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唠叨会加剧“青春叛逆”

 育邻人 2022-03-27

唠叨会加剧“青春叛逆”

育邻梦

网友提问:父母过于唠叨,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吗?

回复:唠叨会加剧青春叛逆”、对孩子的成长进步没有任何帮助。教育应该像下达行军指令那样,言辞简练、目标&任务明确。

唠叨,指说话或写文章啰嗦、不简洁,多指人说话重复或围绕一个道理说差不多的话。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综合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进化出符号化抽象信息沟通工具的动物族群。

语言,确保人与人之间实现准确生活信息交换的工具,通常情况下完整的人类语言包括字符、读音、寓意三大核心要素。世界上有文字可查的语言有5651种,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种,也是联合国主要的工作语言。语言能力通常包括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但是,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对语言的掌握也就是会使用、能与同伴完成基本信息交换,语言能力能够达到专业级水平的人往往只是“凤毛麟角”。因此,受制于个人综合社会生活实践认知影响,许多家长在管教自家孩子的漫长生活实践中会被迫迷恋上唠叨。那么,唠叨过度对家庭教育有哪些危害呢?

一、唠叨会把管教行为变成唠嗑式的浪费时间

唠嗑,指闲暇时间多人聚在一起,就某些非决断性社会问题或事情进行漫无目的的闲聊,特别指在非正式场合的非重要事情的闲谈。也即是说,唠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彼此消耗生活时间,不以达成任何实质性的信息交换为目的。

人类是高智商社群性哺乳动物,自从人类通过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获得稳定的食物补给、开启群体定居模式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就开始出现了许多闲暇时光。因此,现代人类文明社会创造了许多社交娱乐活动,其中尤以唠嗑最为普遍。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教育就是家长和老师使用人类社会已知成熟的社会文明成果,通过要义讲解+行为示范+实践引导等行为实践、赋予孩子们独立自主生存能力的综合行为艺术,教育在孩子的人生成长旅途中的角色如同智慧导游,引导辅助孩子们全面&快速感知世界、融入世界。教育工作对孩子带有明确行为指导目的,比如教孩子早睡早起、教孩子学习、教孩子使用文明用语、教孩子规范使用人类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教孩子掌握人类社会分工协作规则.......因此,如果家长在管教时过度唠叨,那么唠叨就会把管教行为变成唠嗑式的浪费时间。

孩子会对唠叨启动防御机制

二、唠叨会触发超限效应,把孩子变成“老油条”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可以使士兵们的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失了。同样,无论家长还是老师管教孩子,如果相同的管教方式使用的太频繁、次数太多,管教的成效就会被打折扣。因为,孩子会像农民长期使用农具之后的手会长老茧那样对“唠叨”式管教产生抗体、把自己变成“老油条”。

三、唠叨容易加剧青春叛逆

唠叨实际上大多属于翻旧账。影视剧中有一个通用情境,某些暂时得势的坏人通常都喜欢唠叨、把曾经的故事统统倒叙一遍。但是,那唠叨的“坏蛋”下一秒指定被正义“反杀”。

刚出生的人类婴儿仅仅具备完整的生理特征、半岁左右才能试探性开始支配自己的身体、1岁左右可模仿父母的发音学习现代人类社交语言、3岁左右可逐步适应自主解决生理需求、7岁左右大脑基本发育完毕......18岁基本具备完全独立自主生存能力【根据各国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龄从15岁到21岁不等,我国法律规定18岁以上、体力+智力发育正常的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成年人】。在漫长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孩子不会犯错、不会犯同样的错。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喜欢翻旧账,一旦孩子犯了错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都会被翻出来。

广告说:“我的地盘我做主。”作为具备完整独立身躯、独立行动能力、动力思维能力的人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做主,这一点从孩子开始练习直立行走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因此,年岁越大的孩子,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越强。假设家长时常就一些关于吃、穿、住、学的事情唠叨不停,那么,随着孩子独立自主意识逐年增长,他们最后一定会产生与管教对抗的冲动,这也正是孩子们“青春叛逆”期的由来。

成年人,心跳每分钟大约60-100次、保护眼睛,眼皮每分钟眨大约15次,一日三餐,餐餐都不能少......人类生活,实际上绝大部分时间在做简单的重复工作。同样,教育工作涉及到的知识信息也难免会重复。但是,如果针对孩子学习成长中所犯错误过度唠叨,不仅不会有积极教育引导作用,反而会加剧孩子的“青春叛逆”。所以,家庭教育切忌过度唠叨,唠叨只会加剧青春叛逆”。

唠叨会加剧“青春叛逆”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唠叨会加剧“青春叛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