一批粉丝。

就比如说刘邦、罗永浩这种精神教主类的人,

他往往是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的,

他不会系统的读书,

也不会透彻的去研究,

而且他不相信书的,

他们会批判的看待书里的内容。

那么结果就是利他主义者在某个社会时期会形成一种特点,

形成一种教主的氛围,

这些人很有人格魅力,

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利他主义者往往自己会过得不太好,

但是他如果运用好他的名声的话,

实际上是能够干出一番功业的。

比如说我看到雷军一天工作18个小时,

通过这个道理你能发现,

他之所以会有这么充沛的精力一方面是因为权力欲,

另一方面就是他本身拥有很强烈的使命感。

他对于这个世界有一种使命,

然后利他主义帮他聚拢了一帮人做事。

利己主义通常能够成就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以职业经理人和老板往往是两种性格的人。

职业经理人是要演的让老板满意,

但自己是不相信的;

老板呢是发自内心的相信这件事儿,

然后才去创业,

两者的精神的感召力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得想清楚了,

如果你读书读多了而且你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那么你要搞清楚你的职业发展路径,

你一定要围绕着你个人发展去做事。

你不要去想在他人眼里成为一个好人,

做职业经理人和做这种利己主义者是不可能当好人的。

你得当坏人,

你得让想当好的人来利用你,

所谓的利用其实就是把你拿出来当枪使。

但这个词不是个坏词儿,

能被人当枪使代表着你身上有能力。

比如说你是韩信,

你能力特别强但可能在某方面有巨大的缺陷,

你不是个完人,

这样别人才能捏得住你,

你能做一个高级的打工者。

别人,包括那些老板,

他能够用你用的很舒服。

那么如果你说你想做一个精神感召力极强的人,

那你就得具有非常大的利他主义精神,

也就是说你想要当老板,

你想要吸引一帮人,

那你就得财散人聚,

你得支持各个人,

把自己的资源把自己的能力都贡献出来。

所以我们今天讲读书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讲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

是想告诉大家,

利己和利他都不是坏事儿。

特别利他的你可以利己点,

你挣些钱用在让家里人的生活改善也是一种利他。

而所谓的利己呢,

你要往回往掰一点儿,

往利他那边掰一点,

你也能更加受大家的欢迎,

而不至于结太多的怨仇。

没有绝对的好和坏,

其实利己主义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

整个社会如果都很利己的话,

那么社会的运行效率都会增强。

而利他主义者也没必要把什么事都做好,谁也去帮助,

你只要做好其中一面就足够利他了。

如果用环境对人的塑造来说,

大城市肯定会产生更多的利己主义者,

而小农村会诞生很多的利他主义者,

就是由生存的土壤所决定的。

如果你在小农村里生活上很利己的话,

那你肯定会在这个地方举步维艰。

但是如果你在大城市做一个利他主义者,你的成本会很高,

如果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

那么你自己能做主的事儿就很少。

所以今天咱们讲这个话题,

其实就想说如果读书读多了也没关系,

但是你要多一点同理心;

如果读书读少了而且你也有同理心,

那么你要钻下去把一件事儿给做透,

或者说过滤掉一些杂质让自己显得更钻研一点,

更专业一点。

那么今天就先聊到这里,

更多认知和改造自己的方法,

我们会在收费专栏里面跟大家详细说说。我们下次见,拜拜。

618钜惠,店铺四折,

限时限量,先到先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