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瓜果(十二):西瓜

 二班毛豆 2022-03-24

前年夏天在家乡,正值酷暑。晨间去菜场买了个西瓜,吃着瓜写首《夏至》:

木槿花开果满架,荷动罗扇沏香茶。

小妹洗手筛绿豆,郎汲井水冰西瓜。

这是小时候夏天的日常。爸爸沏茶,妈妈摇扇,我喝绿豆汤,哥哥去打井水冰西瓜。

我的家乡夏天非常热,三伏天至秋老虎,气温有时高达40°C,摸啥都烫手。

西瓜用井水冰上,晚上洗完澡,一家人乘凉时再吃,那才是蕴到了心里头。

西瓜是夏季最亲民的瓜果。

本地瓜很好吃,虽然有的瓜皮长的像冬瓜,却一点不妨碍它沙甜的内涵。

我们学校在半汤,那儿有瓜田。西瓜成熟时,瓜田边搭个凉棚,晚上住着看瓜的人。系里的男生偶尔也会光顾一两次瓜田。

一想到瓜田,脑海中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真替男生捏一把汗。

西瓜的由来,较流行的说法是源自非洲。古埃及人最早栽培。公元十世纪经中亚细亚传入我国,时正是我国五代时期。

我国最早“西瓜”一词的文字记载,是五代时期后晋人胡峤所撰的《陷虏记》。

《陷虏记》载,胡峤自上京向东行,到一处草木茂盛的平川,在这里第一次尝到了西瓜。“结实大如斗,甜甘,名曰西瓜”。

辽自回纥得瓜种,后传入金、宋,逐渐栽种。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神农尝百草时发现西瓜。因瓜水多肉稀,称为“稀瓜”,后传成西瓜。

考古学家曾在杭州水田畈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西瓜籽,这说明西瓜在我国至少有4000年以上历史。后扬州邗江县出土的汉墓,随葬漆笥中也发现了西瓜籽。

既然西瓜在我国历史那么久远,为什么直至唐朝都没有关于西瓜的文献记载呢。

原来,唐以前的西瓜,人们称为“寒瓜”。

南朝梁国沈约《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里描述:“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

李时珍认为,陶弘景说的寒瓜,就是西瓜。《本草纲目》载:“陶弘景注瓜蒂言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大概我国本土寒瓜与西域品种不同,西域瓜更好吃,于是西瓜也就叫开了。

北宋时期,西瓜种植已很普遍。范成大《西瓜园》云:“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汴水岸边的几张桌上,就摆着切开的西瓜。

文天祥曾赋《西瓜吟》曰: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按文天祥的说法,东陵侯邵平不仅种甜瓜(详见《人间瓜果(十一):香瓜》,还种西瓜。

乾隆很爱吃西瓜。

有一年乾隆驻团河行宫,正值西瓜上市。一日乾隆与纪晓岚出行宫微服私访,走了一程有点口渴,便来到一个瓜店。

掌柜的看二人打扮像是买卖人,遂将二人让进店里,随手切了一个西瓜,让其品尝。二人吃完后发现都没带银子。乾隆道:“这瓜不能白吃,送您一副对联如何?”

掌柜也不介意,便取出纸墨。乾隆写道:“堂中摆满翡翠玉;弯刀辟成月牙天。”字写得凝厚稳健,俊逸潇洒,神韵十足。掌柜的很喜欢,遂请人制成匾额悬挂于瓜店门楣。

谁知此联一挂,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观赏,从此以后,买瓜人络绎不绝。

西瓜吃完了,妈妈有时会腌西瓜皮吃。西瓜皮清热、利尿,有降血压之效。

去外皮及红壤,切成薄片,撒少许盐,腌十几分钟,杀水即可。脆爽可口,佐粥佳品。

若碰到大西瓜籽,我便不舍得丢,自己炒着吃。洗一洗,掏干净,铺在小簸箕上,一个下午的太阳就晒干了。

炒瓜子要小火,不停翻炒,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也不要停,直至瓜子鼓胀起来,定是香口了。若要点咸味,可用淡盐水一旋,炒干即可。

将席子铺在被哥哥拖得发亮的水泥地上,席地而坐。西瓜用勺子挖出一小碗,一本《红楼梦》,一碟炒瓜子,便是忘了溽热的暑假时光......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人间瓜果(十一):香瓜

视频推荐:我美丽的家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