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中心区 黛螺顶导游词

 哲齐66 2020-05-24

各位朋友:大家好!


大家看,这座高耸的山峰就是著名的黛螺顶,是说寺院中有许多黛青色的松柏,远望就好像佛祖头顶上的螺髻一样,所以叫做“黛螺顶”。

也有人说整座山好像一只黛青色的海螺。

总之,不管怎么说,黛螺顶都是五台山一处不容忽视的佛教胜迹,正所谓:

“祥云凝翠黛,佛日煦青螺”。

攀登黛螺顶,有三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这面这条羊肠小道;

羊肠小道

二是 1991 年由台湾弘法寺住持开证法师捐资 50 万元修建的,全长 508 米、宽 2.2 米,用青石铺成的 1080 级“大智路”;

大智路

三是 1995 年修建的索道。道路虽多,但条条大路通黛螺,目的都是为了朝拜山顶的大智文殊菩萨

我们知道,五台山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之分,有条件的信徒到五座台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叫做“大朝台”,而一般的游客限于时间、季节等因素不能登台顶而到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就叫“小朝台”。

所以,一般游客来五台山即使时间再紧,也要到黛螺顶走一遭,因此留下了“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的说法。

好,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但是殊途同归,我们黛螺顶的山门前见。

(望景亭遥望五台圣景)

好!这里是黛螺顶的望景亭。

黛螺顶不仅是一处宗教圣地,也是一处观景胜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五台山佛国圣境的整体风貌。

先来看几座台顶:清凉绝尘、碧草连天的五大台顶宽广夷平、顶如平台,好似五方如来摩霄接云的圣洁莲台,迎接着四方信徒的顶礼膜拜;

五座台顶上生长着中国东部面积最大的亚高山草甸,是优良的高山牧场;

五座台顶的地质地貌也非常特殊,不仅发育着华北地区罕见的冰缘地貌,还保留着完整的古夷平面;

更令人向往的是五座台顶壮丽独特的自然风光,素有东台迎日出、南台看山花、西台赏明月、北台观冰雪、中台瞰佛光之美誉。

远处那座高大的平顶山峰就是华北最高峰——海拔 3061 米的北台叶(xie)斗峰,叶斗是高接北斗的意思。台顶建有灵应寺,供奉无垢文殊。北台顶素以气候严寒恶劣著称,五台山著名的千年冰就位于台顶西北的山坳中;北台顶还有许多佛教胜迹,最著名的是居住着黑脸五龙王的黑龙池和神秘莫测的生陷狱。

紧靠着北台顶的是中台翠岩峰,海拔 2894 米,台顶建有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台顶四周布满了巨大的花岗岩石海,每到夏季,岩石上长满了铜钱大小的青苔,远望犹如翡翠,因此叫做翠岩峰。

中台顶在五座台顶中面积最大,胜迹最多,地位最高。演教寺的十三层舍利石塔中包藏着唐代武则天敕建的铁塔,是中国现存最古的铁塔;

台顶西南的说法台是传说中文殊菩萨率一万菩萨弟子演教说法的地方,台上建有祈光塔,是明代成化年间晋王祈愿得见佛光而修,80 年代重修时曾在地宫中发现了一千多枚宋代淳化年间铸造的绝版金佛币;台东北的澡浴池是传说中文殊菩萨净身沐浴的地方。

中台靠过来是西台挂月峰,海拔 2773 米,台顶建有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

《清凉山志》说:“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

西台的美是清幽佛境和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古人有诗赞道:“云中采得薇偏美,花里流来水自香。何处钟声幽梦破,一窗萝月淡秋光”。台顶有文殊洗钵池、魏孝文帝人马迹、八功德水、牛心石等胜迹。这面是南台锦绣峰,海拔 2485 米,是五座台顶中最低的一座,台顶建有普济寺,供智慧文殊。

