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嘉博士:饮食与老年痴呆(上)

 繁星1 2022-03-24

《饮食与老年痴呆》(上)

——徐嘉博士 2020年11月网络分享

上一节我们讲了《饮食与中风》,你可能不一定知道,老年痴呆和中风也有密切的关系。

   01   

中国老年痴呆发病的趋势

图片

中国老年痴呆流行趋势

我国的新疆、甘肃,其次中原、东北以及东部沿海,都是老年痴呆发病率比较高的地区。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痴呆/失智的发病率越高。从1990年开始到现在随着年代的推移我国患失智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高。

大多数老年痴呆可归于两大类,血管性痴呆和阿兹海默症。虽然一谈起老年痴呆症,我们都会想到阿兹海默症,但实际上在中国,血管性痴呆是老年失智的更主要的原因[1]



   02   

血管性痴呆

下边这两个图,有一个是老年痴呆患者的脑血管横切面,你们猜一猜是哪一个?

图片

答案是B,右边这一个。

血管里面黄黄的东西,全是胆固醇堆积造成的血管硬化产物。给脑细胞供血的血管都堵成这个样子了,能不痴呆吗?氧气养料供应不进去,大脑产生的废物排不出来,这个人甚至会出现脑萎缩!血管性痴呆的根源实际上就是动脉硬化[2]

血管性痴呆只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表现而已:堵了大的血管叫脑梗,堵了小血管就是血管性痴呆,我先讲中风再讲痴呆,因为这两者实际上是相关的。

这种小血管堵塞造成的小面积脑组织死亡,如果没有对认知造成显著影响,我们叫做无症状脑梗[3][4]

图片

上图是无症状脑梗的影像。我们可以看到,箭头指出的这些小黑点,好像空了一块似的,就是小规模脑梗之后,脑组织死亡的影像学表现。实际上能看到这么大一点,已经是很大一片脑组织了。即使这样,有时候我们也不一定有明显的感觉。

更小的血管堵塞只能影响几个神经细胞。但是今天死几个细胞,明天死几个细胞,久而久之,过了一年半载,我们就会发现记忆力越来越差,反应越来越慢,最终发展为老年痴呆。

这种无症状脑梗,实际上仍然是脑梗,还是会略微有一点点症状的,只是症状不是那么明显。

以下几点是关于无症状脑梗的总结[4]

● 20%的健康老人都会有无症状脑梗

● 大多数都属于小血管高压造成的间隙性脑梗

● 无症状脑梗患者的中风和痴呆风险增加

中风、脑梗、无症状脑梗,和老年痴呆实际是相互关联的疾病

● 长期的认知下降、失智,死亡风险会增加

● 单一小动脉堵塞引起的小型皮层下梗死,是1/4脑缺血中风的原因

总之,要想保护好大脑,首先要保护好我们的血管。

   03   

阿兹海默症与认知储备

根据最新统计,阿兹海默症占中国老年痴呆症的30%左右。那么阿兹海默症病人的大脑和正常人的大脑有什么区别呢?

图片

上图中左边的是阿兹海默大脑,右边是正常大脑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实体体积减小了,虽然整个大脑的大小没什么变化,但里面已经空心化了[5]

仔细观察,这个大脑本来很细的脑沟变宽了,因为脑组织向内萎缩了,萎缩之后,脑沟与脑褶皱间的距离变宽了。

人是有一定的认知储备的,即使我们一部分脑组织死亡,仍然可能感觉不到,还能维持接近正常的认知。1/3的阿兹海默症的患者是没有症状的,也就是说,即使大脑已经开始空心化,可能还没有症状表现出来[5]

因为神经组织的反复使用,导致更灵活有效的神经网络在病理出现的时候仍能保存有效的功能,这就是大脑认知储备。换句话就是,部分脑细胞死亡后,其他脑细胞自动发生功能性的代偿;但是脑细胞死亡严重到一定程度,失去的功能不能完全被代偿,于是阿兹海默症的临床症状就出现了。

这些症状包括记忆碎片化和其他认识能力的逐渐减退有些人最开始出现短期记忆缺失,东西放在这,突然就忘掉了,所以经常找不到东西,这就是短期记忆缺失。时间一长,连长期记忆都会受到影响,最严重的时候,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识了。

阿兹海默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有时病人走丢了,家人找不到,还得请警察帮忙找回来,很多寻人启事都是找这种老人的。

   04   

阿兹海默症的临床表现

阿兹海默症是一种氧化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问题。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淀粉样蛋白质”的沉淀。这种组织学结构是一个世纪以前,德国神经学者Alois Alzheimer发现的,于是这种疾病被称为“阿兹海默症”。

图片

阿兹海默症大脑的组织学特征[6]

淀粉样蛋白质沉淀:Aβ淀粉样蛋白质在病人脑脊液中也可以检出。浓度越高,认知受损越严重。认知正常的人,脑脊液中淀粉样蛋白质很少。

神经纤维打结

神经细胞死亡

神经突触丧失:神经突触就是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大脑的功能如记忆、信号传递,都和神经突触有关。

   05   

阿兹海默症的膳食风险因素

从1985年到2008年,日本的阿兹海默症患病率,从1%提高到7%。这个趋势伴随着日本的传统饮食向西方式饮食过渡。八十年代时,日本饮食还是比较素的,有点像中国的传统饮食,他们吃一些鱼,但是肉吃的很少。后来肉吃的越来越多,患阿兹海默症的人也越来越多[7]

图片

阿兹海默症的患病率与肉类的消费量之间,有很强的直线相关的关系。吃肉越多的国家,阿兹海默症发病率越高。

相关性最大的食物都是动物性食物:肉鱼蛋奶,动物脂肪、动物蛋白等等。谷物与阿兹海默症负相关:谷物摄入越多,老年痴呆发病率越低。

   06   

胆固醇、动脉硬化与阿兹海默症

动物性食物的特点是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二者都会升高血液胆固醇。

一项9844名中年人参与的研究,平均随访30年以上,发现中年人的血液胆固醇含量与阿兹海默症显著相关[8]

图片

收纳30项研究的亚洲人血脂与阿兹海默症风险的荟萃分析,得出同样的结论:血液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越高,阿兹海默症的风险越高[9]

可见我们血液中的胆固醇,不仅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还与阿兹海默症相关。

图片

在另一项研究中,423位轻度认知障碍的志愿者,经过4年的随访,116位发展成阿兹海默症。志愿者脑血管狭窄程度越严重,发展为阿兹海默症的风险越高[10]。这进一步说明,动脉硬化与阿兹海默症可能有共同的源头。

图片
   07   

氧化胆固醇与血脑屏障

血液中的胆固醇,在自由基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氧化胆固醇对血管的破坏作用可能更大。

氧化胆固醇有两个来源:24羟氧化胆固醇源于大脑的自身合成;27羟和25羟等其他氧化胆固醇来自大脑以外的组织,如肝脏和肠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