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一个人的朝圣 2022-03-24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稻盛和夫在《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序言中第一句就是这句话。

这句话我早在十年前读到,是张德芬的灵修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她的核心思想在这句话里面“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投射。”

看来注重修行的人都有一致的观点。

稻盛和夫此书给我很多启发,我最初是想读读看,被吸引住了。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家,更况还是一个特别成功的企业家,绝对会有自己的人生智慧。

稻盛和夫提出心性提升的修行,六个方面。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始终保持谦虚。3,每日进行自觉的反省。4,要有感谢之心。5,积善行,思利他。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我非常感兴趣一点: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这一点我深为赞同。不管是大的成功还是小的成功,如果没有利他之心,你绝对会翻车。想想最近互联网上看到的被封杀的明星,商界大咖,他们曾经是耀眼的星星,引得多少人艳羡?但是很快那光芒就消失了。仔细想来,皆源于他们没有一颗利他之心,没有谦虚之心,欲望蒙蔽了他们的内心,使得他们利令智昏,盲目膨胀,最终以失败收场。

要想走得远,走得稳,利他之心必须要有。就像河南水灾中突然火起来的鸿星尔克企业,优秀教师代表张桂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疫国士钟南山……他们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利他。

稻盛和夫在一生把是非善恶作为一切判断和行动的基准,而不是利害得失。回想接触过的人,那些总是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总是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往往都不会有出息,也都不受人欢迎。

另一点,无我境界,就是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习。当你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情时,你最接近自己的本心。你的心灵就能得到净化,这时候,你的心灵是纯粹的,我们就能触及所谓的宇宙真理。这是一种绝对至真至纯的境界,只有身心灵合一的时候,我们才能和宇宙合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你顺畅无比,这就是神性。如果动机不纯,凡事都无法顺利推进。

我回想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特别怀念那种时刻,也很想经常进入忘我的境界。

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要永保谦虚之心,谦虚是一个人的护身符。谦虚的对立面是傲慢,傲慢之人,必会遭来横祸,“我爸是李刚”之类的狂妄之徒,都无一例外为自己带来灾难。但是话说回来,因傲慢而无视或践踏别人的尊严,本身对别人就是灾难,你给别人带来什么,你自己就得到什么。

但我们的人生之中,每个人都会有遭遇挫折失败的时候,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呢?“灾难降临之际,也就是过去造的业消失之时。”当我们的人生不顺利的时候,要多反省自己,是不是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不好的事?再想想,这是在消“业”。就会释怀很多。

每一种修行都跟本心有关。一切始于心,一切也终于心。是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