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代建筑之: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晋见人文 2022-03-24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古城南门内西侧的善化寺,是我国一处著名的辽金巨刹,在中国建筑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修缮之后的古刹如今干净整洁漂亮,巍峨的古建与绿树草坪掩映,近千年建筑如今又焕发生机,实在令人欣慰。这里保存有三座金代一座辽代建筑,是我国辽金建筑的宝库!最古的建筑是位于中轴线最后的大雄宝殿。

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十椽,单檐四阿顶,即清式所谓的庑殿顶。大殿屋顶平缓,出檐深远,是早期建筑共有的特征。下有台基,前有月台,是辽金佛寺主要建筑常见的样子,大同华严寺大雄大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易县奉国寺大殿等均如此。当心间和两稍间设板门,次间和尽间砌墙,无窗户,和华严寺大雄宝殿做法相似,是极为特别的做法。

 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

外檐枓栱有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补间铺作均为一朵,与《营造法式》当心间用两朵做法不同。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均为双杪五铺作,但不同位置做法不同,加上转角铺作,大殿外檐共计五种类型的枓栱。

大雄宝殿枓栱

柱头铺作做法均相同,栌枓直接坐于普拍枋之上,双杪五铺作,重拱计心造,批竹昂式耍头,耍头为殿内四椽栿或乳栿之延伸,耍头与令拱相交,令拱上承替木托橑风槫。批竹昂式耍头是唐、五代、辽时期建筑常见的样式。

补间铺作栌枓较柱头铺作稍矮,故栌枓不是直接坐于普拍枋之上而是垫一块驼峰,补间铺作共有四种做法:1、南北当心间。栌枓上出两缝斜拱,没有正出的华拱,斜拱同为两杪计心,第二跳斜拱上出批竹昂式耍头,耍头同样与令拱相交上置替木承橑风槫;2、南北次间,正出与柱头铺作相同——出华拱两跳,重拱计心,在正出华拱两侧第二跳45度角出斜拱一跳,斜拱上没有令拱与耍头,跳头承散枓托替木,斜拱后尾未延长至栌枓之后,装饰作用大约结构作用;3、南北尽间,与柱头铺作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是第一跳跳头为翼型栱,而非瓜子栱与慢栱;4、其余与柱头铺作做法一致,唯一不同之处是栌斗下垫一驼峰。

补间铺作比柱头铺作多个驼峰

南北次间补间铺作出斜拱两缝

转角铺作特别之处是多了两个附角枓,梁思成先生把这种做法称之为“缠柱造”。附角枓同样较栌枓矮,故下面同样加了驼峰,附角枓上枓栱与柱头铺作做法一致。角栌枓上正侧面亦与柱头铺作做法相同,角线上华拱三跳,第三跳两侧为正侧身鸳鸯交首令拱延长出华栱两缝。

转角铺作有附角枓

整个大殿枓栱做法多样,但简洁利落,早期建筑特征明显,较为特别的是斜栱的做法,现存建筑宋辽时期开始出现斜栱,到金代斜栱常见,并逐渐变得复杂,成为一种主要的装饰手法。

善化寺三圣殿金代斜拱

大殿前后各用檐柱八根,山面各用檐柱六根,组成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的建筑。大殿内部使用减柱造,内部本为两圈内柱,但外圈内柱减掉了前面四根,内圈减掉后面四根,致使中间四根柱缝只用了两根内柱。大殿的布柱方式与太原晋祠圣母殿有所相似,梁架结构也有所相似。

檐柱柱头有阑额勾连,阑额之上有普拍枋,阑额与普拍枋在角柱均出头,阑额出头部分为垂直切割,是早期常见的做法,与同处该寺的三圣殿金代做法明显不同。大殿梁架结构,内部因使用了大量枋,枋同时也作为各槫之攀间,进入大殿初看显得极为复杂,实则也较为简单清晰。中间四缝为前四椽栿后乳栿,四椽栿与乳栿均为一端伸出为外檐柱头铺作之耍头,一端插入内柱。四椽栿与乳栿背通过驼峰大斗承两道劄牵,劄牵与内柱共同托六椽栿。六椽栿通过驼峰大斗托四椽栿。四椽栿通过驼峰斗拱托平梁,平梁之上叉手、蜀柱承脊槫,蜀柱坐于驼峰之上,蜀柱头与叉手之间有丁华抹颏栱。两山梁架则通过两组各四根丁栿与尽间四根内柱柱头阑额支撑屋顶重量,各槫下同样用大量的攀间枋。

阑额与普拍枋出角柱的做法

大雄宝殿内的彩塑是中国辽金彩塑之代表,主佛坛之上是五方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两侧佛坛上为二十四诸天,共计33尊。“从现存塑像的造型和风格看,殿内辽代塑像多已损毁,仅二胁侍菩萨像尚属辽物,五方佛、二弟子和二十四诸天像多为金代造作,佛像背光业经明代改制,部分诸天像亦曾补葺,致使金代塑像中呈现出某些明代技法”(《山西古代彩塑》柴泽俊、柴玉梅)

大雄宝殿用材,26厘米*17厘米,合宋代8寸*5.3寸(按1营造尺=32厘米计算),比《营造法式》的三等材要大,法式三等材,7.5寸*5寸,殿五间、堂七间用之。大雄宝殿为七间厅堂式建筑,较营造法式用材要大。辽代建筑保持了唐代建筑用材较大的特点。

关于建造年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为现存于三圣殿内的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朱弁撰《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碑记》,文中载:“辽后屡遭烽烬,楼阁飞为埃(āi)坋(bèn),殿堂聚为瓦砾。前日栋宇,所仅存者,十不三四。”据此可知,辽末保大治乱,善化寺并没有全部化为灰烬,有部分殿宇尚存,而大雄宝殿结构,与现存其它辽构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断代为辽代建筑,但是建于何时,不好推断。

善化寺朱弁碑(左)

善化寺除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外,天王殿、三圣殿、普贤阁为金代建筑,文殊殿民国时期失火被毁,现存建筑为2008年按照普贤阁重建,除此之外,均为明清和2008年复建。

名词解释:

附角枓:也称之附角栌枓,一般用于转角铺作,一组枓栱用若干个枓,角部的称之为角枓,其余的称之为附角枓,在大同辽金建筑华严寺和善化寺中是最早的实例。元明清时,附角枓被大量的使用,源头应该在辽金。

缠柱造:缠柱造是古代木结构建筑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角部两面的普拍枋上各加一个大斗和一组斗拱。在大同华严寺以及善化寺内的辽金遗构中,转角铺作处共用三斗的作法,梁思成先生也称其为“缠柱造”,但这些建筑都属单层建筑并非楼阁,所谓“缠柱造”也名不副实,真正用缠柱造的是山西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中上层暗层的檐柱要比下层檐柱靠里,其交接方式为缠柱造,在外观上形成逐层向内递收的样子。

重要时间:

善化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地方志书记载最早修建于唐玄宗时期,赐名开元寺。五代后晋时改名为大普恩寺。

辽保大二年(1122),因战火寺院大部被毁,大雄宝殿是幸存的建筑。

金天会六年(1128)至皇统三年(1143),高僧圆满大师及其弟子奉敕重建,历时十五年,基本恢复原貌。天王殿、三圣殿及普贤阁,应该建于此事。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1445年),更名为善化寺。

民国二十二年(1933)秋,梁思成、刘敦桢对善化寺首次进行了勘查测绘摄影。

2008年,大同市启动名城复兴工程,复建了文殊阁及东西廊屋,恢复了辽金时期善化寺的格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