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五台山系列之五:五台

 晋见人文 2022-03-24

五台山,因为有五个台而得名。“其中五台高耸,顶上并不生林木,事同高土,是谓之台也”(注:源自《古清凉传》)

从现存文献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早期,五台山的台顶要比台怀镇更为重要,人们朝拜五台山,主要是朝台顶,转折应该在明代,但是一直到清代,才由台怀镇取代台顶,成为人们主要朝台的地方。

而这五个台顶,是有过变化的,包括名称及位置。我们翻阅文献,大概可以了解五台山五个台顶的变迁。

最早关于五台山的详细文献是唐代释慧祥撰写的《古清凉传》。《古清凉传》成书时间推断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慧祥在五台山的时间是唐高宗乾封二年(667)至总章二年(669),共两年时间。这个时候是初唐时期,那么慧祥书中记载的五台山是初唐时期五台山的情况。这个时候五个台顶概况载录如下:

中台,高四十里,顶上地平,周回六里零二百步。稍近西北,有太华泉(亦名¨池也),周回三十八步,水深一尺四寸。前后感者,或深或浅不同。其水清澈凝映,未尝减竭,皆以为圣人盥漱(shù)之处。故往还者,多以香花财贿投之供养。台顶四畔,各二里,绝无树木,唯有细草霍靡存焉。诸台,无树有草,例皆准此。郦元水经注云:东峨谷水源出中台,其水众溪竞发,控于群川,乱流西南,经西台之山,历东峨谷,谓之东峨谷。

东台,高三十八里,顶上地平,周回三里。去中台太华泉,四十二里。按括地等记言,诸台高下,远近里数,多相乖越,盖是取道不同,或指台有异。今聊据一家,存其大致也。欲向东台,先从中台经北台,初过中间,但乘冈峄(yì),不阻溪涧。顶上无水,惟有乱石。小柏谷水,出此台下,北注滹沱(音陀)。其山东南,延四十里,连入恒州行唐县界。翻岭山东,相连恒岳。西北延十三里,连入繁峙县界大柏谷。

西台,高三十五里,顶上地平,周回二里。有水。东去太华泉四里。其山西北,延二十里,入繁峙县界西峨谷。

南台,高三十七里,顶上地平,周回二里。无水。北去太华泉八十里。南有溪水,源出此山,发源东南乱流,入东溪水。其山正南,延六十里,连五台县界当嵌(qiàn)岩寺。

北台,高三十八里,顶上地平三里。南去太华泉十二里。顶上往往有磊落石丛石涧,冽水不流。其山正北,延二十里,连繁峙县界大柏谷。谷中有水,源出北台。流注滹沱。山海经云:泰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郭璞注云:今滹沱,出雁门卤城县南武夫山。括地志云:泰戏武夫,即一山也,今名音孤山。即在台东,去繁峙县九十里。

这就是唐初时的五台山五个台顶的状况,写的非常详细。其中中台、西台、北台顶上都有水,东台和南台顶上没有水。阅读这些文字,这五个台的位置和我们今天的看不出来不同。我们再翻阅其它资料。宋代释延一《广清凉传》中同样有五个台顶的记载,里面给我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载录如下:

按灵记,五台有四埵(duǒ),去台各一百二十里。据古图所载,今此台,即古中台。中台即南台。大黄尖即北台。栲栳山是西台。漫天石是东台(唯北台中台。古时有异。东西二台古今无异)。……至巨唐俨禅师,神异僧也,尝登西南台之上,望见五顶,皆有五色云覆之,随云覆者,配之为台。唯古之中台,即今之北台。古之南台,今之中台(孝文封为南岳也),余皆定矣。

