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将军李广为何难封?又为何在后世那么有名?

 时拾史事 2022-03-26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他是一个符号似的英雄,出身将门,年少成名,箭术超群。少小从军,因击匈奴有功擢中郎,后以骑都尉参与平定七国之乱,斩将骞旗,所向无前。可惜站错了队伍,之后常年为边地太守,与匈奴、羌人争战不休,屡败匈奴,令其胆丧,被尊为“飞将军”。可惜,他每每意气用事,只顾自己杀得快活,却使大军沦丧,以致被汉武帝认为是“数奇”的难封之人。好不容易担任前将军,却因为路痴加身,无功而返,不愿受辱而自杀。他就是前将军李广。

汉高祖刘邦在临终之前,担心自己的家天下会花落吕家,就召集一众大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这个誓言虽然很快就被大权在握的吕后给改了,一众吕家子弟称孤道寡,给刘氏诸王造成的压力山大。但是,那些没有战功的人,在汉初要想混个侯爷当当,真是难度不小。

本文的主角是位闻名遐迩的悲剧英雄,而他最悲剧的地方,就是为将数十年,为大汉镇守边地,杀得匈奴魂飞胆丧,却一直没有得到过一顶侯爷的进贤冠。不过,由于司马迁的如椽巨笔,再加上李唐王朝的政治需要,李广在后世名头呼呼直响,更是凭着一句无比煽情的“李广难封”,不知赚取了多少英雄泪。笔者将在本文说一说大汉前将军李广的故事。

站错队的将门之后

李广,生年不详,以其公元前119年临终前说自己“年六十余矣”逆推,李广应是公元前180年代的人,彼时尚为吕后专制时代,新兴的大汉王朝尚在姓吕还是姓刘之间摇摆不定。李广的老家本在右扶风槐里(在今陕西兴平,秦时称废丘,章邯的雍国曾都于此),后因其父李尚任陇西成纪令(在今甘肃秦安),举家迁至成纪,于此繁衍成为大族。请记住这个地名,此后无数的李姓族人都会自豪地说自己出自陇西成纪。

李广是将门之后,其先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军追杀燕太子丹,后因骄傲轻敌被楚将项燕所败。所幸秦始皇并没有将战败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李信,李信得以继续在秦国为将。其后人亦有死于战事者,故李家可谓世代将门。

李广在公元前166年,未及弱冠之年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这一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京师震动,汉文帝下令迎击。

当时的李广虽然年少,但从小习武,长得人高马大,而且臂长似猿,天生一副射箭的好坯子。在对阵匈奴骑兵时,李广没有初阵的恐惧,只有杀敌的兴奋,凭着天赋的骑射本领,他分分钟教匈奴学做人,个人斩杀首级最多,因功被任为中郎。

此后,李广进入禁军。他经常陪着汉文帝刘恒外出狩猎,初生牛犊的李广不仅不怕老虎,还亲自格杀过猛虎,这让汉文帝刮目相看。彼时,休养生息是基本国策,汉军轻易不出战,按照非军功不侯的规定,少年李广要想实现马上封侯的愿望真的很难。因此,汉文帝不无惋惜地对李广道:“小李啊,你是晚生了几年,没有遇上高皇帝,否则凭你的一身本领,搏个万户侯不在话下!”皇帝的金口一开,可把李广这个心高气傲的后生仔给忽悠惨了,此后他的人生就在求封与难封之间无情摇摆,简直痛苦至极!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外放作了陇西都尉,相当于陇西军分区司令,按理说可以捞上仗打了,可惜汉景帝刘启当时要面对的主要是内部离心离德的同姓诸侯王。而且,因汉景帝下棋时顺手打死了嘴欠的吴王世子,让同姓王中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另立中央的决心更大了。所以一心想着外战封侯的李广不得不刀刃向内。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与刘濞牵头组团的七国彻底闹崩。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向长安杀来。汉景帝没想到这些叔伯兄弟们这么不讲究,一上来就群殴,万般无奈之际,只好以周勃为太尉,统军对抗七国联军。同时,汉景帝又把自己的胞弟梁王刘武推到前面,让他死守梁都睢阳(在今河南商丘)。

刘武面对七国的强势来袭,表现得确实够爷们。只是在实在吃不消的时候,他才派人向周亚夫求援。哪知道周亚夫抱定了正面对峙、背后抄袭的战法,死活不肯派出援兵。这让刘武这个皇三代恨死了周亚夫这个功二代。

