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106、李广难封,原因是劳苦功少

 梦想童年594 2022-07-31 发布于江西

有个著名成语,叫“劳苦功高”,是西汉猛将樊哙创造的,意思是说,做事勤苦,功劳很大。一般来说,劳苦与功高有着因果关系,只要勤苦,就会有功。然而,李广却是个例外,他一生征战,勤劳勇猛,却始终未能封侯,主要原因是他功少,论功不足以封侯。

《汉书》记载,李广是陇西成纪人,成纪在今甘肃天水一带。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世代传习骑马射箭,因而李广骑术高超,箭法如神。

有一天傍晚,李广隐约看见草丛中趴着一只老虎,急忙一箭射去,不见动静,走近一看,原来是块大石头,只见箭杆已经深深插入石中,这得有多大劲啊!李广暗自称奇,对着石头又射了几箭,却再也射不进去了。不过,就这一箭,李广的名声就传开了。

李广对射虎上了瘾,只要听说哪里有老虎,就跑去射。有一次,碰上一只厉害的大老虎。李广一箭射伤了它,老虎没有负伤逃走,反而凶猛地朝李广扑了过来。李广就地一滚,躲了过去,但被老虎抓伤了,鲜血直流。李广顾不上疼痛,反手一箭,正中老虎眼睛,才把老虎射死。

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李广报名参军,开始了抗击匈奴的军旅生涯。李广作战勇敢,箭术高明,射死了不少敌人。汉文帝很欣赏他,提拔他当了郎官,任骑常侍,伴随汉文帝身边。

汉文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不想大举反攻,李广没有立功机会。所以,汉文帝感叹地说:“可惜呀,你生的不是时候,如果生在高帝时代,封个万户侯不成问题”。

汉景帝即位以后,也很欣赏李广,提拔他当了骑郎将。“七国之乱”的时候,汉景帝任命李广为骁骑都尉,跟随周亚夫出征。李广在平叛中立了大功,有希望封侯。不料,梁王刘武十分器重李广,私自授予他将军印,李广稀里糊涂地接受了。汉景帝忌惮刘武争位,自然心中不满,冷冷地说:“既然梁王奖励了你,我就不好再封赏了。”于是,调任李广去担任上谷太守。李广这次封侯的机会,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丢掉了。

上谷距匈奴最近,是抗击匈奴的最前沿。李广多次与匈奴交战,而且常常身先士卒,带头拼杀。有个掌管民族事务的官员,叫公孙昆邪,他流着泪对汉景帝说:“李广勇气,天下无双。但他自恃有本领,屡次与敌人争胜败,恐怕会丢了性命。”

汉景帝也是采取与匈奴和亲政策,既担心李广安全,又怕他扩大事端,就让李广离开上谷,去当上郡太守。后来,李广先后又担任陇西、北地、雁门、云中等郡的太守,有效抵御了匈奴对边界的骚扰。匈奴人都怕他,送给他一个“飞将军”的称号。由于当时汉朝只是被动防御,没有大的战斗,因而李广没有立功封侯的机会。

汉武帝即位以后,同样欣赏李广,调他入宫,担任未央宫的卫尉。未央宫是皇帝住的地方,卫尉相当于皇宫的警卫司令,汉武帝把自己的安全都交给了李广,足见对他十分信任。李广尽心尽责,小心翼翼地保护皇宫,成为汉武帝的亲信。

汉武帝决定废弃和亲、反击匈奴的时候,自然没有忘记李广这位名将。但在此后的战斗中,李广命运不佳。马邑之战,李广率领一路人马,准备伏击敌人,结果敌人没来,无功而返。

四路出兵的时候,汉武帝精心挑选了四名统兵将领,这四名将领,不是皇戚就是亲信,李广是其中之一。在四人当中,李广官职最高、名气最大,结果败得最惨,一万骑兵全军覆没,只有他一人逃了回来。汉武帝大失所望,把他贬为平民。著名的河南战役、河西战役,李广都没有参加,而卫青和霍去病,在这两次战役中名声大振,因功封侯。

汉武帝不会让这位名将长期埋没于民间,过了几年,召他回来,担任了郎中令。在漠南战役中,汉武帝重新启用李广,任命他为后将军,跟随卫青出击匈奴。各将领凡歼敌数量达到标准的,都被封侯,封侯者有十几人,李广的堂弟李蔡也被封为安乐候。李广部队杀敌数量少,没有得到封赏。

