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玉器的制作工具

 内蒙古藏珠阁 2022-03-24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美玉只有经过必要的人为雕琢,方可成为有用的器件。纵观玉器发展史,早期制玉经历过“以石攻石”的阶段,后期随着解玉砂的发现及使用,皮革、木竹、骨角、金属等各类材质的制玉工具相继出现,进而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制玉工艺。

然而,玉器虽起源较早,但相关的工艺记载却付之阙如,直至明清时才见有少量著作传世,如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全书采用图文并陈的形式,对古代制玉所涉及的步骤、工具及方法等问题均有较为详细的介绍。针对古代制玉工具一项,其主要包括片具、砣具、线具、管具及桯具几大类。

片具切割的应用

图片

1、片具的形状与操作

片具是一种呈扁平长条状的制玉工具,一边有无齿平刃。其使用方法有如锯子一般,藉由来回拉切,借助解玉砂锉磨,以消耗玉料。实际操作中,为避免因施力不均或玉质结构差异等因素产生的过度偏斜,古时多采用双向对切法进行剖割。

片具切割示意图

图片

新石器时代 玉斧

2、片具的功能

片具适用于切割,其不仅可在不规则块状玉料上切取平面,还能将厚块玉料分剖为若干片,以适应片状玉饰的制作。在制作成对片饰器时,为使成对玉饰造形规矩齐整,通常会先用厚块状玉料制作出基本造型,再用片具进行分剖,这被称为“成型对开”法。而部分以成型对开法制作的成对器物,还保有片具切割痕迹。

图片

战国时期 玉龙一对

3、片具的使用特征

使用片具双向对切时,两边的切割线通常难以完全对齐,从而在分剖的玉料表面常留有平直状台阶痕迹。从出土材料统计来看,台阶状切割痕迹最常出现于春秋战国及以后的片状玉饰。如山西省太原市春秋晚期晋国赵卿墓中出土的一件未完工龙形佩,仅初步制作出首、身、尾及鬣毛等龙形基本轮廓,其中龙首与颈部之间,见有一道明显的平直切割痕迹,是片具双向切割的典型特征。相同痕迹还可见于湖北省随县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等处出土玉器。

齐家文化 玉璧

红山文化 勾形玉饰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若以春秋战国时期片具的使用特征为基准上溯,不难发现商周时期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与齐家文化玉器之上,也见有类似阶面平直、高度极浅的切割痕迹,显然均应是由十分薄利的片具所造成。从史料研究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已进入铁器时代,以金属类片状工具制作出此类切割痕迹不足为奇,但新石器时代所出现的此类切割痕迹为何种材料工具所出,则有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据《玉作图》所载,砣具是一种圆盘状的制玉工具,以旋杆固定在砣机之上,利用外力带动,配合解玉砂来回转动、磨耗玉料,达到切磋琢磨的目的。


砣具的应用

图片

1、砣具的种类

从古代玉器表面遗留痕迹分析,古时使用的砣具应有宽砣、细砣、大砣、斜砣和平砣五种,并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或使用年代。如宽砣盛行于红山文化时期,主要用于雕琢纹饰和镂空;大砣和细砣普遍出现在各个时期,分别用于切割和琢纹;斜砣专门用于雕琢纹饰,以西周和汉代较为常见;平砣则用于打磨,也是历代皆用的工具。

各式砣具

图片

2、砣具的使用特征

 砣具本体虽大小厚薄各不相同,边缘也有薄刃与平钝的差异,但中部较厚、边缘扁薄的基本造形稳定,使得切割琢磨的玉料通常会在器表留下“中间宽深、末端尖浅”的制作痕迹。

新石器时代 石斧

图片

3、砣具的功能


砣具切割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双向对切与单向切割两种,多用于玉斧、玉管、柱形器或锥形器等器物的制作,为避免单向切割造成的大幅偏移,一般采用双向对切法进行。浙江省余杭县瑶山出土的柱形器,腰际残留有五道中间宽深、两端尖浅的横向凹痕,即具有明显的砣具使用特征。相同切割痕迹还可见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羊羔庙遗址出土的玉斧之上。

图片

砣具切割示意图

新石器时代 玉环

砣具打孔通常以砣具两边双向对磨或用砣具配合桯具打孔的方式制作,往往会在透空处留下中间宽深、末端尖浅的的砣磨痕迹,并且所出系孔多呈椭圆形。这种功能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卡若遗址出土的一件石刀,以及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一号墓出土的玉龟,穿孔处均可见此类砣磨痕迹,可为砣具打孔例证。

