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尹贤|试说“三偷”

 杏坛归客 2022-03-27

诗歌

栏目寄语

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开辟学术嘤鸣栏目,旨在引领陇上诗歌理论研究探讨风气,主要发表广大会员和诗友们撰写的有关诗歌方面的理论文章,包括诗词作品集的序跋,对某诗人或某作品集的评论文章,对诗歌音韵、格律方面的研究探讨等等,让大家在交流、探讨中争鸣、碰撞,为陇上诗歌理论研究探讨增添活力和生气,欢迎大家积极赐稿。

本期推出尹贤先生诗论《试说“三偷”》,即唐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谈到:偷语、偷意、偷势。尹贤先生是陇上诗词大家,曾担任甘肃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甘肃诗词》主编。编辑出版《唐诗绝句选讲》《爱国诗词选讲》等书籍。曾获数次全国诗词大赛奖项,难能其诗作诗论皆擅,本文对“三偷”既引旧说、又多新解,真知灼见,启人茅塞,特推出与诗友共赏!                                   

责任编辑:徐维强

作者简介

尹贤,四川武胜人,生于1929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在兰州铁一中任教多年。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楹联学会顾问,曾担任甘肃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甘肃诗词》主编、《陇风》创始人、《中华诗词》特约撰稿人。倡导新声韵。

主要著作有:

《唐诗绝句选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爱国诗词选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诗韵手册》(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

《望蜀斋诗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诗词写作指导》(花城出版社1999年)

《对联写作指导》(花城出版社2001年)

《断金录》(天马出版社2003年,与马来西亚黄玉奎合著合著)

《诗韵诗词曲选评》(国际炎黄出版社2004年)

《古人论诗创作》(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

《今韵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出版社2017年)

学术嘤鸣

试说“三偷”

尹贤

唐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谈到,诗有“三偷”:偷语、偷意、偷势。这就是说,作诗使用古人诗句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反应和效果。

一、偷语。皎然认为“偷语最为钝贼”,不可取。举例: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日月光天德”,来自西晋傅长虞《赠何劭王济诗》“日月光太清”。“上三字同,下二字义同”,也就是意全同,大部分词语也相同。二人诗都在颂扬当时皇上,只不过当了大宋俘虏的陈后主,将表示天、天道的“太清”换为“天德”,阿谀拍马更明显更肉麻罢了。陈诗可说是偷窃傅句,偷得太明显、太笨拙,如同抄袭。所以皎然说他“公行劫掠”,“无处逃刑”。话够尖锐的。 

二、偷意。皎然认为“事虽可罔,情不可原”。举例:沈佺期《酬苏味道诗》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来自南朝梁代柳恽《从武帝登景阳楼诗》“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意同,语不同。柳诗应制,写皇宫臣拥君,点缀以宫内秋景;沈诗原题《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近似应制,写臣子在宫内活动,点缀以同样的秋景。二诗都在美化皇宫,颂扬皇权,所以皎然认为沈是偷柳诗之意(意同),“情不可原”。而“事虽可罔”难解。是否因柳诗写出太液池名,长杨宫名,表明皇宫,沈诗只一般地说小池、高树,虽写宫中,也可看作是写别的地方,能蒙混一些人?存疑。皎然对蒙混可以谅解、忽视,但对于诗意沿袭柳诗不能容忍,还说“若欲一例平反,诗教何说?”上纲上线予以批判,可见他反偷意、反蹈袭的坚决态度。