后来,周亚夫见时机成熟,立刻率领三十六将出关平叛,李广以骑都尉的官衔位列其中。当时,汉军追至昌邑城下,冲得最猛的李广一路箭射刀砍,奇迹般地夺得叛军军旗,立下了大功,就此名声大震。刘武正好看到了李广热血偾张的场面,不禁暗自生出结纳之意。

后来,刘武设宴款待汉军诸将,对年轻英武的李广好一通夸赞,还私自授给他梁国将军印。对此,李广完全可以婉言谢绝,可是政治经验不足的李广认为刘武是皇帝的胞弟,有窦太后罩着,而且还有兄终弟及的承诺,妥妥的就是帝国的储君。如今储君看上自己了,为何要拒绝呢?

汉景帝很快听说了李广与弟弟的交集,心里立刻就吃味了。碍于老娘的压力,汉景帝说要传位给弟弟,不过那也就是说说,哪个皇帝不愿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汉景帝不敢跟老娘刺毛,对于不开眼的李广却是气不打一处来,既然你想烧刘武的冷灶,那就上边关去烧吧,离朝堂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就这样,七国之乱立下大功的李广丧失了绝佳的封侯机会,只是以上谷太守的身份被发配到边关,找匈奴撒气了。这是汉景帝对李广的变相惩罚,却在后世成就了李广的不朽声名,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打嗨了的边关守将

到了幽燕之地的李广一度打嗨了,此时的他心中虽然从没放下封侯的执念,但更多的还是大杀特杀匈奴的酸爽。然而,一个太守能够统帅的兵马有限,战功也大不到哪儿去,而且李广经常是自己杀得兴起,忘记了手下人。最后清点战功时,李广杀敌数十,部下却伤亡过百,功不抵过,白白浪费了感情,还折损了不少同袍。如此一来,虽然无日不战,但李广真心没有啥过硬的战功,也就离封侯渐行渐远。

当然,这背后还是因为此时的大汉依然没有改变基本国策,只要匈奴做得不过分,大汉也不会与之大打出手。

看到李广经常穿得整整齐齐的出门,回来时却浑身浴血,虽然不知是谁的血,可还是让经常到边地巡游的典属国公孙昆邪深受感动,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应该白白地消耗在这里,就哭着对汉景帝说:“臣在边关,看到李广才气无双,不过他过于自负,屡次与匈奴血拼,如此一来,朝廷恐怕将失去这员旷世良将!”

汉景帝觉得有理,可是又放不下芥蒂,就下令将李广调到位于西北的上郡当太守,那里离匈奴远一些,只有一些还不成气候的西羌作乱,应该不会让李广太难做的。李广本就是陇西人,对付西羌确实比较拿手,又打又哄,临了还杀了一批反复无常的降兵,让当地部族老实了些年头。

对此功劳,汉景帝选择了默视,他心中依然不肯放下李广的原罪,就将他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来回调任,职位始终是太守。对此,李广虽然内心不甘,但只要有匈奴可打,他也来去自如,皇帝指到哪里打哪里。这位年少成名的将门之后,就这样在打匈奴与打西羌之间,任他韶光流逝,兀自冲锋不止。

一次,汉景帝不知怎的想起了李广这个家伙,就派自己亲近的宦官借口巡边去到李广军中查看。此时,正赶上匈奴来犯,宦官是个有胆的好事之人,非要带着几十个骑兵出关去看看北国风光。李广拦不住,只好随他去,反正关外地方那么大,也未必会出事。

哪知道,伟大的墨菲定律在那一刻偏偏显灵了。宦官一行正在关外纵马驰骋时,忽然遇上三个匈奴人。宦官觉得以多打少,可以顺带立个军功,就向那三个匈奴人杀去。谁知这三个匈奴人箭术超群,不仅伤了宦官,还将其随从射杀殆尽。宦官吓坏了,只得纵马逃回李广身边。

李广一听就知道宦官遇上了匈奴射雕人,这让他非常激动。李广就喜欢与匈奴射雕人PK,总是可遇而不可求。如今,在箭术领域已然是高手寂寞冷的他听说有射雕人出现,那还不麻利地带上一百名骑兵去找场子。

在侥幸逃生的士兵指引下,李广一行追上了射雕人。这三个家伙真是艺高人胆大,也不骑马,只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走着,那意思似乎是在等着李广来追。