我们看:东、北、中、西四座台顶是紧密相连的一道山脉,而只有南台独立于四座台顶之外,所以古人说:“南台孤耸隔诸台,极目氤氲瑞气开”。

就象南岳衡山独秀五岳一样,南台锦绣峰也是五座台顶中最为秀丽的一座。《清凉山志》中说得好:“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花杂草,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所以称作锦绣峰。

南台顶及其附近有普贤菩萨舍利塔、古南台、金灯寺等胜迹。因为黛螺顶是东台的支脉,所以这里看不到东台望海峰,东台海拔 2796 米,台顶建有望海寺,供聪明文殊。每天清晨,火红的旭日伴着僧人的诵经声跃出天际,将万里江山辉映得一派锦绣灿烂,赵朴初《望江南》词赞道:“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做舟浮。朝气满神州。”

五座台顶是五台山最为崇高神圣的地方,历史上,佛教徒来到五台山,必定要朝拜五座台顶,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叫做“大朝台”。

大朝台在历史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线路,我们来看,一般是从南台下的白云寺入山,经佛母洞和金灯寺上到南台锦绣峰,晚上住在金阁寺;

第二天经清凉寺、狮子窝、清凉桥登西台挂月峰,再登中台翠岩峰朝拜说法台等胜迹后住在演教寺;

第三天再经澡浴池和万年冰登北台叶斗峰,经华严岭、鸿门岩登东台望海峰,住在望海寺;

第四天早起观日出。当年徐霞客就是沿着这条线路穿越五台山的。

但是,五座台顶不仅山高路险,而且气候恶劣,拿中台顶来说,那里过去建有华北最高的气象站,曾经测到过摄氏零下 48 度的华北地区极端最低气温。

所以,大多数游客来到五台山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无法攀登五座台顶。

传说,就连贵为真龙天子的乾隆皇帝也不能如愿,所以才下旨在黛螺顶修建了“五方文殊殿”,相当于给五方文殊在台怀镇设立了一个办事处,那些想朝拜五方文殊但苦于时间不充足、天公不作美的香客游人,只要到黛螺顶,就可以实现朝台的心愿。站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台怀镇寺庙群的全景。

大家看:台怀镇是位于五大台顶之中的一座山间小盆地,盆地四周分布着和五座台顶相对应的几座小山峰,我们叫做“台内五峰”。

菩萨顶是北峰,那面的寿宁山是西峰,这面的梵仙山是南峰,我们所在的黛螺顶是东峰,而巍峨高耸的大白塔则是中峰。

五台和五峰的怀抱之中,香烟缭绕,古刹林立,古人总结的好:“星楼月殿,凭林跨谷。香窟花堂,枕蜂卧岭”,一派清静庄严的佛国圣景。

(山门前)

这是黛螺顶的牌楼和山门。

黛螺顶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寺名佛顶庵。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 1592 年)重修。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 1786 年)改名为黛螺顶。

现存寺院占地面积 3000 平方米,有殿堂 14 间,僧舍 34 间,牌楼 1 座

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旃檀殿、五方文殊殿和大雄宝殿,都是清朝的建筑。

(旃檀殿又名站坛殿和照佛的来历)

这是黛螺顶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大殿——旃檀殿。

是一座重檐六角攒尖顶的建筑,造型比较奇特,殿内的塑像也比较奇特,是一尊站立于佛坛之上的旃檀佛,用名贵的旃檀木雕刻而成。

旃檀佛是佛教最早的造像形式,他的来历是这样的:

释迦牟尼成道后,准备到忉利天看望他的母亲摩耶夫人,临行之前,弟子们依依不舍,想把佛祖的形象留在人间。但出于对佛祖的尊敬,弟子们不敢用目光直视佛祖,只好请佛祖站在河边,利用水中的倒影为他画像,结果把流水的波纹也给画上了,所以我们看到这尊佛像的衣纹呈现出水波荡漾的状态。因为是照着水中的倒影画成的佛像,所以人们就把这类佛像称为“照佛”,而世界上第一尊照佛就是用旃檀木雕成的,因此到了后来,不管是用什么材料雕刻而成的照佛都被统称为“旃檀佛”,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佛像造 像形式。

