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说医学史64:生命之托重泰山——华益慰

 Xiac2cmv1bxedf 2022-03-24

邮说医学史64:

     生命之托重泰山

                  ——华益慰

       “饱满的谷穗永远低着头,而空虚的毛毛草却翘着头。人要做沉甸甸的谷子,不要做轻飘飘的毛毛草。”读这段话的第一感觉是朴实无华,而细细一想,但觉朴实后面蕴含着很深的道理。

       可能你想不到,这段话出自一位老军医之口。他叫华益慰,是北京军区总医院一名优秀的外科专家。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并用自己的一生来实践,将半个多世纪救死扶伤的职业生涯,演绎成一首大爱无疆的生命之歌。

       华益慰是湖北浠水人,1933年3月出生于天津一个医学世家,家里悬挂的“医乃仁术”匾额,父辈悬壶济世、积德行善的品行,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令他从小就向往医生职业。

       1950年,华益慰从南开毕业被保荐到燕京大学医学系学习,实现了自己学习医学的心愿。1953年,他被调往军医大学学习,就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他浑身燃烧着青春的激情,怀揣一颗对党无比炽热的心,于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奠定了他这一生的精神信念和人生信仰。

       1960年,华益慰做出了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坚决要求参加支援西藏医疗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时,军队支援西藏医疗队已经组建,但名单上没有华益慰的名字。他再三向组织申请,反复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坚决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决心。

       在华益慰的坚持下,组织上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他如愿以偿了,为此还推迟了一年的婚期。他激动地给父母写信:“我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向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我已被批准成为支援西藏医疗队的一员,任务既艰巨又光荣。”

       在这次援藏任务中,华益慰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了高原缺氧等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受到部队官兵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这次西藏之行,成了他一生的精神财富。通过艰苦的锻炼,他更能吃苦,意志更坚,进一步激发出刻苦钻研医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华益慰心地善良,为人谦恭,淡泊宁静,敬业乐群。他修医之德,律己之心,通过努力成长为一名著名的外科学专家,在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治方面拥有突出专长。在服务病人的过程中,他总是以医为纲,为病人做最优权衡,处处关心他们,深得大家的信赖。

中国邮政《中国结》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图案为华益慰大夫刚下手术台在手术室里的留影

       一位来自河北唐山的农村姑娘小王患了食道静脉曲张,从小就吐血、便血,曾在当地乡卫生院做过两次手术,却未见好转。20岁那年,小王又一次消化道大出血,生命垂危。母亲下决心要带女儿到北京大医院里接受治疗,可是昂贵的医疗费用对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母亲在焦急中想到去北京找解放军开的医院吧,解放军最爱老百姓,请解放军的军医看病,或许能少花些钱。

       于是,母亲想尽办法东拼西凑了5000元钱,带着奄奄一息的女儿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但看过的几个医生都认为手术风险太大,不敢给小王做手术。母亲不甘心,找到了外一科的华益慰主任。华益慰了解病情后,立即答应由他来给小王做手术。

       经过进一步检查,华益慰发现小王的血色素只有3克。他让小王先住下,安慰道:“年轻人的恢复能力强,只要好好服药,补充营养,贫血不难纠正,等血色素提高后,就可以做手术了。”不出所料,经过治疗,小王的血色素很快就升上来了。

       6月的一天,护士将小王送到手术室。在手术室门前,华益慰一边和小王打招呼,一边微笑着安慰她的母亲:“有我在,您就放心吧!”

       女儿进了手术室,母亲的心一直悬着。由于之前已做过两次手术,小王腹腔内脏器粘连严重,如果一不小心损伤血管,后果不堪设想。这是一台异常艰难的手术,华益慰小心翼翼地手持刀剪,一点一点地剥离,一个线头一个线头地结扎,手术从早晨7点30分一直进行到下午4点30分,整个手术过程华益慰全神贯注,滴水未进。

        为了给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省些钱,华益慰没有使用轻松省力但花费昂贵的缝合器,而是用自己的双手一针一线地耐心缝合。都说手术刀没有温情、没有思想,但在心怀大爱的华益慰手中,却变得含情脉脉、刀刀有情。

       小王终于得救了,由于手术前后华益慰处处为她精打细算,节省费用,出院结帐时住院费用只花了3000多元。出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小王的病完全好了,又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家人感激不尽。

       都说外科是一门刀尖上跳舞的艺术,华益慰将这门艺术做到了极致。他将技术最大化,然后转化为病人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行为值得每个行医者反思。

