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寒|寒气达到顶峰,阴邪最易伤阳,今日一定要护好全年的生机!

 杏叶2022 2022-03-23
图片

xiǎo       hán

小 /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今天,农历辛丑年十二月初三,公历2022年1月5日17点,我们正式迎来「小寒」节气。

图片

虽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将「小寒」的含义解释为「天渐寒而尚未大冷」,但对北方地区来说,小寒的到来往往意味最寒冷的日子的到来,因为小寒处于最冷的二、三九天,以至于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小寒时寒气几乎达到了顶峰,寒属阴邪,最易损耗阳气,此时阳气虽然开始往上生,但大部分阳气还在根部封藏,所以最好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阴精,养肾防寒。

图片
图片

岁时寒温,禽鸟先知,我国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只有小寒的三候都与禽鸟有关,分别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gòu)。

雁北乡:南方的大雁开始向北迁徙。这时阳气已生,大雁北飞以避热。

图片

鹊始巢:阳气初动,喜鹊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孕育后代。

图片

雉始雊: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伴。

图片
图片

民间有「小寒小寒,冻成一团」的说法,因此小寒过后要防寒保暖,尤其是防湿寒。

01


小寒更要防湿寒

图片

小寒正是地气最寒的时候,寒从下来,要格外防下半身的寒湿。

水遇冷成冰,外界寒气侵犯人体时,也会使机体内部气机受阻,运行缓慢,人体水液代谢不易畅通。

水往低处流,时间一长,湿气就容易盘踞在人体下焦,出现生殖系统或膀胱系统问题,如尿频、白带增多等,有些年老或体弱者,还会小腿浮肿。

图片

所以小寒保护好脚尤为重要,脚为人之根,脚稳则下元充足,上焦气血得养而精神足;脚弱则跟弱,下焦不固,肾气易虚。

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祛除寒气,还可以加些温经散寒的药物,如艾草、花椒、姜等,配合按揉地五会、涌泉、太冲、太溪、三阴交、太白穴,不光活络了足部气血,也给五脏六腑做了按摩。

02


人体自带的补益经络

图片

小寒时节阳气虽已有萌动,但较为微弱,所以冬日里一定要注意补益阳气,我们身体上就自带可以补益阳气的经脉,一定要利用好,那就是督脉膀胱经,它们都位于我们的背部。

图片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是全身阳气的总阀,于内汇集全身经脉之阳气,于外感应天地之阳气。如果督脉阳气不足,人就会怕冷,容易感冒。

膀胱经:位于督脉两旁,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若背部保暖不好,风寒之邪很容易通过背部侵入,损伤阳气而引起腰酸背痛。

图片

所以,在冬日里,推荐大家多晒晒后背,若没有太阳,可以在家中地板上铺上毛毯,把膝盖曲到胸前,双手抱住,背部在毛毯上滚动,把背部滚个透。但脊柱不适者请勿做此动作。

图片
图片

在最冷的冬月里,怎么从饮食上防寒呢?有两个要点:一是固肾气,二是暖脏腑

01


固肾气

小寒把肾气固住了,没有漏洞,寒气就不容易侵入。

冬季宜多吃植物的种子,如核桃、芝麻、栗子、黑豆、桑葚、黑芝麻等,尤其是黑芝麻,陶弘景说它「八谷之中,唯此为良」,黑色入肾,同时又是种子,多吃可以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图片

黑芝麻对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引起的头发发白有一定效果,如果还伴有腰膝酸软、下肢乏力、眼睛干涩易疲劳、头晕眼花等问题,平时可以多吃黑芝麻或黑芝麻制品。

芝麻最好熟吃,这里给大家介绍芝麻糊的简单做法。

·黑芝麻糊·

图片

原料:黑芝麻200克、白面500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取200克左右的黑芝麻,用小火炒熟,研成细末;

2、再准备500克的白面,用小火炒至焦黄,之后再将两者混匀,装在玻璃瓶内备用。

黑芝麻糊每天都可以喝,喝的时候用开水直接调冲,一次3勺即可。若想要改善口感,可以加点糖或者蜂蜜。

如果觉得吃黑芝麻糊比较麻烦,也可以选择黑芝麻丸,药王孙思邈和李时珍都很推崇芝麻丸养生,一天一两丸,补脾益肾,乌发养颜,又方便食用携带。

图片

▲点击上图进入

考虑到大家可能需要,我们推出了两款黑芝麻丸,「纯芝麻木糖醇版」和「三黑蜂蜜版」,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

02


暖脏腑

图片

暖脏腑的重点在心和脾,心主血,脾统血,暖了心脾,血才能暖,才能给全身带去热力。

平时可多吃温阳的食材,如韭菜、辣椒、葱、生姜、蒜、茴香、胡椒、羊肉、鹿肉、桂圆肉等,以驱寒补阳。

图片

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李时珍

李时珍很推崇以粥养生,小寒期间可以多喝粥,简单的,大家可以熬浓米汤来滋阴润燥,避免燥火对身体的伤害。对于心气儿弱的人来说,还可以补益心气儿。

也可以试试肉桂薏米粥,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让身体暖和起来。肉桂中还含有桂皮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以改善失眠。

·肉桂薏米粥·

图片

材料:肉桂5克,薏米30克,大米适量。

做法:将各种食材洗净,待水煮沸后一同加入锅中,煮1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温通经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的作用,对于寒凝血瘀引起的脾胃虚寒、腹部冷痛、月经失调有一定的疗效。

阴虚火旺者可以用桂枝代替肉桂,以减轻上火的情况,但是注意用量要加倍。

图片
图片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如今全国各地的小寒习俗更是各式各样。

01


踏雪寻梅

图片

探梅是人们在小寒时节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此时正值腊月,腊梅含苞待放,人们踏雪寻梅,在寒冬之中寻找一丝春意。

02


冰戏

图片

小寒时节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河流已经冰冻,河面冻得十分结实,孩童经常会到冰面上玩耍,享受冰雪中独有的快乐与自在。

03


美食

图片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香鲜可口。

南方:吃糯米饭

南方很多地区,小寒早上爱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加上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图片

北方: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碗内容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图片

小寒虽寒,

初阳却已开始孕育春光的明媚,

找二三好友,

融雪煎茗,

便又是一年春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