过了三年,李广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发抗击匈奴,不料,被匈奴四万骑兵包围。李广毫不畏惧,把部队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周,又派儿子李敢,带领几十名骑兵,冲破匈奴包围圈,抄出敌军的左右两翼而回。李敢高声大喊:“匈奴人不难对付!”士兵们见状,军心大振。李广亲自用大黄弩弓,射死了匈奴几个副将。匈奴见李广英勇,不敢靠近,用箭乱射,汉军被射死一半多,幸亏援军赶到,匈奴才撤围而去。这一仗,李广功过相当,既没有赏赐,也没有处罚。

李广个人英勇无敌,但治军不严。行军打仗,没有严格的编制、队列和阵势,像一窝蜂。夜里住宿,人人自便,并不放哨巡逻,只在远处布置侦察岗哨。李广对士兵很好,伙食和大家一样,得到赏赐全部分给部下。在李广军队当兵,比较自由,人人心情舒畅,士兵们都乐意为他效力,但情况危险时也容易跑散。

李广从军四十多年,经历大小战斗七十多次,辛勤劳苦,但功劳始终达不到封侯标准,因而未能封侯,这是李广最大的缺憾。

李广曾找王朔相面,说:“自汉反击匈奴以来,我就参加其中,我的同僚和部下,被封侯的有几十人,而我却没有得到封赏,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面相不该封侯吗?”

王朔说:“请将军回想一下,有没有做过不好的事情呢?”李广想了想,说:“我做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引诱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杀了他们,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是有罪的。”

王朔说:“罪过没有比杀降更大的了,这就是造成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啊。”李广听罢,唉声叹气,追悔莫及。

《汉书》记叙了这段对话,表现了李广求封的迫切愿望和不能封侯的沮丧心态。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发起漠北战役。这时李广已经年老,汉武帝不想让他参加。李广认为,这是他立功封侯的最后机会了,坚持要去。李广几次请求,汉武帝都没有允许,过了好久,才答应了他,派他担任前将军。

汉武帝暗地里嘱咐卫青,说李广老了,而且命不好,不要让他正面与匈奴单于对阵,恐怕有失。汉武帝应该是一番好意。

大将军卫青率军挺进漠北,抓到俘虏,得知匈奴单于住的地方,十分兴奋,自己亲率精锐部队正面对敌,而命令李广部队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并,从东路出击,绕到单于侧背,实施合围。

李广请求说:“我是前将军,而大将军却让我从东路出兵。我从年轻时候就和匈奴作战,今天第一次有机会与单于直接对阵,我愿意担任前锋,同匈奴决一死战。”卫青一来是有汉武帝嘱咐,二来是想让自己的好朋友公孙敖立功,所以没有答应。

李广只知其二,不知其一,心中恼怒,含恨而去。李广与赵食其合兵一处,向东绕行,因路途较远,结果迷了路,没有按时到达,李广失去了最后一次立功封侯的机会。

战争结束后,卫青派长史拿着酒食送给李广,并询问迷路的情况,李广拒绝回答。长史命李广的幕府人员写出书面报告,听候审问。

李广心中怨恨,对部下说:“我从年轻时候,就与匈奴作战,这一次有幸能与单于对阵,可大将军非让我走迂回遥远的路,偏偏又迷失了方向,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能再受审问人员的侮辱。”于是,李广拔刀自杀了。

老百姓听说以后,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为李广悲伤流泪。汉武帝也很难过,让李广的儿子李敢接替他做了郎中令。卫青可能心有愧疚,所以李敢打伤了他,他并没有追究,反而将此事隐瞒下来。卫青的好朋友公孙敖也没有得到封赏。

后人对李广给予高度评价,唐代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宋代追封七十二人,李广都名列其中。

人们赞誉某个人,往往不是看他的功劳大小,而是主要看他为人如何。李广一生,都在奋力抗击匈奴,他辛勤劳苦,勇猛善战,一心保国安民,从不置办个人家产。李广的功绩不是体现在封侯上,而是铭刻在人们心中。

回顾封建社会,被封侯者何止千万,但有几人的名字被后人知道?李广虽然未能封侯,但他的英名却千古流传,家喻户晓。由此可见,封侯,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李广一生抗击匈奴,可他的孙子李陵却投降了匈奴。请看《新视角读(汉书)》之四十七,李陵不肯回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