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以老解百家:《道德经》体系,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奥秘

 百花A彩虹 2022-03-23

东方既白 著

鄙人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终于在周敦颐《太极图》和《易经》“综卦”模型体系的基础上,从“道”和“万物”两个方向和角度,推演出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和演化路径,以图表的全新形式,解决了“以易解老,以老解老”的问题,那是否也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统领和涵盖“诸子百家”的主体思想和理论体系呢?答案是肯定的。

文章图片1

从道和万物的不同视角,综合看待《太极图》的演化规律

下面我们就以“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终极奥秘为例,尝试着对他们之间的相通性做一个全新的解读和诠释。众所周知,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因此,佛教说众生根性不同,是一直存在现实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因此,佛教才有了小乘和大乘之分,中国禅宗才有了“南顿北渐”之别。

文章图片2

修身养性天地人,借故喻今儒释道

比如小乘佛教讲求即生断除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希望了生死、离贪爱、灭尽身智,是完全出世的,所以被大乘佛教讥讽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认为单求自我解脱是不够的,在除断自己一切烦恼外,还应该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因此,大乘佛教既是出世的,又强调适应世间、引渡众生。

在教理义学方面,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不否定法的实在性。大乘佛教则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另外,大乘佛教认为,人先天的“心性”是清净的,只是后来遭到情欲的污染才变得不净。因此,其修行理论中已经包含有“顿悟”的成分。小乘佛教则对修行的阶段、解脱的果位等有细致具体的划分。总体说来,相对于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比较保守,教义和修行比较复杂,过多地纠缠于那些枝枝蔓蔓的“虚妄之相”。佛教讲究“明心见性”,要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明心见性”了呢?怎样是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了呢?

答案就如下图中“上士闻道,明心见性”的结果一样,拨开六亲生克、五行生克和阴阳太极这一切的“虚妄之相”,直抵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因此佛教说见“性”以前: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而见“性”以后:凡所有相皆为实相。这就是他们所有建立建立的佛国净土,因为这里无私无我,混沌无极,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执有现空,执空现有,色空不二,性相一如。

文章图片3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底无私天地宽

因此,真修行人才能达到“不见他人过”的至境,这就是佛家圆融万法以后的结果,其实这和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的初衷和道理是一样。而普通修行之人,则只有透过这些蒙蔽在万物之上的“虚妄之相”,才能像老子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那样,像王阳明说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那样,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中,更进一步践行“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

否则,他们看到的凡世间所有相,仍旧皆为虚妄,而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明心见性”过程,就是众生最终能否“超凡入圣”的最基本前提和保障。大家常常说中华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合流,具体怎么合一,怎么合流的呢?其实就是合流到了中国人常讲的那个“中”,即图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老子称它为“道”,称它为“无”,佛教称它为“空”。因此,儒释道既能三教合一,殊途同归,又能各安其份,各行其道,道家持中而守、儒家持中而行、佛教持中而安,三道而一,混沌无极,无我无私。

文章图片4

天下万物,循道而生,循道而行

那人类具体又该如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呢?答案还在图中,其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就是:先以“人道六亲生克之新生(家和万事兴,代代皆新生)”,法“地道五行生克之共生(和而不同,和合共生)”;以“地道五行生克之共生”,法“天道阴阳太极之顺生(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以“天道阴阳太极之顺生”,法“道混沌无极之生生(道生万物,生生不息)”,以“道混沌无极之生生”,法“自然之道,无中生有,有中化无”。

正如我们从一开始上学,老师就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透过了万物皆有的“虚妄之相”,看到了这个恒久不变的本质,我们才能更进一步,达到“心即万物之理”,达到“知行合一”,达到“无为而治”。因此,要想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中超凡入圣,就一定要在心性修炼上到达那个“其小无内,混沌无极,无我无私”的终极维度和超凡净土,如此,方能像慧能禅师那样“眼内无尘,心底无私”,像阳明先生那样“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心外无物,心生万物”。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圣人”和“佛祖”的那个“心”呢?说白了就是图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这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就是阳明心学中所讲“心即理”的那个“理”,亦是儒家历来所讲的那个“中”。什么是儒家所讲的“中”呢?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这个“中”,就是就是中国人的中和,所以儒家叫中庸,道家叫中道“天道”,佛家叫中观,都崇尚“中”,而且在“中”的基础上又都崇尚“和”,儒家叫仁和,道家叫柔和,佛家叫圆和。所以“中和”就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文章图片5

大家常常说中华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合流,怎么合一,怎么河流的呢?其实就是合流到了中国人常讲的那个“中”,即图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儒家称它为“中”,佛教称它为“空”,老子称它为“道”,称它为“无”。

上一篇:如何“以老解百家”:《道德经》体系,与“上兵伐谋”的《兵法》

作者 |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