(五方文殊殿) 

这就是黛螺顶的主殿,著名的五方文殊殿,小朝台指得就是朝拜这座大殿中的五方文殊菩萨。

这座殿宇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殿坛上从左到右依次供着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和西台狮子吼文殊。

关于小朝台,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传说,大家不妨姑妄听之。

说是乾隆皇帝虽然来了好几次五台山,但都没有登上台顶。乾隆四十六年(公元 1781 年)春,乾隆皇帝四上五台山,就问黛螺顶住持青云和尚:

“听说你在中台顶住过 20 多年,台顶就那么难上吗,来,说说情况。”

青云说:“皇上,台顶确实不好上,一是气候寒冷,二是道路难行,况且,您来的季节本身就不合适。”

乾隆皇帝一听,话说的在理,但总觉得心有不甘,便对青云说:

“既然如此,那这样吧,朕也不是非要上台顶,只不过是想朝拜五方文殊菩萨,朕过 5年再来,你给想想办法,只要能朝拜五方文殊就行。”

转眼 5 年快到了,青云和尚才着了急,办法怎么也想不出来。正巧这时有个叫拴柱的小沙弥偷吃供品犯了戒,按理说应该重重处罚,但青云和尚灵机一动,就把乾隆爷出的难题交给了拴柱,要他三天内必须想出来,否则逐出山门。

当然,我不说大家也已经知道,拴柱想出来的好办法就是把五方文殊菩萨同塑在一座大殿里。

据说,乾隆皇帝看了以后还比较满意,就御赐这里为“小朝台”,还顺手写了一首诗以示纪念。

其实,传说中说乾隆皇帝没上过台顶是站不住脚的。

乾隆皇帝先后六上五台山,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第一次上山就朝拜了西台顶和东台顶,后来五次都是在气候寒冷的二月份上的山,所以才没上成台顶。

好!现在就请大家先进殿里朝拜五方文殊菩萨,进行“小朝台”,出来后我们一起欣赏乾隆爷的大作。

(解读乾隆诗碑) 

这块碑上刻的就是乾隆皇帝第五次朝拜五台山时题写的七言律诗,我们来一起解读它:诗名叫《登黛螺顶作》。

第一句“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说的是黛螺顶周边的环境,山峦重叠,溪谷环抱,东面紧靠高峻的东台望海峰,是一块风水宝地;

第二句“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讲黛螺顶的形象。说黛螺顶好似从台怀盆地中涌现而出的圣洁莲花,攀登黛螺顶的道路就像是蜿蜒曲折的天路一样;第三句“窗间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是赞美黛螺顶的景致。先夸黛螺顶背靠东台顶,而清晨在东台望海寺的窗间就可以看到海上日出的壮景,又夸五方文殊殿前这株古松,说它千年不老,算得上是老寿星了;

最后一句“供养五台曼殊像,阇黎疑未识真宗。”字里行间充满了自命不凡的情绪。

说为什么非要把五方文殊搞到一座殿里供奉呢?


佛教本来是讲究随缘的,文殊菩萨更是分身千百亿,需要在哪里出现就在那里出现,需要出现多少化身就出现多少化身,何必拘泥于固定的数字呢?

看来,老方丈还是没有参透佛法的真谛哦!落款“乾隆丙年暮春月御笔”,是说这首诗是我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75 岁高龄时第五次朝拜五台山御笔亲题的。

(大雄宝殿) 

寺院的最后一重大殿是大雄宝殿,殿内塑像都是黛螺顶的老住持宽遂法师于 1996年重新塑造的,殿前也有两株千年不老的古松。

好!黛螺顶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愿大家和黛螺顶的古松一样,腰身挺拔,健康长寿!愿五台山的五方文殊菩萨保佑大家五福临门,阖家幸福!

加微信:zhj1399336497  进太原兼职微信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