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锦和蜀绣别傻傻分不清

 国服穿搭 2022-03-24

蜀绣与蜀锦

我们中国人爱将锦绣合在一起讲。扬雄在《蜀都赋》里说:“丽靡螭烛,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织锦刺绣,场面宏大,情景感人。在《全蜀艺文志》中也有记载:“织纹锦绣,穷工极巧”,称赞织锦刺绣的技术精湛无比,巧夺天工。到了现代,称颂祖国说锦绣河山,称赞一个人前途远大,就会说他有锦绣前程等等。

蜀绣与蜀锦确实有相同的地方。

两者都是丝绸类产品。


西汉的时候

蜀绣和蜀锦产品就通过丝绸之路销往国外。其次,两者同为享誉中外的中国传统工艺,同时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历史上,蜀锦比蜀绣更有名,蜀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被誉为“四大名锦”。

纱、罗、绫、绢、缎等各种丝织品中,最高级的就是锦,古时也只有皇室贵族、达官贵人才能使用了,因此一向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三国蜀汉时期

诸葛亮敏锐地发现了蜀锦的巨大价值,蜀锦的对外贸易成为蜀国重要的财政收入。诸葛亮下达《言锦教》,强调“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把蜀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物资的高度。诸葛亮不仅允许官办、商办和个体家庭手工业从事蜀锦生产,还亲自动手在府邸的周围种桑800株进行示范,号召蜀地百姓大量植桑、养蚕为蜀锦生产提供足够的原料。


诸葛丞相不仅会打仗,搞经济也是一把好手

蜀绣和蜀锦虽有相似处,

但毕竟还是两回事。

蜀锦是“织”的,生产过程称之为“织锦”,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将图案或者文字织进丝缎中,锦与缎是融为一体的,称为“锦缎”。蜀绣则是“绣”的,生产过程称之为“刺绣”,即绣工在净色的布、麻、缎、绡、绢上用彩色的丝线刺上图案或文字。虽然在锦上绣花也是可行的,但不是蜀绣的主流。

蜀锦和蜀绣的生产材料和工具也是不同的。

生产蜀锦的材料是蚕丝,工具是织机。两千多年来,蜀锦的材料变化不大,织机变化却是很大的,从木制的织机发展到现在的电动织机。而生产蜀绣的底料品种是很丰富的,棉麻布、软缎、丝绢等,绣线基本上用的是蚕丝线,也有用金银线或头发丝刺绣的,但数量极少。工具是绷子和针,绷子有竹制的和木制的,以木制为主。目前,蜀绣实用品以“机绣”为主,“手绣”次之。蜀绣欣赏品则基本上是手工刺绣的。

头发丝也可以做刺绣的丝线?这可是第一次听说呀!

2013年,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4部织机模型——锦提花机模型,由竹木构成,结构复杂、清楚,部件上残存有丝线和染料。与织机伴出的还有十多件彩绘木俑,从木俑的不同姿态和身上不用铭文推测应是汉代蜀锦纺织工场实景模拟的再现。蜀锦提花机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且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也是首次出土的斜织机实物模型。

▲ 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模型

▲ 2015年9月,在杭州举办的“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博览会上,专家在复制的老官山织机上演示织锦。

蜀锦和蜀绣

在用途和工艺上也有较大区别。

蜀锦在古代主要用作生产服饰等实用品的材料,近现代也有少量的蜀锦欣赏品和收藏品。蜀锦实用品和装饰品否没有单、双面之分。蜀绣产品则界限分明,实用品基本上是单面绣,欣赏品则有单、双面之分。

▲这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蜀锦花楼木织机,距今200多年历史,全国仅存3台,中国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各存1台,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内的这台是目前唯一能进行生产操作的。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护臂    龙纹蜀锦

当然了,

蜀锦和蜀绣的发展趋势更是不同。

蜀锦以前完全是手工木织机织造,现在电动织锦机发展迅速,手工织锦大大减少。

▲ 花楼手工木织机,织造时由2个人配合操作,坐在上面花楼的是挽花工,负责提经线拉花;坐在下面机头的叫投梭工,负责投梭织纬。2人手脚必须配合默契,上面的一拉,下面就一丢,然后脚就去踩,上下脚手三个部分要一起操作。

蜀绣的实用品如被面、枕套、绣衣等以前完全是手绣的,现在基本上被机绣代替,手绣的极少。而蜀绣的欣赏品则完全是手绣的。

所以小伙伴儿们,蜀锦是蜀锦,蜀绣是蜀绣,不要混为一谈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