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票否决、网格监管……四川亮出耕地保护硬措施

 东海问渔 2022-03-24

近日,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罗旭刚介绍,我省将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与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同时,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推动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耕地保护合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础

面对耕地保护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四川将推出5条硬措施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1.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方面

严格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与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扎实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压紧压实各地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和省级相关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推动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耕地保护合力。

2.强化耕地保护源头管控方面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严把用地审查关,千方百计避让永久基本农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认真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深入推进“标准地”与“亩均论英雄”改革联动,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从源头上减少不合理的耕地占用。

3.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方面

分类明确耕地用途,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严格管控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以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持续开展耕地变化情况动态监测,试点运用电子桩、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

加大土地督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和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4.有序推进耕地恢复方面

将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恢复补充的部署要求,指导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群众意愿等,做好调查摸底、成本测算和风险评估,研究制定耕地恢复方案,因地制宜提出恢复计划,稳妥审慎推进耕地恢复,切实落实好“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要求。

5.加大补充耕地力度方面

结合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以片区为单元编制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优化耕地布局。

规范土地整治项目,有序推进“垦造水田”工作,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加强后期管护,确保补充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

来源:川观新闻

自然君答疑|材料不齐也能办!“容缺受理”服务惠民利企促发展

喜报!市局信息化成果获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优秀实践案例”

一图读懂 《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2035)》

打开网易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