中国邮政《太阳神鸟》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图案为华益慰大夫素描像

       作为一名医生,华益慰有着良好的职业习惯,每天早上都要提前半小时上班,先去病房里兜一圈,看望一下住院病人,了解一下昨夜这些病人的情况。

       每次查房的时候,他都会靠在病床前,微笑着与病人交谈,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大小便情况,乃至他们的心情变化。冬天的时候,他总要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后才给病人做检查。

       每一台手术,他从术前准备、手术进行到术后照护,都无比用心。手术之前他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好术前讨论,与病人和家属做好沟通,提前到手术室里等候病人,帮助摆放体位,让病人在麻醉之前看到手术医生,心理上得到安抚。

       手术过程中,他总是一丝不苟,把手术部位暴露清楚,下好每一刀,缝好每一针,不遗漏病灶,不伤及正常组织。手术结束后,他会和护士一起轻柔地把病人抬上转运车,亲自送病人回病房,向家属交代清楚术后注意事项。

       无论从哪里出差回来,无论已经多晚了,他不是先回家,而总是先到医院里去看望病房里的病人,了解一下他们这几天的情况。只有看过病人后他才踏实,才能安心地回到家里。

       为了缓解病人看病难的问题,他在自己并不宽敞的家里专门腾出了一间屋子接待病人,以免他们挂不上号而徒劳往返,还免费招待这些病人吃住在家。

       这就是华益慰,像蜡烛一样无私地燃烧自己。在他眼里,病人的利益至高无上,恪守医德是医务人员的从医之本,一个医生如果没有了道德,心灵就会被误导。

       他说:“一个医生,一定要赤诚地对待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从内心里尊重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在华益慰的心中,他最大的幸福就是让病人转危为安,让家属破涕为笑,让他们能够重享生活。他以医者之爱温暖病人,将一腔忠诚镌刻在了手术刀上。

中国邮政《中国结》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图案为华益慰大夫像

       75岁的张姓老人,因为高血压脑出血导致半身瘫痪失语,同时伴有严重的吞咽功能障碍。老伴带着他四处求医,最后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找到了华益慰。

       综合分析病情后,华益慰决定为老人做肠造瘘术。住院期间,他一天3次来到老人的病床边,探望他,安慰他,反复为他讲解手术的意义和方法步骤,直到老人听明白了点头同意。

       成功施行手术后,华益慰依然一天3次来到老人的病床边,前来看望他,了解康复情况,嘘寒问暖。

       陪在一旁的老伴见了,感动得老泪直流,激动地说:“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这么多医院,都是例行公事的检查,从来没有人这样跟他打招呼,这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只有华主任才把他当成了一个有感情的大活人啊。”

       最终,华益慰成了老人除自家人之外唯一一个他认识的人,在身体康复的过程中,老人终于讲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华主任好”。

        另一位82岁的老农民在肠梗阻手术后发生了严重感染,看过了多家医院,都因风险太大而不肯将他收住院。当老人被家人抬到北京军区总医院时,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华益慰接诊了这位病人,看过后对身边的医务人员说:“这个病人的情况很复杂,收治的风险非常大,但我们不能眼看着老人家就这样死去啊!”

        华益慰将老人收住院了,并亲自为他做了手术。这是一台非常难开的手术,病人的肠子粘连得就像“坨了的面条”一样,每剥离一点点都十分艰难,一不小心就会肠穿孔、出血。

       华益慰静静地站在手术台前,一点一点地分离……整整7个小时过去了,手术终于成功完成了。当华益慰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时,才发现腰背无比酸痛,身上的手术衣早被汗水浸透了。

       术后,老人在华益慰的精心治疗下康复得很快。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华益慰的手,激动地说:“华大夫,您救了我的命,我无法报答您,只能给您磕个头了!”

        华益慰急忙将老人扶住,亲切地对他说:“老人家,您能健康地回家,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这就是华益慰,他看的不仅是“病”,更是“人”。他把病人视为亲人,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难题,把一切名利、得失和风险都抛在脑后,向病人传递亲人般的温情,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中国邮政《太阳神鸟》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图案为正全神贯注地给患者做手术的华益慰大夫

        华益慰从医一辈子,始终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病人,将病人视为自己的老师,感谢病人为自己提供了无数次实践机会,使自己的医术能够不断提高。他为自己立下誓言:永远将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绝不收受任何一个病人的红包。

       华益慰曾经为老张的老伴做了小肠癌手术,手术很成功,病人恢复得很好。术后,老张来到华益慰的办公室,将一个领带夹盒放在桌上,说是留作纪念。华益慰打开领带夹盒一看,见里面放着1000元钱,急忙起身追出去想把钱还掉,可哪里还看得见老张的身影。

