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像奖的特殊奖项:邵逸夫世纪成就,张国荣、梅艳芳演艺光辉

 红蓝白郁金香 2022-03-23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决定增设终身成就奖与专业精神奖这两个非常设奖项,以表彰对于电影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士。

除此之外,金像奖还颁发过其他一些特殊奖项。

这些奖项与终身成就奖及专业精神奖相比,“非常设”的属性更强,往往就在某一年根据当时的情况专门设立的。

让我们盘点一下有哪些:

1、1986年评选团大奖:郑则仕《何必有我》

本片由郑则仕自编自导自演,讲述智力障碍者肥猫的故事。

除了郑则仕,黄百鸣也担任了联合编剧,郑文雅、周润发、曾志伟等人参与了演出。

新艺城在投资该片时,做好了亏钱的准备,没想到最后卖了近800万的票房。

郑则仕凭借此片击败了许冠文、成龙、周润发,荣获影帝;但该片就只拿到了一个最佳男主角这一个提名。

按照当时的规则,第一轮由影评人选出提名,第二轮由专业评审团从提名者中选出最终获奖者。

专业评审团很看好这部片子,但他们没办法从没有入围的作品中评选。

身为评审团主席的李翰祥很不满,认为对第二轮评选成员不公平。

最后,筹委会增加了“评选团大奖”,候选作品还有《错点鸳鸯》与《女人风情画》,而《何必有我》毫无悬念地拿下了这个奖项。

该奖项只此一届!

这部片子对于郑则仕的意义很大,开发了“肥猫”这个大IP;“肥猫”也成为了他的代名词。

其中电影有《肥猫流浪记》、《低一点的天空》;电视剧有《肥猫正传》、《肥猫正传Ⅱ》以及《肥猫寻亲记》、《肥猫寻亲记之明天会更好》。

2、1993年特别纪念奖:吴楚帆

吴楚帆,原名吴钜璋,1910年出生于天津,1932年加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

30多年间,他出演了250多部电影,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得到了巴金的盛赞。

吴楚帆有“华南影帝”之称,与张活游,李清和张瑛合称为“粤语片四大小生”。

其中,张活游是导演楚原(张宝坚)的父亲,所以楚原比吴楚帆低一辈。

这两个艺名被引用到了陈可辛的电影《新难兄难弟》中,梁家辉与梁朝伟分别饰演楚帆与楚原这两父子。

吴楚帆还有个哥哥吴钜泉,也是演员。

吴钜泉身材高大,被人称为“高佬泉”。“佬”与“鲁”在粤语中发音一样,他就以“高鲁泉”为艺名。

时至今日,有不少香港影视剧中都有叫"楚帆“或“高佬泉”的角色,可见这两兄弟的影响力。

除了演戏,吴楚帆还当过导演,开过自己的电影公司。

1993年,吴楚帆在加拿大病逝,享年83岁。

当年的金像奖向他颁发了特别纪念奖。

2005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评选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吴楚帆入选!

3、1994年致敬:黎民伟、邹文怀、李小龙

1993年,金像奖颁奖典礼向三位电影人致敬!

黎民伟(1893—1953年),广东新会人,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有中国“纪录片之父”的美称;颁奖词是“香港电影拓荒者,缔造历史第一人”。

邹文怀(1927—2018年),嘉禾电影创办人,嘉禾电影(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

李小龙(1940—1973年),功夫片巨星。

4、1995年戏曲电影百年殿堂大奖:任剑辉

这一年颁发了首个终身成就奖,获奖者是时年82岁的黄曼梨,她是“少数由默片时代已经开始从影而至今仍健在的电影工作者”。

由此可见,这一奖项应该是颁发给在世之人。

但在这一年还颁发了一个“戏曲电影百年殿堂大奖”,给了已经去世6年的粤剧名家任剑辉。

任剑辉 (1913—1989年),原名任丽初,又名任婉仪,广东南海西樵人。

她自幼喜爱粤剧,小学毕业后跟随姨母小叫天学戏,并被引荐给有“女马师曾”之称的粤剧女小武黄侣侠学艺。

任剑辉初演小生,后演文武生。由于她声色艺俱全,扮相俊俏,毫无女儿态,不少女性观众都为之倾倒,得到了“戏迷情人”的美誉。

任剑辉在30岁时遇见了15岁的白雪仙,两人一生一旦开始了合作。

她俩先后组建了仙凤鸣剧团及仙凤鸣电影公司,把传统粤剧搬上来大银幕。

1964年,任剑辉与白雪仙斥资150万拍摄《李后主》 作为告别舞台及影坛的纪念作。

这部耗时4年才完成的电影,创下粤语片最大制作,最长映期和最高收入的纪录。

1972年,两人进行了一次义唱,这是最后一次公开演出。

任剑辉退出演艺界后,一直健康不佳。1989年11月29日,她在香港病逝,享年77岁。

2001年,她的姐妹白雪仙获得了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5、2004年演艺光辉永恒大奖:张国荣、梅艳芳

