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不醒,总犯困?可能是你血太“稠”了

 我篮有虾 2022-03-23

最近,66岁的宋先生出现了一种情况,每天吃了午饭后,特别容易犯困,有时与老伴说着话便打起瞌睡,必须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而且早上起床以后总觉得头昏眼花、思维迟钝,稍微劳动后就胸闷、心慌、气短。他不知道身体哪里出了毛病,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血液黏稠度较高所致。

为什么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更容易饭后犯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季清解释,正常人吃饭后都会有点想睡觉,感觉乏力,因为血液会集中到肠胃等消化系统,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减少,大脑轻微缺氧,人就有点犯困。“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血液流动的速度更慢,心脑器官缺血、缺氧会更加明显,大脑缺氧的状况更突出,也就更容易犯困了,而且这种困倦发作相对频繁且难以缓解。血液黏稠度高的话,早晨起床时,还容易伴有头部昏沉等现象,多见于中老年人。”

血液黏稠度高主要诱因有这几个方面:食用含有大量脂肪的食物,比如肉类食物和食用油等,这些脂肪来不及被身体吸收,会导致身体内血液黏稠度增加。食用含有大量糖分的食物,比如烘焙产品和果汁饮料等,这些糖分也会聚集到血液中,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压力过大或缺乏锻炼时,血液中残留的脂肪无法及时燃烧,血糖和胆固醇也会在血液中累积,最终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血液变黏稠。大量出汗或者发烧造成身体脱水时,血液中的水分也会减少,血液中物质的浓度增高,血液就会变黏稠。烟酒等物质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含量,导致血液黏稠。

季清还提醒,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症、吸烟、年龄增长等都容易出现血液黏稠。血液黏稠人群,平时应注意从以下几点调整:多喝水,戒烟酒。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饮食清淡。动物内脏含有大量胆固醇,可加重血黏稠程度,促使动脉硬化;血液黏稠的人应该多运动,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加快身体代谢。

(全媒体记者陈海燕)

【来源:靖江市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