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有效复盘?适合6种人群的6个复盘方法

 发发执笔 2022-03-23
 
 
今年在小红书分享了多篇关于“复盘”的笔记,有模板,有心得,有本子,每一篇都成了不同程度的爆款笔记。
 
我从2019年开始断断续续写周总结,2021年6月起固定每周写周复盘,7月开始每日复盘。
 
对我来说,复盘与其说是成长工具,不如说成了我的习惯和思维。除了保持每天、每周和每月写复盘日记/文章,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启用“复盘思维”。
 
举个例子,在我周末看了半天的小说后,我产生“后悔”的情绪。但我立即意识到这个情绪不对劲,于是我开始复盘看小说的全过程:
我为什么会点开这部电视剧来看?
为什么想看小说?
它如何吸引我?
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我如何自控?
在看小说时我的情绪如何?
我得到满足吗……
通过大脑快速复盘,我成功转换后悔情绪,调整到正常的状态。
 
这样说可能有点玄乎,但这的确是我的真实体验。等日后案例积累多了,我的复盘体系足够成熟,再来与大家分享。
 
扯远了。今天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6种适合不同人群的复盘方法,算是一个复盘入门指南。
 

01、时间轴复盘法
适合自由职业/学生党/时间管理差的人
 
第一步:画一条时间轴,以半小时或一小时为单位,记录单位时间里做的事情。

第二步:分析时间利用是否得当:
哪段时间用得好?
哪段不好?
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这个方法的本质是【时间记录】,通过记录时间的花销,知道时间花在哪儿,找到高效和低效时间,提醒自己合理有效地使用时间。
 
02、计划执行复盘法
适合计划经常完成不了的人
 
一天结束后,对照当天计划,记录完成情况,思考如下问题:
已完成的事情?未完成的事情?
计划外做了什么事?
为什么未完成?
为什么做了计划外的事?
明天如何改进?
这个方法类似经典的【PDCA】模型,通过“计划、执行、检查、调整”的步骤,来逐步提高列计划的能力。
 
你会慢慢享受到计划完成度越来越高的喜悦,而且还能找到内心真实的目标。

 
03、习惯养成复盘法
适合想要养成某一个习惯的人
 
第一步,确定要养成的习惯:阅读?写作?运动?早起?应该有具体的数字,可以是时间或数量。

第二步,每天睡前复盘当天习惯的执行情况:是否达标?有什么感觉?接下来如何改进?
 
还可以加上坚持这个习惯的天数。这个方法类似打卡,但因为记录了执行情况,比打卡更能推动有效坚持,而且有助于及时调整计划。

 
04、九宫格复盘法
适合生活比较丰富的人
 
以宫格的形式,每个格子是一个类别。格子的设计可以参考这2本书:《晨间日记的奇迹》、《只管去做》。
 
提前设置好类别名称,每天填充格子。

这个方法将生活划分为多个方面,每个方面每天记录一点,分析在哪一块投入较多,哪一块投入少,如何调整,以实现人生平衡的状态。

 
05、模块复盘法
适合比较灵活的人
 
这种方法也很常见,将一篇复盘日记分为几个模块。比前一个宫格复盘法高阶,对复盘人的要求比较高。陪伴营的多位小伙伴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举个例子:
1、今日3件成就感小事
2、今日感恩/小确幸日记
3、今日不足&改进的想法
4、其他事项
这种复盘法的分类比较明确,一周或一个月结束,可以收集起来,从成就事件总结当周或当月的成功事迹,收集不足和改进,验证改进的执行情况。
 
06、自媒体复盘法
适合做自媒体作者/博主
 
对于想把自媒体做好的博主,保持好习惯和定期复盘很重要。可以定制自媒体复盘模板,每天记录信息,督促自己。
 
分享一个模板:
1.发文情况:图文/标题/字数,视频/文案字数/时长
2.涨粉情况:平台/数据
3.文章数据:平台/标题/数据
4.今日学习和新知:阅读/课程/文章/思考等,有什么收获和启发,拆解对标账号情况
5.时间管理情况:专注时间/时间黑洞
6.今日灵感:有什么想写的主题
自媒体想要做出成绩,一定要用心。去年8月我写过一段时间“自媒体日记”,就是采用类似上述的格式。

 

复盘的模板有很多:PDCA,KPT,ORID…但能够让我们改变和进步的,一定是自己开始去做了。
 
为了适应我不同的阶段和不同心态,我的复盘模板经常变化,不会拘泥于某一个格式。

之所以经常调整模板,是不希望自己把复盘变成套用模板的机械式动作。
 
现在我的复盘日记采用清单式,每日关键词+事件清单+感触,像一篇篇小作文。这样的方式更灵活,弹性变动,也不会让复盘变成打卡式的动作。

灵活复盘,高效成长。更多关于复盘的经验和方法,欢迎持续关注我的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