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论语》:子罕第九.26

 自古在昔 2022-03-27

子罕第九

二十六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1),匹夫不可夺志也(2)

【注释】

(1)三军可夺帅也:三军,古代大国有三军,每军12500人,这里借指全军.夺,动摇,改变.

(2)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译文】

孔子说:“军队的统帅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以被强迫改变。”

【感悟】

孔子的这句话,是传诵千古的名言。《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可见,“志”是人们内心的目标、向往、心意、意念。这是内在的东西,内心深处的意念。是外人搬不动的、拿不走的、改变不了的。所以,孔子说:“匹夫不可夺志也。”
在春秋时代,诸侯大国多设有三军,一军12500人,分中军、上军、下军,或者中军、左军、右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的统帅。而这一章的三军,泛指军队。“三军可夺帅也”,就是说三军的统帅可以变换、改变的意思。因为这个统帅是被任命的,所以他是可以被撤职的,当然也可以另外任命。这是外在的,或者说是被动的,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我们看到,有些人把这里的“夺”字,解释成“夺去”、“被夺走”,“被抓走”等,这是不符合语义和逻辑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