图片

新石器时代 玉刀

图片

以砣具制作镂空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地区,大多采用双面对磨的方式制作,透空处呈现中间宽深、末端尖浅的形态,透空边缘扁薄如刃。辽宁省牛河梁第五地点一号冢大墓出土的勾云形佩中部漩涡状透空即为典型的砣具镂空。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兽形玉佩

图片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兽形玉佩(未完工)

砣具琢纹历代虽选用的砣具种类有别,但操作方法却基本相同。圆盘状的砣具是以边缘部分琢磨玉料,每次琢磨只可完成一道短线,因此必须分段连续雕琢才能逐步完成一个完整的切割或琢纹工序。因此,纹饰中长线的处理通常均会出现数道宽窄不一、末端尖收的短线衔接痕迹,转折处还见有短线衔接所造成的歧出现象。浙江省余杭县瑶山、反山等地出土的良渚文化琮形器,器表平行线纹即多有宽窄不一、末端尖收的短线衔接痕迹。此外,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璧所饰涡卷状谷纹另可见短线衔接形成的明显歧出现象。


线具的应用

1、线具的种类

图片

线具包括软性线具、金属三角棱线具及金属薄刃线具。

软性线具材质不明,似乎只要是质地坚韧柔软、可与解玉砂嵌合且经得起多次拉磨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充当此种制玉工具。金属三角棱线具作长条状,断面呈三角形。由于商代以后冶铸业日渐发展成熟,因此推测这种三角棱线具极可能是以金属制作而成。而金属薄刃线具则实质为一条金属线,线体较细,相较于金属三角棱线具更显细致灵活。

民国时期玉工利用线具作镂空

图片

线具示意图

2、线具的功能与操作

从现有考古材料来看,软性线具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多用于切割或镂空的制作。使用时双手各执线绳一端,以水蘸取解玉砂朝身体方向反复拉锯,以便部分解玉砂嵌入线绳之中,使软性材料转变出刚性特质,达到消耗玉料的目的。

红山文化 耳饰玦

图片

至商代,随着冶铸业的兴起与发展,软性线具似乎已不再广泛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金属三角棱线具”。这种线具主要用来制作商代与西周时期玉器内部镂空,使用时需要安装在弓形把手之上,藉由外力的反复作用切磨玉料。

商代晚期 龙纹玉饰

图片

连接砣切口与桯钻圆孔的透空处呈三角形,

正是用三角棱线工具拉切而成。

至于金属薄刃线具则通常出现在镂空或玉剑具上镶嵌掏空的去料工序中,以直线运动方式磨耗玉料,操作方式与金属三角棱线具基本相同。然而,因其操作更为灵活,春秋战国以后逐渐取代三角棱线成为最主要的镂空工具。

3、线具的使用特征

以软性线具切磨玉料时,由于通常朝身体方向施力,因此在切割面会形成方向相同、幅度由宽渐窄、并具有向心力的弧形线群。同时,因为软性线具有难以逆转方向性、加之玉质结构天然形成的疏密差异,以及操作过程不可避免的施力不均等因素,使得软性线具在使用中会产生上下起伏的波动,从而造成切割面凹凸对应与透空处曲折不平的现象。这种现象特征在浙江省余杭县河姆渡遗址、马家浜遗址及辽宁省阜新县查海遗址等地出土的玉玦玦口处均可见到。

良渚文化 玉璜

图片

软性线具切磨玉料时,

由于通常朝身体方向施力,

因此在切割面会形成方向相同、幅度由宽渐窄、

并具有向心力的弧形线群。

金属三角棱线因其断面呈三角形,故而所拉锯透雕出的镂空一般呈由宽渐窄、末端尖收的样态。这一特征在商周玉器的镂空处表现的极为明显,如河南省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鸟,其边缘镂空即呈现由宽渐窄、末端尖收的情况;而山西省天马-曲村西周墓葬所出的镂空片饰器透空末端也表现为三角形。

西周 龙纹玉璜局部

图片

金属三角棱线因其断面呈三角形,

镂空收尾处一般呈由宽渐窄、末端尖收的样态。

质地坚硬、线体细长的金属薄刃线可以配合玉器造形需要,制作出平直方转或随体弯曲的镂空,其线条流畅利落,有时会在切割面留下平直细密的直线痕迹。战国晚期至西汉玉剑璏中下方矩形即常见有数道直线痕迹,即是使用金属薄刃线拉切去料所产生。

