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青铜器惊艳之美——上古时期的青铜制烹饪器和饮食用具鉴赏

 Kath2633 2022-03-24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点击上方名片添加关注
我们在茶友会等你
上古时期,相信很多人对“上古”的具体时间很模糊,所以先简单科普一下“上古时期”,根据目前最高史学权威<中国通史>,上古和中古史的划分是以秦皇朝为界的,即先秦(先于秦朝)史就是上古史:含春秋、战国、夏商周及夏商周之前的三皇五帝时代和更早的远古时代,亦称神话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中古就是秦汉至清。史学界没有“下古”的概念。
言归正传,开始惊艳之旅。下边如有配图,采用下文配上图,大家阅读时候不要弄混了哦。
上古的烹饪器有鼎、鬲(lì)、甗(yǎn)等。有陶制的,也有青铜制的。
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圆腹三足(所以古人用“鼎足”“鼎立”等词语来譬喻三方并峙的情况。《史记▪淮阴侯列传》:“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也有长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左右有耳,可以穿铉(xuàn),铉是用来抬鼎用的杠子(铉是用木作的杠子,以金为饰。)鼎足下面可以烧火,有几种肉食就分几个鼎来煮,煮熟后就在鼎内取食,所以说“列鼎而食”。钟鸣鼎食是贵族奢侈生活的一个方面。王勃《滕王阁序》说:“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古人用匕从鼎内把肉取出来后,放在俎(zǔ)上用刀割着吃。所以古书上常以刀匕并举,刀俎并举。匕是长柄汤匙。俎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两端有足支撑着,一般是木制的,铜俎很少。
Image
亚鱼鼎 商代晚期 高19厘米 1984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一七一三号墓出土
鼎是炊煮肉类的食器。从这件鼎可以看出,鼎是由三足有袋鬲演变来的。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物,流行于整个夏商周三代。使用鼎的数量也是区分各级贵族身份的标志之一。先秦的鼎因为青铜材料本身的原因,经常是煮肉时鼎中的水还未烧开,青铜鼎腿却被烧化。所以鼎中盛放的肉类一般都是先在陶器中烧熟后再倒入鼎中的。
Image
伯矩鬲 西周早期 高33厘米 1975年北京房山琉璃河二五一号墓出土
青铜的鬲由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普遍使用的陶鬲演变而来,是用来烹煮食物的炊器。鬲从春秋中期衰落,战国时已经很少,到秦汉就完全绝迹了。
青铜鬲的铭文中除了自名为“鬲”之外,也有自名为“鼎”的,这说明青铜器中鬲和鼎的性质基本相当。《说苑》上就说鲁国有人将非常贫瘠的食物装在陶鬲里送给孔子吃。孔子的学生觉得有失身份,孔子却不以为然。因为食器用的是鬲,不失礼,加上送的人又是一番美意,所以孔子高兴得像是人家同时送了他牛肉、羊肉和猪肉大餐一样。
上古煮饭用鬲(lì),蒸饭用甗(yǎn)。鬲似鼎,有三只空心的短足,下面举火炊煮。甗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似鬲,里面盛水,烧火煮水使蒸汽上升到上层。上层似甑(zèng)(底部有孔的蒸器),里面放米谷之类。上下两层之间有个带着许多孔的横隔(箅子),既便于透过蒸汽,又免得米谷漏到下层。
古书上常见釜(fǔ)甑并举。《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cuàn,炊煮食物),以铁耕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釜甑是配合起来用的。釜似锅,它的用途相当于甗的下层;甑似盆,底部有细孔,放在釜上,相当于甗的上层。釜甑之间也有箅子。
Image
妇好分体甗 商代晚期 通高35.3厘米 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甗的下半部是鬲(用作水锅),上半部是甑(蒸锅)。甑下有带孔的箅子,用来通水蒸气。甗是蒸食器,一直到汉代都能见到。出土的青铜甗中带有食物遗迹的例子并不多见。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有一件铜甗。甗中放置的,赫然是一颗人头。
古人盛饭盛菜不用盌(wǎn,盌同碗)。《说文》中虽有盌字,那是“小盂”(水器)。传世古器自铭为盌的,实际上是一个小盂旁边加上一个柄,那是用来舀水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上古没有和现代碗形大致类似的器物,不过它们的名称用途和现代所谓的碗不同。)上古盛饭用簋(guǐ),一般圆腹圈足(足在腹部,成圈状),两旁有耳,是青铜或陶制的,也有木制或竹制的。又有一种簠(fǔ),长方形,用途和簋相同。上古的盛食器还有豆,像今天的高脚盘,有的有盖。豆本来是盛黍稷(shǔ jì)的,后来逐渐变为盛肉酱、盛肉羹了。
Image
天亡簋 西周初期(武王时期) 通高24.2厘米 道光末年陕西岐山礼村出土