这也太嚣张了,脾气本来就不好的李广如何受的了!于是,他命令手下骑兵散开,从左右两翼包抄上去。这可是李广专治各种不服的好时候。

看看手下包抄到位,李广张弓搭箭,与射雕人展开对攻。果然是山外有山,人外有山,刚才还牛皮哄哄的三个家伙这次可是遇上射箭的祖宗了,结果,两个人被李广射死,一个被骑兵活捉。

看到三个射雕人成了自己的手下败将,李广颇为兴奋,就让人绑好俘虏,准备上马回营。哪知道,就在此时,不远处杀来了数千匈奴骑兵。这些来势汹汹的匈奴人看到李广虽然人数不多,却异常精锐,一时间不明底细,还以为是汉军诱敌的先头部队,也不敢冲杀,忙占据有利地形布开阵势。

李广的部下只有百骑,面对数千敌人也非常恐慌,都想转身开溜。李广见状,忙伸手制止,然后厉声道:“我们现在离大军几十里,如果此时转身就跑的话,到不了大营就会被匈奴人追上杀光。不过,匈奴人明明占据优势却不立即杀上来,一定是误以为我们是来诱敌的,在他们搞不清我们的底细前,是不会轻易进攻的,所以此时绝对不能跑!”李广不仅不跑,还带着骑兵前进。这些汉军跟随李广多年,深知自家将军的本事,也乐意为其效命,见将军都不跑,也狠下心来,跟随李广进到离匈奴二里远才停下来。

看到匈奴仍没动静,李广旋即下令众军下马解鞍。汉军见过不要命的,却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就对李广说:“敌人太近了,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微微一笑道:“你怕匈奴,其实匈奴也怕你!现在比的就是谁胆大,只要我们解鞍,匈奴就会认为我们必是诱敌的!”果然,当汉军舒服地枕着马鞍休息时,匈奴人瞪着狐疑的目光,就是不肯上前搦战。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广看到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军官出阵,对着匈奴叽哩呱啦地一通讲话,立刻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向前急驰,然后张弓射去,一箭将那个白马军官射杀当场。然后,又返回到自己的骑兵中间,解鞍休息,全然不将匈奴人放在眼里。

匈奴人更迷惑了,可是他们的智商实在让人捉急,与其干等着,为啥不派人冲过来试试呢?匈奴人又不是司马懿,非要养诸自重。此时,天已经黑透了。匈奴人虽然始终觉得怪怪的,但最后也没敢出战。到了半夜时分,匈奴人仍没开窃,担心汉军伏兵会在夜间袭击他们,就连夜开拔了。李广见敌人走远了,这才带着部下,施施然回转,天亮后李广才回到大营。

这场勇气与智慧的较量最终是李广完胜。由此也可看出,匈奴并不像表面上看的那样愚蛮,他们其实也挺喜欢动脑筋的,只是脑回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遇上和高手比拼智力的关键时候,不免会落了下乘。

脾气大的好战之人

公元前141年,好不容易送走了对自己有成见的汉景帝,迎来了大有为的汉武帝刘彻。只是刚上台的汉武帝还不能真正作主,就连基本国策也变不得,因为上面还有两级宝塔压着他,来自窦氏、王氏、田氏的外戚也让他放不开手脚。

尽管如此,新皇初立,朝中还是得有忠诚宿将,方保无虞。有人推荐李广,说他虽然被先皇雪藏多年,但赤心不改,可以入朝护驾。于是,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卫尉。与此同时,另一个汉军宿将程不识也担任了长乐宫卫尉。

李、程二人都是从实战中杀出来的将领,如今又同为卫尉,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免有好事之人将两人进行了比较。

其实二人的治军差别蛮大的。程不识一向对队伍编制、行军阵列、驻营防护要求非常严格,夜里的打更放哨更是一点不敢马虎,就连军中的文书考评、公文簿册也整得井井有条,遇上边地有警,程不识经常通宵达旦的戒备,军中也不得休息。摊上这样谨慎的将领,敌人很难寻到可乘之机。

李广与程不识恰恰相反。李广在对阵匈奴时,并无严格阵列,行军时总是力求靠近水草丰盛之地,也不怕敌人前来抢夺水源,只图自家便利即可。晚上从不打更巡逻,幕府的文书簿册能少记就少记。不过,李广还是会远远地布置哨兵以防不测。真不知如此粗枝大叶的李广护卫皇宫,安全指数会有多高,皇帝老爷能否安寝?

