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花押?

 zqbxi 2022-03-24

名称来历

       从实用意义上说历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伪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种文字,只作为个人专用记号),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因而这种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花押不是日本语,此名词在中国早有使用,其意思是个人化的署名。当中会使用不同的笔迹及符号,使个人化的署名更美观。署名源于中国唐朝时代,在日本平安时代中期传入。

    【示例】郑父已写就了,简后署名,共是十位,其九人俱先有花押,第十屠岸夷也。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花押在中国

       中国古代的花押,从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宋朝的时候,签名花押的风气非常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花押。宋徽宗的花押,被专家们称为"绝押"!它的外形,特别巧出心裁,有点象写得结构松散的"天"字,又象一个简写的"开"字,而实际上就是所谓"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写成。后人称奇的时候,难免又会感到这位皇帝率真可爱的气质了,好像一个自负顽皮的天才小孩,故意搞了个文字游戏来捉弄那些不明就里的人。

      书画界用花押是很普遍的,比如,当代书画大家谢稚柳的署名就是。除此之外,比如在瓷器画制作署名时,却很少用本名(本名如有,多附于底款处),多用一特殊的符号标记,在这里标记代表了署名和印章。瓷器界的花押使用可谓是由来已久!

      12世纪中叶,花押是古代欧洲的另一种标记形式。实际上它是一种图形签名,通常采用简洁的图案方式来表面签署人的身份,从而证明某事物的所有权与归属以及对某事物的认可。因为当时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花押的方式正是以视觉的方式更直接更简明地表明含义,从这一点我们看出图形传播的优势。

      中国古代的花押,从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大宋帝国的时候,签名花押的风气非常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花押。

花押印就是将花押式样刻入印章中,以代押字之用。

花押印不是普通的印信,与书画专用的闲章也有所区别。即其镌刻的文字非篆非隶,十分奇特,有点龙飞凤舞,又有些缺笔少划,显然是故意为之,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假冒。简而言之,花押就是类似于现代明星们的艺术签名。

花押两字怎么来的呢?《康熙大字典》解释:“押,说文,署也。”《汉语大词典》解释:“在公文或契约上签字或画符号,以作凭信。亦指所签的名字或所画的符号。”可见“押”就是署、写、画,既指动作本身也指动作的结果。明代郎瑛《七修类稿》称:“古人花押所以代名,故以名字而花之。”因“押”上的名字多以草书写成,或画成像花一样的符号,故又称花押、画押。

据记载,南北朝就已经开始用花押,唐韦陟签押,草法牵连,很是美观,时人称为“五朵云”,但还未将花押入印,花押入印,据说始于五代。

△国家博物馆内有一枚源于明朝的印章,来自宫廷内,此印为青玉质石,长方形玉玺呈龙钮,横是九公分,长是十一公分,高是六公分。此印所有者为明朝崇祯帝朱由检,而关于印上的文字,也是众说纷纭,广为流传,当中的“朱由检”这三个字,设计精湛,圆润并不失刚气,前后呼应极为顺畅,这种确实是古代签名设计中的极品之作,对后来的艺术签名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在皇家印章中显得非常的尊贵华丽,也是一种很极致典雅的装饰品。

从传世的元押印来看,花押印印文皆为朱文,最多是元代,世称“元押”,大都长方形上个字是楷书姓氏,下一个字便是花押。也有全用花押的,也有用蒙古文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图文结合,不拘形式。其表现风格或雄强,或古拙,或清丽秀逸,或率意天真。

花押印材质上多以铜铸成,一般印体较薄,有带孔印把。此外还有用玉、石、木、瓷、牛角、象牙等材质刻成的押印。押印有时因官位和材质的不同,其制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其形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瓦形、葫芦形、鼎形、鱼形等多种。

《南村辍耕录》说:“今蒙古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指出了元代使用花押印的最初原因。元押之兴,与蒙古人、色目人不谙汉文有直接关系,所以很多花押印杂用汉文蒙文,往往上为汉姓,下为八思巴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