簋是盛黍稷的礼器,它从商代出现,一直流行到东周,所以形制也有诸多变化。簋和鼎一样,使用的数量表明了贵族身份的级别。一般使用时是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
Image
遂公盨(又名豳公盨、燹公盨) 西周中期 口长24.8厘米、高11.8厘米 近年到盗掘品 传河南出土
盨是盛食黍稷(米饭之类)的器物,形体一般接近长方体。盨出现在西周中期,自春秋以后不再使用。这件盨内壁有铭文九十八字。铭文劈头就讲大禹治水和为政以德,内容十分重要。
Image
伯公父簠(fǔ) 西周晚期 通高19.8厘米 1977年陕西扶风云塘村西周窖藏出土
簠(fǔ) 是祭祀和宴飨(xiǎng)时盛放黍、稷、稻、粱(米饭之类)等饭食的器具。簠基本形制为对扣着的一对梯形台状盛器,分开则成为两个一样的器皿。簠出现在西周早期后段,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到战国晚期后消失。
Image
变形蟠龙纹敦 战国中晚期 通高21.5厘米 1981年北京通县中赵甫村砖瓦厂出土
敦(读duì,不读dūn)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敦由簋发展变化而来,所以《仪礼》中簋与敦不分。敦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和战国。
Image
蟠螭(pán chī)纹高柄豆 战国中晚期 通高50.2厘米 1981年北京通县中赵甫村砖瓦厂出土
豆是盛肉酱一类的器皿。这种带盖的豆出土数量很多。豆出现在商代晚期至战国中期。作为礼器的豆,通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成对出现。
筷子在古代叫箸,但是先秦时代,吃饭一般不用筷子。《礼记·曲礼上》:“毋抟饭。”意思是不要用手把饭弄成一团来吃,可见当时是用手送饭入口的。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则用筷子最初筷子。先秦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译文:汤里有菜可使用梜)。大约到汉代才普遍用筷子。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gōng)、罍(léi)、壶等。《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sì)觥”,那是盛酒器,所以《诗经·豳风·七月》说:“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罍壶除了盛酒外,还用来盛水。古人用斗勺来舀酒、舀水。舀叫做挹(yì),舀后倒到饮器中叫做注。
爵是古代饮酒器的通称。但是作为专名,爵是用来温酒的,它有三只脚,下面可以举火。上古常用的饮酒器是觚(gū)和觯(zhì),觯比较轻小,所以古人说“扬觯”。战国以后出现了一种椭圆形的杯,两侧有弧形的耳,后人称为耳杯,又叫羽觞。杯可以用来饮酒,也可以用来盛羹。《史记·项羽本纪》说:“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杯的质料有玉、银、铜、漆等,汉代很流行。
Image
乳钉纹爵 夏代晚期 高22.5厘米 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被誉为华夏第一爵
爵士饮酒器。途中的爵左上部长管状结构叫“流”(流用于倾注酒),右上部尖角叫做“饮”(这里读yìn。饮用于喝爵里的酒)或者“尾”。这件爵非常纤细,但仍给人很好的平衡感。“爵”和“雀”在先秦是同音字。按照邹衡的意见,爵的三足就是在模仿一种长尾鸟的尾和两只细脚。爵上有两个蘑菇形小柱,其具体用途到现在也没有合格的解释。
商朝因饮酒而灭亡。西周吸取了经验教训,在非祭祀场合是禁酒的。《尚书·酒诰》中说,周人如果群聚酗酒要被处以死刑。这说明在西周初年,酗酒是被上升为政治问题来处理的。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上甚至说,祭祀场合饮酒也要限制。所以饮酒用的爵、角、和觚到西周中期就基本绝迹了。
Image
商觚 商代 口径12.6厘米,高19.5厘米 1999年4月出土于山东省微山县夏镇薛庄村东的商代墓葬中

Image
亚址角(jué) 商代晚期 高21.6厘米 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西一六零号墓出土
角是饮酒器,形似爵而没有柱和流。角两端锐状部分叫做“翼”。角出土数量不多,基本上全都是商代器物。
古书上常见槃(盘)匜(yí)并举,二者是配合起来用的盥洗器。匜像一只瓢,有把,有足,有盖。《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怀嬴为晋公子重耳“奉匜沃盥”,可见匜是用来浇水洗手的。古代祭祀燕飨(xiǎng)有沃盥的礼节,用匜浇水洗手时,下面用槃接住水,所以《说文》说槃是“承槃”。《史记·滑稽列传》提到“杯盘狼藉”,但还不是现代所谓的盘子。现代的盘子是瓷器发明以后才出现的。
以上所说的饮食用具,大多数是贵族所享用的,平民则用陶制的鬲盆盂罐等器而已。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相知都是缘份,缘分让我们聚在一起。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无论相识与否,无论交往如何,凡聚在一起便坐而品茶。
点击上方名片添加关注
我们在茶友会等你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