对于众人的评价,程不识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李广治军看似简便易行,如果真要遇上敌人突然大举来犯,恐怕很难抵挡,所幸他爱敬士卒,士卒也乐为效命,应该不致于败得很惨。而我虽然平时费事些,但敌人轻易不敢来找我单练!”

话是这么说,毕竟当时汉匈之间多年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事,没有那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汉军士兵自然乐意跟随李广图个轻闲,很少有人追随自讨苦吃的程不识。

公元前133年,此前压在汉武帝头上的那位亲奶奶窦太皇太后已然薨逝两年了,汉武帝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了。此时,主管外交的大行王恢建议诱敌深入,狠狠地咬上匈奴一口。对于彼时狂妄自大的匈奴来说,能够在带路党的指引下深入汉境大抢一拨,确实是件美事。所以说王恢的计划真的不错。

可惜,当匈奴在边境义商聂壹的带领下来到马邑的时候,如同狼王般嗅觉灵敏的匈奴单于居然发现了危险,不等三十万汉军合围,就一溜烟似地跑得没了踪影。汉军少量的骑兵遮拦不住,只得望洋兴叹。

时任骁骑将军的李广也是当时的汉军大将,好不容易盼来的一次可以收获大把战功的伏击战,就这样还没开始就泡汤了。不得不说,李广将军的运气确实不咋的。

四年后的公元前129年,李广再次回到北地,从雁门率军出发攻击匈奴。起先打得好好的,可是匈奴单于知道对面来的是李广后,立刻兴奋起来,调集重兵誓要将这面汉军旗帜砍倒。一番围追堵截,以众凌寡,饶是李广个人武力值爆棚,依然架不住匈奴群狼的围猎,汉军大多战死,李广也因脱力昏迷落马被捉。匈奴骑兵知道捞到大鱼了,也没有绑缚仍在昏迷中的李广,只把他置于两匹马中间的网上,准备带回去向单于请赏。

不知过了多久,李广从网中醒来,发现自己落入敌手,也不声张,只是偷偷地踅摸周围的敌情。他注意到旁边一个匈奴人骑的是匹良驹,就乘敌不备,从网上一跃而起,将那个匈奴人踹下马去,然后骑马夺路而逃,一口气向南跑了数十里,终于与自己的部下会合。此时,后面仍有数百追骑,到口的肥羊跑了,这些家伙能不捉急吗?李广见状故意放慢马速,从马的背囊中取出匈奴人的弓箭,也不瞄准,回身就射,但见匈奴追兵应声落马,扑腾一下便没了声息。其他匈奴人见李广发威了,而且还有了帮手,也不敢再追了,只得转身离去。

李广返回塞内。廷尉认为李广丧师辱国,且差点身陷敌手,理应斩首,不过,念其久著边功,而且此次以少击众,情有可原,故准其花钱赎罪。

可是,李广这人是个有钱大家花的主,这些年的工资加奖金都给手下将士们了,哪里有钱赎罪啊?就在李广为钱犯愁的时候,卫青出面帮他凑足赎金,这才让李广逃过一劫。

毕竟李广这次战损有点儿大,所以朝廷虽免了他的死罪,却将其一撸到底。此后数年,李广无官一身轻。平时也没啥消遣的李广,和退隐蓝田的颖阴侯孙子灌强打得火热,两人经常一起去终南山中行猎。有了李广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猎手,灌强到是从来不愁吃不到新鲜可口的野味。

一次,老哥俩带着家人出猎,由于行前小酌过几杯,有了些许酒意的李广突然看到草丛中似乎隐藏着一头猛虎。他也顾不上招呼别人,立刻引弓而射。随后,李广才对众人说自己射中了一头猛虎。众人听过李广在右北平猎虎的经历,知道李广说射中了一准跑不了,只是此时天已黑了,林间道路不好走,便约定明天天亮后再去寻虎。

第二天一早,众人顺着李广所说的方向拨开杂草,找到了李广射虎的地方,却惊讶地发现,哪有什么猛虎,只有隐在草丛中的一块石头,离远了看有些猛虎盘卧的样子。至于李广射虎的那只羽箭,竟然生生地没入顽石之中。这便是后世耳熟能详地“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不管什么时候,从那么远将箭深深地射入石中,这个准头加臂力都是值得称道的。