三、偷势。所谓“势”,当指态势、格局。皎然认为“才巧意精,若无朕迹”,这是入室“偷狐白裘”的高手,大加肯定。举例如王昌龄《独游诗》:“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嗟此罹忧患。”来自西晋嵇康《送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王诗与嵇诗共具高旷之势,而意不同,语也不同。嵇诗送友人从军建功立业,弹琴作别,仰望高空雁飞,自己清静自得,神游道家之道。王诗写自己独游无友,徒然怅望长空大雁,雁能栖止于水草丰茂之地,可是自已倒霉,不知何时何处是归宿。嵇诗闲适,王诗凄苦。王诗受嵇诗的启发,从嵇诗脱化而来,难寻嵇诗的痕迹,如同新的创作,巧妙精美。所以皎然说“吾示赏俊,从其漏网”,不但不视为偷窃的“贼”,还予嘉奖。

偷势“才巧意精”应予嘉奖的,笔者以为还有一例。晚唐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宋人陈刚中仿之作《博浪沙》:“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二诗大旨都在讽刺秦始皇暴虐,严刑峻法,以防民变,结果适得其反。章写焚书坑儒,陈写收缴天下兵器,从不同侧面选材去表达这一主题,反讽,艺术手法相同,除“祖龙”一词外,语全不同。清人顾嗣立评:“同一意也,而不觉其蹈袭,可悟脱换之妙。”(《寒厅诗话》)由此可见,偷势,包括偷意,重要的是改换题材,使本篇的意、语均与前人相异。

偷势“若无朕迹”,不易识别。其实总有摹拟的痕迹可寻。如语句形式或个别词语相同,诗的态势类似,艺术手法风格相同相近,隐然可见原作的大致轮廓,可以判断所作是某原作变化发展而来。它可以不似或略似原作,等于新作。这就是宋代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所称的“夺(脱)胎换骨”,一般称之为脱化、脱换,今人多称为化用、活用,或可称为借鉴。

脱化在古人诗中比较常见。南宋杨万里在《诚斋诗话》里举了几个例子:一,唐人李涉云:“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苏东坡云:“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半日凉”。二,杜甫《梦李白》云:“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黄庭坚《簟诗》:“落日映江波,依稀比颜色”。三,韩愈云:“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吕居仁云:“如何今夜雨,只是滴芭蕉”。杨说:“此皆用古人句律,而不用其句意,以故为新,夺胎换骨”。大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他活用古人诗句的例子甚多。如《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本于《楚辞·招魂》“目击千里兮伤春心”,陆机《悲哉行》“游客春芳林,春芳伤客心”;《小寒食舟中作》“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借鉴了陈僧惠标《咏水》“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沈佺期《钓竿》“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脱换妙者可以点铁成金,劣者可以点金成铁,一般是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皎然的“三偷”说,反映了作诗的客观实际,大致表明作诗的三个阶段和层级。一般说来,偷语是初级、低级,开始学诗时容易照本摹仿,不免袭用别人的意思和字句;偷意是中级,未离摹仿,大意不变,变换语句,有所创造,多见于学诗作诗的中期,有成就的诗人也不免偷意;偷势是高级,活用别人诗语诗意,不可能全无摹仿痕迹,但流畅清新,面貌全新,老中青诗人都可能有偷势的佳作。皎然反对偷语,不赞成偷意,提倡偷势。他的诗观,“有复有变”。皎然这些主张,大体合于今人所论对文化遗产有继承又有发展,推陈出新,是可取的。

当代诗词,成绩显著,不足之处是多见浅俗或俚俗,缺少内蕴,不耐读。一个原因恐怕是传统文化的基础不实不牢,作者未全面注意在继承的前提下发展,只重视创新,忽视继承,读古书少或不读古书,有人即使想“三偷”也不可得。远离陈言,语意全新固然很好,但是借鉴古人诗也是必要的。有无这个借鉴效果不同,有文野、粗细、高下之分。一位大诗人,必然是多读书多穷理的人,不拒绝吸收并借鉴中外古今诗文。皎然大师的“三偷”说,对于当今诗歌创作的启示,或许就在这里。

(载《中华诗词》2021年第1期)

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

2021年第38期(总第38期)

审稿:廖海洋   马宝明

责任编辑:徐维强

编辑:张   嘉   杨   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