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域月度经营会议工作小计

 成长印记 2022-03-23
~这是成长印记第515篇日记~

我们开了区域月度经营工作会议,第一次效果不算理想,只进行了一半,后来又开了一次。
 
当一个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以后,组织走上正轨越发默契,但也容易滋生一些惯性。我们区域领导都非常务实,更看重工作成果,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形式,会议都是硬干货。
 
区域做实,我们的月度会议,除了回顾总结上个月工作指标达成情况,还有就是梳理布置下个月重点工作。
 
上个月总结主要包括,区域供销回指标达成情况,各事业部月度考核排名晾晒,平台各部门月度工作达成率晾晒,存货盘点等。
 
下个月工作,在以前的月度会议时,一般只写写供销回指标,接着就是各事业部汇报。今年老大说,去年我们忙于救火,今年我们的工作要更加系统性,管理首先要从计划抓起,一抓到底,发挥各部门、各事业部的能动性,而不是凭个人力量。通过梳理各个组织的重点工作计划,并且通过会议交圈,让平台部门与事业部相互确认工作,促进各个组织用目标指引工作,抓住关键工作,把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下去。老大说,今年他将该工作一抓到底,情愿在前端多花些精力梳理重点工作计划,让管理更加系统性,也不要点状作消防员到处救火。
所以,从4月开始,我们月度会议除了晾晒上个月的各事业部、各部门工作情况,还要在会议上审核各部门、各事业部的下个月重点工作。
 
对下级的经营主体的考核是比较好量化的,比如对事业部直接有供销回、节点计划等KPI指标控制,可量化,业绩好不好一目了然。对横向平台部门的考核就比较难,目前我们是以月度工作计划为主,加上少量部门KPI等。而月度工作计划如果只是自提,就很容易出现不能完全承接区域经营目标,或不能完全满足事业部的需求,对该计划进行审核和会议交圈其实很有必要。
 
上次会议,我们对每个部门的下个月重点工作计划进行了逐项过会,就会发现很多计划写的模棱两可,流于形式,比如生产类节点计划时间与事业部全景计划不匹配,如管理类部门计划过于松散日常,无实质性目标;如有的计划属过程中工作,无完成标准,不可衡量;习惯性避重就轻,历史遗留问题或重要不紧急问题就一直搁置等等。
 
通过过会,老大要让每个部门和事业部都明确工作要求和标准,直面工作重难点,尤其要让各部门工作计划匹配事业部工作计划,做好服务与支持工作,以免官僚化。
 
这样会议,很务实,是让公司经营目标层层分解的好方式,虽然过程中会有些痛苦,但坚持下去,会让组织变得更高效,目标推动着组织前进。
 
组织如人,有时也会有惰性,领头人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带动其前进,否则也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
 
这次会议准备不充分,会议召开时间选取的不恰当,过于匆忙,没有考虑周全。会后我也反思了一下,主要还是没有深刻理解老大的管理意图,要坚定落实要求,加强信息交圈,会议时间要考虑会议材料组卷的合理时间。这次会议就是各部门的下个月工作计划都还没收上来,就按常规时间开会了,这就非常不对,把老大的管理要求抛诸脑后了,老大开月会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审核部门下个月计划,却没有该份资料,就不能组织开会,要换个合理时间,等资料齐备了再开会。 
 
很务实的会议形式,挺好的,一切为了经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