在李广赋闲的几年间,还发生过一件差点毁了他的事。一天夜里,李广带着一名骑兵外出找人饮酒,回来时过了宵禁时间,被霸陵亭的军尉拦住了。霸陵尉可能当时也喝了酒,看到同样醉醺醺的李广,就大着舌头说“此路不通”。李广的从人不忿道:“这位是前任的李将军!”哪知霸陵尉听后根本不给面子,反而打着酒嗝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行,何况是前任呢!”说完不再理会。此事让李广很下不来台。

后来,匈奴寇边,杀太守,败汉将,朝廷重又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向朝廷提出请求让那个霸陵尉和自己一起支边。到了军中后,李广以军法杀之,然后上书请罪。如此意气用事,对一个照章办事的下属肆意打击报复,全然没有主帅的胸怀和气度,这也是李广难封的原因。

朝廷本着用功不如用过的原则,给了李广一个不轻不重的处分,仍让他专心对付日益猖獗的匈奴。李广见朝廷如此宽厚,也不再矫情,从此火力全开地痛击匈奴。匈奴面对汉军的坚城利器,本就非常头疼,现在又被马快箭急的李广时不时痛扁一顿,索性就给李广喝了个非常拉风的大号“飞将军”,还相互约定,命不够硬的就没事躲着点。

就这样,李广虽然上了些年纪,但凭着其疾如风,攻掠如火,攻防一体的守边战绩,着实给右北平带来数年的平安。

之后,郎中令石建去世,汉武帝就让李广接班。李广又一次回到中央,不过,这次除了和汉武帝面对面的机会多了些外,也没啥作为,反倒让汉武帝更加笃定老李确实点背。

公元前123年,李广又回到军前,跟随大将军卫青从定襄出兵攻击匈奴。此战不少将领都砍够了人头,捞足了战功,就连李广从老家带出来的堂弟李蔡也因功封乐安侯。只有李广没啥斩获,封侯的事依然不见踪影。

又过了三年,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发,博望侯张骞率领万骑与之分路前进,互为呼应。大约走了数百里,匈奴的二号领导左贤王率领四万骑兵突然杀出包围了李广。

面对十比一的绝对劣势,汉军骑兵无不惶惧。李广就派随军的幼子李敢快马冲阵,希望他能够凭着个人的武勇震慑强敌,提升己方士气。继承了李家轻剽好战血脉的李敢人如其名,果然没有让老爹失望,带着数十名骑兵就向着匈奴大队冲去,在匈奴人惊碎一地眼球之际,居然穿过敌军的包围圈,从其两翼杀回,见到父亲后还不忘大呼:“匈奴易取耳!”见少将军如此了得,汉军这才定下神来强捍敌军。

李广指挥汉军布成圆阵,四面向外。匈奴仗着人多势众,围杀上来,一通箭雨过后,汉军伤亡甚众。在李广父子的带领下,汉军也给匈奴造成了巨大杀伤。只是随着时间流逝,汉军的箭矢快要用完了。李广见状,亲自抄起大黄弓,一箭射杀了冲得最欢的匈奴将领,然后又接连射翻了几个匈奴战兵,让匈奴人顿时感到脖子发凉,不得不放慢进攻节奏。此时,天已黑了,双方只得罢战。汉军将士都被刚才的战斗吓坏了,只有李广神色如常。众将士不得不佩服将军的勇气。

第二天汉军继续苦战。这时张骞的援军赶到,匈奴见啃不下这块硬骨头,这才退去,人困马乏的汉军也没有追赶。此战李广军伤亡大半,不过杀伤匈奴甚众,功过相抵。张骞导航失灵,去得了西域的他竟然折戟在匈奴,因为误了军期,按律当斩,赎为平民。汉朝的侯爵得之不易,失之不难,有N种理由可以让一个人从位高爵显秒变平头百姓,真是让人想说爱你不容易。可惜的是,即便这样,李广依然未能实现封侯的梦想。

点真背的悲剧英雄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大战,由他最欣赏的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分出定襄、代郡,跨越大漠,直击匈奴单于本部。面对这次犁庭扫闾的战略决战,那些渴望军功的勇士谁不心动?李广就几次上书请求随军出征,可是汉武帝却总是以其年老阻止,后来实在磨不过求战心切的李广,这才勉强同意李广以前将军的身份随军出征。

如果是在其它时候,前将军作为重号将军,绝对是军队高层,可是如今汉军举国远征,军方的头排全都登场了,前将军也只能在帐下听喝了。

汉军在出塞后,卫青就从捉到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了单于驻地,决定由自己统帅精兵直捣黄龙。他给李广的命令是与右将军赵食其会合,从东路出击匈奴。李广虽是路痴,但也知道东路绕远,而且缺乏水草,不适合自己喜欢逐水草进军的习惯,一旦走东路,恐怕赶不上痛扁匈奴。

李广决定争上一争,就请求卫青道:“我是前将军,自当为大军前锋,况且我自少年从军就想与单于好好对阵一次,如今总算有了这个机会,请大将军成全!”