张国荣在2003年4月1日自杀,5天后的金像奖颁奖礼对他进行了缅怀,四大天王清唱了他的歌曲《当年情》。

而梅艳芳在2003年12月20日,因病去世。

次年的金像奖,向两位对于香港电影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巨星颁发了“演艺光辉永恒大奖”。

张国荣获得过金像奖影帝一次《阿飞正传》,这与他对影坛的贡献相比,似乎偏少了些。

此外还获得过7次提名,分别是《烈火青春》、《英雄本色2》、《胭脂扣》、《金枝玉叶》、《色情男女》、《春光乍泄》、《异度空间》。

在最佳原创歌曲方面,张国荣获奖一次,《金枝玉叶》主题曲《追》。

值得一提的是,张国荣于1995年以《东邪西毒》荣获首届香港电影评论家学会大奖影帝。

他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作品是《霸王别姬》,却不符合金像奖与金马奖的参评资格。

梅艳芳也仅获得过一次金像奖影后,《胭脂扣》;此外还以《何日君再来》、《审死官》、《红番区》、《慌心假期》获得了四次提名。

在最佳女配方面,梅艳芳三次提名两次获奖,分别是《缘分》与《半生缘》;而且是金像奖史上首位最佳女配角获奖者。

在最佳原创歌曲方面,梅艳芳三次获奖,与苏芮并列最多,分别是:《胭脂扣》同名歌曲、《双镯》之《似是故人来》、《东方三侠》之《女人心》。

她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作品是《胭脂扣》,包揽了金像、金马及亚太影展三料影后,同名主题曲被备受好评。

6、2005年世纪之星:李小龙;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百部佳片

2005年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本年度颁奖礼以“百年电影,光辉印记”为主题,向李小龙颁发了中国电影世界光辉之星奖,由他的女儿代为领奖。

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组织下,由101位导演、影评人及文化工作者评选出“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百部佳片”,前三名是《小城之春》、《英雄本色》与《阿飞正传》。

7、2007年世纪影坛成就大奖:邵逸夫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他在八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被尊称为“六叔”。

父亲邵玉轩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经营飘染、财务等多种生意。

1923年,邵家已经家道中落,只剩下一幢房子和别人用来偿债的一家名叫“笑舞台”的剧院。

邵氏四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全部投身娱乐圈。

由于父亲不同意他们拍戏,四兄弟都弃用了本名,由大哥起了别号,分别叫醉翁、邨人、山客、逸夫。

1925年,邵氏兄弟在大哥邵醉翁的带领下,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

四兄弟分工合作,邵醉翁担任制片人兼导演,妻子陈玉梅领衔主演;老二邵邨人负责财务兼编剧,老三邵山客主管发行兼任编剧,还在读中学的邵逸夫也在片场帮忙负责摄影。

这种家族管理模式,在创业初期最大程度缩短了影片的制作周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1926年,刚刚中学毕业的邵逸夫跟随三哥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经营戏院及电影发行。

1950年,二哥邵仁枚将家族原来的电影产业改组成“邵氏父子”公司。

到了50年代中后期,邵氏公司的小成本策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举步维艰,邵仁枚萌生退意,收缩电影制作业务,转向戏院及地产行业。

1957年,邵逸夫从南洋来到新加坡,接管了“邵氏父子”的电影制作业务,以32万元买下“邵氏父子公司”的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从此,两兄弟在业务上分道扬镳,“邵氏父子”负责发行与戏院,“邵氏兄弟”负责电影制作。

邵氏兄弟成立后,建立了大型制片基地,推行明星制,广招各路人才,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

当时已经50多岁的邵逸夫每天坚持工作16小时,从剧本到挑选演员都要亲自过目。

邵氏的黄金期长达20多年,分为李翰祥的黄梅调、张彻与胡金铨的功夫武侠片、楚原的奇情武侠片三大阶段。

1967年,邵逸夫与利孝和、祁德尊等人创办了TVB,是香港首家获得免费无线电视牌照的电视台。

进入80年代后,在嘉禾、新艺城等其他公司灵活的片酬制度冲击下,邵氏流失了很多市场,于1985年宣布减产;邵逸夫也把事业重心放在了电视行业上。

不过没多久,邵氏就与TVB组建了一家“大都会”影业,由方逸华负责,开山作品是王晶执导的《撞邪先生》。

小试牛刀后,大都会这家看起来不显山露水的公司突然发力,拍摄了以何鸿燊为原型的《赌城大亨》。

然后,又召集了杜琪峰、周星驰这些TVB艺员培训班出身的旧部,拍摄了《审死官》、《济公》、《回魂夜》等影片。

其中,《审死官》还创下了香港影史票房纪录。

但香港电影逐渐式微,大都会也没能力挽狂澜。

之后,拍拍停停的邵氏一直还存在着,时不时会利用TVB的艺人资源制作一些影视剧;而曾经辉煌过的嘉禾、新艺城早已卖盘或解散了。

2007年,正值邵逸夫百大寿,一个“终身成就奖”已经不能反映他对电影事业做出的贡献,因此颁发了“世纪影坛成就大奖”。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去世,享年107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