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的古城门

 黄之中 2022-03-26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图片


聊聊:

上海的古城门

李金生

上海在元代建县,那时并未筑城,到了明朝,由于屡遭倭寇侵袭,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赶筑了一座高达两丈四尺,堞三千六百有奇,长达九华里的城墙。嗣后又增建箭台二十所,到万历年间在四所箭台上又修筑了大境阁等四座楼阁。

古时候,一般县城只设四座城门,可上海的县城却不然,先后共设十座城门。目前环城11路电车设有十个站,就是按一个城门设一个站,始建城墙时辟六个城门,到了清朝又增辟了四个城门。

图片

上海县城图

图片

上海的十座古城门,分别是:

01

朝宗门(大东门):寓意“江汉朝宗于海”(《书·禹贡》)。朝宗门在中华路复兴东路北面,方向正东。

02

宝带门(小东门):寓意“带必有佩玉”(《礼记·王藻》)。宝带门在人民路方浜路北面,方向朝东偏北。

图片

图片

03

跨龙门(大南门):寓意“飞龙在天,康王跨之”(《周易·乾》)。跨龙门的位置在中华路阜民路口,城门的方向正南。

图片

04

朝阳门(小南门):寓意“若湛露之唏朝阳”(《籍田赋》)。朝阳门的位置于中华路黄家路口,城门方向朝南偏东。

图片

05

仪凤门(老西门):寓意“仪凤者,示民轨仪也”(《国语·周语下》)。仪凤门的位置于复兴东路北面,城门的方向正西。

图片

清末老西门

图片

06

晏海门(老北门):寓意“四海晏如”(《汉书·诸侯王志》)。晏海门位于河南南路口,城门方向正北。

图片

图片

清末老北门

图片

07

障川门(新北门)是清朝同治五年(1866)上海增辟的第七个城门。寓意“障其源而歃其水也”(《吕氏春秋·贡直》)。障川门位于人民路丽水路口,城门朝北偏东。

图片

图片

清末新北门

图片

新北门外景

清宣统年间(1909—1910)上海又先后增辟三个城门。

08

尚文门(小西门):宣统元年辟,寓意“设神理以量俗,敷文化以柔远”(《曲水诗序》)。尚文门位于中华路尚文路口,城门方向朝西偏南。

图片

这是一个短寿的城门,1910年建,1912年拆,但尚文路名没有变,一直延续到现在

09

拱辰门(小北门):宣统元年增辟,寓意“众星之拱北辰”(《籍田赋》)。拱辰门位于人民路大境路口,城门方向朝北偏西。

图片

民国初年拱辰门

图片

10

福佑门(新东门):宣统二年增辟,寓意“全寿富贵,佑贤辅徒”(《韩非子·解老》)。福佑门位于人民路福佑路口,城门方向朝东北。

图片


图片

老城入口

图片

城门及瓮城

图片

城墙下的街市

图片

20世纪初的护城河几尽干枯

图片

20世纪30年代的小东门

图片

重建于1815年的大境阁

由于几经沧桑,上海古城墙被毁被拆,如今只剩下大境台古城墙及大境阁,供海内外人士参观、游览。

图片
大境阁近影
//

来源:上海老底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