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遗精(一)

 mxb08 2022-03-25



什么是遗精

遗精是指在非性活动时精液自行泄出的一种症状。未婚健康青壮年,或婚后夫妇两地分居的男子,1月出现1~2次遭精,不出现明显不适者,属生理现象,据统计,有80%90%的成年男子都有这种现象。精液在体内贮存了一定时间后,往往借助梦中的性活动或在性欲冲动时不自觉地排出体外,与俗语说的“精满则溢”的道理相同。但亦有许多青年男子极少梦遗,是因为精液在体内被吸收了的缘故,亦属正常现象。只有在梦遗过频,或清醒时精液自流,或在色相思维及与异性一接触时出现遗精,并有头晕耳鸣,精神萎靡,腰酸胱软,心悸失眠等症状者,才属病理现象,称为病理性遗精,本章所指的遗精就是病理性遗精。病理性遗精又有梦遗和滑精之分,有梦而遗精的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白流者名为“滑精”。遗精是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长期或严重遗精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影响,所以应积极进行预防治疗。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

一、徐福松辨治遗精经验

徐福松认为遗精有生理、病理之分,大部分成年男子偶然出现“梦遗”是“精满自溢”,属生理现象,无需治疗,只有小部分男子频繁出现遗精,并伴有神经衰弱、心理障碍等症状,属病理性遗精。对病理性遗精,徐氏发挥中医之特长,从整体出发,根据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一)病因病机

1.体虚  徐氏认为,遗精与心、肾之关系尤为密切。心肾不交是其一,常因劳神过度或情志失调,心阴被灼,心阳独亢,心火久动,汲伤肾水,则水不济火,君火动越于上,肝肾相火应之于下,以致精室被扰,有梦而遗。心脾两虚是其同时导致肾气亏虚,精关不固,而致遗精。常因平素操持过度,或思虑过度,以致心脾两虚,气不摄精 

2.感染  临床有见包皮过长,或不洁交合,积垢蕴蓄湿热乘袭,循经上沿,或平时饮酒厚味,湿热内生,引起前列腺炎、龟头包皮炎、精囊炎等疾病,湿热之邪蕴于下焦,扰乱精室,致使精关失守,精离其位而遗精。

3.其他  徐氏指出,临床还可见由于缺乏正确的性知识精神过度紧张或剧烈的体力、脑力劳动后,睡眠深沉,皮质下中枢活动加强,亦可诱发遗精。此外,外生殖器畸形,如包茎、系带过短,睡眠环境不佳,引起睡眠中不良刺激,而诱发遗精。

(二)辨证要点

1.分清生理性或病理性  若成人未婚,久未性交,偶在遗精,此乃生理现象,无须治疗。若频繁出现遗精,并有神经衰弱、心理障碍等,便属病理性遗精。

2.分清新久虚实   遗精大抵初病多实,久遗多虚;新病年轻体壮者多为实证,久病、年老体弱、遗精频繁,并发症较多者,多为虚证。

3.分清病之因果   要分清遗精是因遗致病还是因病致遗因遗精致病者多为神经精神病变,如遗精引起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等。因病致遗精者,即其他病变引起的遗精,多炎器质性病变,如前列腺炎、精阜炎、阴茎头包皮炎等。

(三)分型论治

1.心肾不交型 本型每多梦中遗精,伴头昏且晕,心悸,精神不振,体倦无力,小便短黄而有灼热感,舌质红,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方选黄连清心饮合封髓丹加减。常用药物有太子参、天冬、生地、黄柏、山茱萸、黄连、生甘草、当归、茯神、枣仁、炙远志、莲须、砂仁等。

2.阴虚火旺型 本型见遗精多梦或无梦,伴有早泄,或见血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形体瘦弱,或颧红烘热,口燥咽干,性欲旺盛,舌红苔少,脉细数或弦数。治宜壮水制火,佐以固涩之品,方选大补阴丸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知母、黄柏、熟地、丹皮、茯苓、泽泻、生山药、山茱萸、实、金樱子、鸡内金等。

3.肾气不固型 本型多见滑精频作,面色淡白,精神萎靡,龟头发冷,形寒自汗,纳少便溏,夜尿频多,舌质淡,脉沉细。治宜补肾温阳,固涩精关,方用济生秘精丸加减。常用药物有菟丝子、龙骨、牡蛎、五味子、桑螵蛸、补骨脂、鹿角胶、茯神、核桃仁、韭菜子等。

4.湿热下注型 临床多见遗精频作,口苦或渴,小便热赤,尿末滴白,尿后余沥不尽,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以清热化湿为主,方选草薛汤加减。常用药物有草薛、石韦、白术、苦参、牡蛎、车前子、泽泻、茯苓、黄柏、甘草、刺猬皮、兔耳草等。

5.心脾两虚型 多见劳则遗精,食少便溏,四肢困倦,面色萎黄,心悸健忘,少寐多梦,舌淡苔薄,脉虚弱或细弱。治宜补益心脾,方选归脾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太子参、炙黄芪、怀山药、茯苓、炙远志、广木香、桔梗、酸枣仁、白术、龙眼肉、当归、炙甘草等。

(四)预防保健

徐氏的学术思想还体现在“治未病”的理念上,常劝导患者走出传统“一滴精十滴血”的误区。遗精时切勿中途忍精,以免败精流注,致生他变。遗精后不要受凉,更不要用冷水洗涤,以防寒邪乘虚而人。同时还要求适量性生活,适当参加体育和文娱活动,增强体质,调节情操。另外亦要注意生活起居,睡前少进烟、酒、浓茶、葱、蒜等刺激性食物,不用烫水洗澡,被褥不可过厚过暖,内裤不宜过紧等。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版权原作者联系我们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