卫青是个厚道人,如果是其它的事,一定不会与李广计较的,可是面对军国大事,他绝计不会放弃这个攻灭匈奴的机会的。再说汉武帝曾一再嘱咐他李广人老点背,千万不能让他对阵单于,那样做的话指定会跟着倒霉的。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卫青想把消灭单于这份天大的功劳分润给自己刚刚被褫夺侯爵的好友公孙敖。李广也知道此事,所以坚决请求卫青改令。卫青见李广如此难缠,也摆出了大将军的派头,让长史直接下令李广赶紧去与赵食其会合。

李广无奈,也不向卫青告辞就启程了,既然不让当前锋,那索性就跑快点,争取来个绕远先至。可惜,在他与赵食其兵合一处杀向匈奴后,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连带着赵食其也成了路痴,加上向导没找好,最终两军都落在了卫青之后。

卫青的大军与单于一番苦战,因为缺乏配合,没能全歼单于大军,让单于跑掉了。卫青望着单于远去的背影,追之不及,只好收军南返,在大漠之中与李、赵二将的军队会合。

此战,李广不仅无功,还失期当斩。卫青没有立即问罪,反而先派人给李广送去干粮和好酒,然后才寻问迷路原因。卫青准备给汉武帝上书说明情况,李广也没有申辩。不久,卫青的长史召李广手下去幕府接受质询,李广上前阻拦道:“部下们有啥错啊,都是我迷路所致,就让我去大将军幕府吧!”众人含泪送别,李广到了大将军幕府,没有进帐,却转头对跟来的随从说:“我少小从军,与匈奴七十余战,却未立殊勋。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单于本部,却偏偏迷路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六十多岁了,即便死了也不算夭折,那又何必再去受刀笔吏的羞辱呢?”言罢,挥刀自刎。

李广部下抢救不及,老将军血染征袍,已然魂归天国。李广军中将士闻之无不流泪,北地军民听到的,也为之酸鼻。对此,司马迁表示特别理解,说李广虽不善言辞,但却能通过自己的表现让人感佩,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对于李广之死,卫青也很无奈,迷路失期是出塞汉军最常遇到的困难,毕竟在那一望无际的大漠上,没有任何参照物,即便是今天有导航都不敢保证走不错,何况是那个出门基本靠眼的年代呢?所以,李广有罪,罪不致死,即便是死罪,也完全可以赎买的,李广之所以自杀,完全是哀莫大于心死啊!可惜,一代飞将军,居然走得这么匆忙,让人不胜唏嘘。

至此,笔者对李广难封大致总结出几个原因:一是踩了汉景帝的政策红线,使他在最容易出彩的时候,得不到当时最高领导的认可;二是打仗太愣,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总也不能取得足以封侯的军功;三是不能适应汉匈战争变化的需要,在汉军展开大规模骑兵反攻极易立功的时候,却又是路痴又是点背,成功地与封侯失之交臂。四是心胸不够开阔,也不善交际,还容易得罪人,最终得不到奥援。

至于说李广找大忽悠王朔算命,王朔认为李广是因做了亏心事不能封侯,李广则诚实地回答自己曾杀死八百西羌降兵,触了杀降不详的霉头,那岂不是要把武安君白起从坟头里吓醒后再杀一次吗?王朔以大汉道德模范的标准,要求一位与凶残异族血战多年的卫国将军,这也太离谱了吧。

李广的故事就此结束,李家将门的故事还会延续下去。大汉的星空从来不缺熠熠闪光的将星,为何战功不显、时运不济、封侯不成的李广能够在后世那么吃香呢?一个是因为司马迁的妙笔生花,另一个是因为李唐王室的认祖归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国为国人在面对胡马横行中原板荡之际,渴望有人仗剑而起、杀敌卫国,李广的勇敢与悲壮恰恰与这种渴望互生共情,这才让王昌龄的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传唱不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