中台顶上,有太华池,方圆二里,天生九曲,其水湛然色若琉璃,澄澈见底。池内平处,有石磊落。丛石间,复有名花,百品交映。……。

北台顶上有天井,下有龙宫白水池相连,金刚窟亦相通彻。

东台,旧名雪峰,山麓有研伽罗山,台上遥见沧瀛诸州,日出时,下视大海,犹陂(bēi)泽焉。

西台,与秘魔岩相连。危磴(dèng)干云。乔林拂日。分空绝壁。接汉层峦。

南台孤绝,距诸台差远。林麓蓊郁。岩崖倾欹。最为幽寂。……。三十里内。悉是名花。遍生峰岫。俗号仙花山。……。

中台北,北台南,中间有诸佛浴池。一百二十所,四面是水,中心有土台,方圆三尺,号为菩萨盥掌,游戏之地。……。

《广清凉传》记载的五个台是宋代时候的,按照对五个台的描写,与唐初是一样的。但里面提到“据古图所载,今此台,即古中台。中台即南台。大黄尖即北台。栲栳山是西台。漫天石是东台(唯北台中台。古时有异。东西二台古今无异)。……至巨唐俨禅师,神异僧也,尝登西南台之上,望见五顶,皆有五色云覆之,随云覆者,配之为台。唯古之中台,即今之北台。古之南台,今之中台(孝文封为南岳也),余皆定矣。”按照此记载,那么五个台是有过变化的,什么时候变的,文中提到“巨唐俨禅师,神异僧也,尝登西南台之上,望见五顶,皆有五色云覆之,随云覆者,配之为台”,是唐代时候的俨禅师变更的,按照该文对五个台的描写与《古清凉传》是一致的,那么俨禅师应该生活在撰写《古清凉传》的慧祥之前。那么这五个台,在唐初俨禅师之前是怎样的,我们继续分析。

“今此台,即古中台”结合后文“唯古之中台,即今之北台”,宋代的北台是古时的中台。“中台即南台”与下文“古之南台,今之中台(孝文封为南岳也)”,宋代的中台是古时的南台,还提到宋时的中台孝文帝封为南岳。“唯北台中台。古时有异。东西二台古今无异”结合后文“唯古之中台,即今之北台。古之南台,今之中台(孝文封为南岳也),余皆定矣。”,我们可知古时的东台和西台,与宋代的一致,南台是宋代的中台,中台是宋代的北台。那么古时的北台在哪里?

继续阅读:“大黄尖即北台。栲栳山是西台。漫天石是东台”。“大黄尖即北台”,按照明代镇澄《清凉山志》大黄尖在北台北二十里,是古时的北台,唐初把大黄尖从五台之中去除,被今天的叶斗峰取代,成为后来的北台。“东西二台古今无异”,东台现在叫望海峰,宋代时叫漫天石(旧名雪峰);西台今天叫挂月峰,古时叫栲栳山,南台锦绣峰,古时叫仙花山,中台翠岩峰宋代叫什么,我们不知道,应该就是叫中台吧!

在明代《清凉山志》中介绍南台时,称南台为锦绣峰,说南台有“灵迹二十一”,其中有“仙花山,即南台之山名。”,说明明代时南台已经叫锦绣峰,锦绣峰所在的山叫仙花山。还提到一个古南台:“古南台,台南二里,嘉靖间香林大士卓庵其上。”在南台二里的地方有个古南台,由上文可知,唐代以前的南台是现在的北台,那么这个古南台是唐代之后的,现在的南台锦绣峰是什么时候由《清凉山志》中“台南二里”的古南台移过来的,不太清楚,但肯定是唐之后明之前。

那么,我们基本理清了五个台的变迁:最晚在唐初释慧祥赴五台山的唐高宗乾封二年(667)之前,五台山的五个台有过重要的变化,变化之前的五个台——北台是大黄尖,中台是叶斗峰,南台是翠岩峰,东西台和今天的一致——东台就是望海峰(古时叫漫天石,最早叫雪峰),西台挂月峰(古时叫栲栳山)。到唐初俨禅师将五个台做了调整,调整之后的五个台:北台更改为叶斗峰,大黄尖剔除出五台,中台改为翠岩峰,北台改在了叶斗峰,南台改到仙花山(《清凉山志》中的古南台),东台望海峰(古时叫漫天石,最早叫雪峰),西台挂月峰(古时叫栲栳山)。明代镇澄撰写《清凉山志》之前,南台又做过调整,往北移了二里,改到现在的锦绣峰,而且五个台的名称正式改为: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

正是因为五个台的变迁,导致一些唐宋文献中对于台顶的高度经常提到“中台最高”,因为古时的中台就是现在的北台叶斗峰,当然是最高的,唐宋时期的古人参考之前的记载误以为中台翠岩峰是五个台之中最高的。

探索五台山系列之一:缘起

探索五台山系列之二:开山

探索五台山系列之三:怒放

探索五台山系列之四:重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