        华益慰一直在找机会把这1000元钱退还给老张,可一直没有再见到他。无奈之下他来到医院附近的银行,以老张的名字将钱存了进去,待来日遇到老张后再将存折给他。没想到此后依然没有再见到老张,直到他被胃癌击倒躺在病床上时,还惦记着这件事,反复叮嘱爱人张燕容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老张,把钱退还给他。

       2006年6月,张燕容费尽周折了解到老张的家庭地址,亲自上门将存折送到了老张家,此时离老张当年送领带夹盒已经过去了整整9年。当老张无比意外地看到送来的存折时,感动得老泪纵横。当他得知华益慰病重的消息后,更是难过得泣不成声。

        老张动情地对张燕容说:“华主任当年给我老伴做手术时,他太累了,我是想让他买点补品的。如果我知道你今天是来退钱的,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你进门的。我老伴得病十几年了,在华主任的治疗下,至今还健康地活着,是华主任给了她一条命,这个钱我绝对不会收。”

        老张的话深深感动了张燕容,她动情地说:“我知道你对老华是真心实意的,但是你也知道老华的为人,这可是他最后一个心愿,请你一定收回。”

       无奈之下,老张只能先把存折收下来。他立即赶往医院看望华主任。当他看到躺在病床上备受癌症折磨的华益慰时,心里无比难过。他拉着华益慰的手说:“华主任,你是个好医生,为了病人你付出了一切,却不求任何回报。这个存折你不要,我也不要,我要把它交给组织,让它成为教育医务人员的一本好教材。”

       于是,这个特殊的存折就一直存放在医院里,成为一份珍贵的医德教育档案。

中国邮政《太阳神鸟》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图案为重病住院接受治疗的华益慰大夫

        华益慰到了退休年龄后,完全可以在家里颐养天年了,但他放不下自己的事业,放不下时刻牵挂的病人,仍然坚守在医院临床第一线,坚持为患者看病、做手术。他说:“我留下来,病人到医院可以找到我,我还能为医院出点力。”

       虽然已经年过七旬,华益慰依然坚持每年做100多台手术,有时手术一做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累得大汗淋漓,两层手术衣都被汗水湿透,他依然坚守在病人的身边。

       2005年7月25日,华益慰被诊断为晚期胃癌。尽管他已得知真相,依然平静地走进手术室,为预约好的病人做了2个小时的手术。那是他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后一台手术。

       那次手术后的第二天,华益慰就住进了病房,几天后做了全胃切除术。术后他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和化疗反应,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接受了三次大手术的他,还强忍着病痛要把自己作为“活教材”向临床医生推荐。

       他找到病理科的丁主任,握着丁主任的手说:“我的病情多次检查未能确诊,手术后可能见到的所有并发症都同时出现了,这是我行医50多年从未遇到过的,所以我死后一定要做尸体解剖,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也好给后人积累一点经验。”

       华益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尽着一个医生的天职,这是何等的境界!死亡对于一个高尚的灵魂而言,无疑是一次新的升华。

       2006年8月12日,华益慰不幸病逝。他在遗嘱中说:“身后的一切形式都不再有意义。我愿以我父母曾经的方式作身后的安排:不发讣告;不作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自愿作遗体解剖。”这样的遗嘱出自一位医生之口,真正体现了“大德无碑、真水无香”的高尚品格。

中国邮政《中国结》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图案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院内的华益慰大夫雕像

       华益慰从医50多年来,忠诚于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坚持为广大官兵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恪守医德操守,塑造了一代大医风范,被北京军区评为“育才有功专家”,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

        在同事的眼里,华益慰是一头辛勤耕耘的黄牛;在病人的心中,他是一位可以托付生命的亲人;在闪闪的军徽下,他是一名忠诚的白衣战士。他这一生,用爱心为病人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他是那么充实,因为他每天都在为病人解除病痛;他是那么快乐,因为他每天都在享受着病人康复的愉悦。

       请看华益慰在手术室里拍的这张照片吧!照片上的他身穿一身绿色手术衣,口罩挂在脖子间,神情轻松,笑容温和。这是他在刚刚为病人做完一台手术后照的,手术衣上被汗水浸透的部分清晰可见,掩盖不住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从他的脸上洋溢出来,感动了看到这张照片的每一个人。

       华益慰用他的理想信念和人格品德,诠释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精髓。在他看来,医生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救死扶伤的使命。他坚守初心本色,一生为病人而活,用责任诠释担当,尽己所能帮助病人减轻痛苦,他的人生由此变得无比精彩。

       华益慰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不愧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和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被人事部、卫生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后勤部授予“白求恩奖章”,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06年“感动中国”节目给予了他高度评价: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北京军区总医院“开展向华益慰同志学习活动一周年纪念”纪念封

作者简介

王平,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副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