图片

西汉 玉剑璏

玉剑璏下方矩形系绑孔处常见有数道直线痕迹,

即是使用金属薄刃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金属三角棱线以尖棱状刃边作为前锋切割玉料,后方柱体部份用于承受拉锯所产生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种设计在具备尖锐锋刃可进行平整切割的同时,又能承受坚硬玉质与巨大外力,极大改善了软性线具切割痕迹凹凸不平的缺点。此后出现的金属薄刃线则使线具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

线具的发展,从新石器时代软性线的盛行,到商周时期金属三角棱线的使用,再至春秋战国以后金属薄刃线的普及,不仅显示出线具材质与形状伴随时代的转变,也具实反映着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条件的发展。


管具是一种内部中空的圆管状制玉工具,利用回旋转动力量达到磋磨玉料的目的,在古代玉器发展中不仅使用历史悠久,其功能也颇为广泛。

管具的应用

1、管具的种类

根据清代李澄渊《玉作图》所述,辅以出土玉器表面痕迹观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的管具通常是利用旋转钻磨方式推动解玉砂,以将玉料磨耗透穿。然而,管具形态虽稳定,但针对不同用途却逐渐发展出小型管具、中型管具及大型管具等不同种类,小型管具管径通常小于1公分,中型管具管径大约介于1公分至5公分之间,大型管具管径则通常在5公分以上。

民国时期玉工利用管具制作玉器

图片

管具打孔示意图

2、管具的功能

不同种类的管具,功能也不尽相同。小型管具主要用于系带孔或系绑孔的透穿,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衍生出去料及镂空两项功能;中型管具多为环形器、璧形器或琮形器中孔的制作工具;而约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大型管具,虽较前两者时间晚,但由于金属材质的优势,使其成为切割玉璧外廓的重要工具。

汉代 玉剑格

图片

玉剑格内部

有一个套接剑体的矩形穿孔,

穿孔两侧的地子较低,是以管钻法去料而成,

因此在低凹的地子上常留成排的管钻凹痕。

3、管具的使用特征

新管具藉由回旋转动力量消磨玉料,因此玉料的耗损量与旋磨次数呈正比。

小型管具钻磨玉料,通常上方旋磨次数明显多于下方,因此玉料的耗损量也会呈现由上而下递减的趋势,使制作而成的穿孔呈现上大下小的喇叭状。但当管具管壁通直,玉料也较薄时,则穿孔并不会表现为明显的喇叭孔。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小型管具穿孔常会由于某些因素使孔位产生偏移,以致在器表留有管钻未完的圆圈痕迹,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七四号墓出土的良渚玉钺系绑孔上方即见有此类位移的圆圈凹痕,可作为管具钻孔的有力佐证。

图片

单向管钻示意图

新石器时代 未完工环形器

单向管钻时,

上端旋磨次数最多,玉料耗损量最大,

圆孔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孔状。

中型管具制作器物时,中孔有单向管钻与双边对钻两种方式。若以单向管钻法制作中孔,所钻中孔一般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且由于打孔将通时底部玉料出现的崩裂问题,使喇叭孔下缘常会产生不圆整的毛边现象。当采用双边对钻法时,管具分别由玉料顶部和底部向内钻磨,如果两方钻孔准确接合,则会因上下两端玉料耗损较多而使玉器中孔形成上下端大、中间收窄的状态;反之,则孔壁会产生台阶状凸起,浙江省月瓶窑所出玉器之上即见有此类管具双边对钻不齐而成的台阶状凸起。

双向管钻示意图

图片

新石器时代 未完工玉琮

至于仅用在切割玉璧外缘的大型管具,所出器形通常极为圆正,但由于管具无自身的耗损,致使玉璧外缘在产生细利旋磨痕迹的同时,还会形成由上向下倾斜的坡面。

战国时期 玉璧

图片

简言之,管具制作玉器,玉料耗损量受旋磨次数影响,若使用单向管钻法钻磨,加工处呈现出上宽下窄的喇叭状;若采取双向管钻法,则会产生两端较宽、中间收窄的现象。

         以上是部分工具制作过程,大家只要记住这些,就会对鉴定古玉工艺特征有很好的判断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