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溪先生从祀议

 流星雨刘鑫 2022-03-24

香溪先生从祀议

朱一新

昔素王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支离蔓澶非圣无法者,横流汎滥而不可遏。一二好学深思之士,阐道德、明仁义,求合乎圣贤。觉世牖民之旨,其言或苦驳而不纯,然犹良师益友,讨论切磋,乃皭然有以自见于世。若夫承坠绪之后,穷六经之源,博学笃志,以求一是。而又前无所挽,后无所推,辟榛芜,诏来哲。孟子所谓“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意在斯乎?

婺州,理学之区也。自东莱吕成公而后,何、王、金、许薪传勿替,迄于今莘莘俎豆,辉映两庑,而其先肩守待之责者,则香溪范先生也。先生为学原本,经术穷理致知。凡诸子百家之书,历代国史治乱存亡之迹,靡不贯穿洽孰,辨论精核。而大旨归诸存心,以为心常存则常觉,常觉则理明;理明则知非,知非则知耻;知耻则知悔,知悔则自新;之功进而自欺之蔽除。故为舜、跖两图,以辨圣狂之界;为耻、悔两说,以明耻为入道之端;悔为寡过之本。筑慎独、进学两斋而为之记,以去夫“揜着”之私,而博求夫天地民物之理。常谓“学者觉也,心且不存,何觉之有”?于是为心与口耳两箴,朱子取《心箴》以注孟子,明嘉靖初与程子四箴并布学宫。

然则先生之学盖纯乎?纯者矣。昔闵子辞费宰,鲁论美之郑康成“经明行修”,却何进董卓之辟召?我世宗宪皇帝特复其从祀。先生在绍兴间尝举贤良方正矣,卒以秦桧当国辞不起,盖出处大节,有合于隐见之宜者。后人顾以其书多论时务议之,夫圣门四科,不废政事,先生当宋南渡后,痛深创钜,务讲经济之实学,以救其弊;故《书曹参传后》则隐戒荆公之变法,补《翟方进传》则深愧靖康之事仇。《形势》、《应天》、《远图》、《实惠》等策,亦凿凿明整,深切当世之务。先生《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着录,议者或以此为疑,则未知诸葛忠武、陆忠宣诸公皆以事功从祀。矧先生学行纯懿,其论又实可见诸施行哉!

且祭必先河而后海。先生之卒也,以绍兴二十年,是时吕成公生十二年,张宣公生十七年,而朱子亦始以十八年举于乡,正学犹未显著,婺又僻处一隅,士知性命之旨者盖尟。先生佹然特立,以穷理为要,以存心为本,与二程、朱子之言若合符节,并使东莱、北山诸先生有所据依,踵武而起,其为力甚艰,而功甚鉅。

今婺州五先生皆已从祀,独于守先待后之贤者遗之不几。饮水而忘其源乎?若先生者,诚合从祀无疑。谨议。

(本文源于《朱一新全集》)

范国梁校点

2014年11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