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田贵先生诗集《逸兴挥笺》读后

 杏坛归客 2022-03-27

栏目寄语

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开辟学术嘤鸣栏目,旨在引领陇上诗歌理论研究探讨风气,主要发表广大会员和诗友们撰写的有关诗歌方面的理论文章,包括诗词作品集的序跋,对某诗人或某作品集的评论文章,对诗歌音韵、格律方面的研究探讨等等,让大家在交流、探讨中争鸣、碰撞,为陇上诗歌理论研究探讨增添活力和生气,欢迎大家积极赐稿。

2021年10月16日上午,陈田贵先生的第四部诗词著作《逸兴挥笺》研讨会在省文联四楼会议室举行。省内文艺界领导、诗人、专家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20余人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以不同视角对《逸兴挥笺》进行了诠释,不乏真知灼见、奇思妙语,现分期刊出,以飨诗友。                           

责任编辑:徐维强


作者简介

龚琪,号牧云滩主,甘肃临洮人,八零后,昔为戍夫,后为贩夫,终为匹夫,闲暇笔墨自娱,兼课徒。

学术嘤鸣

陈田贵先生诗集《逸兴挥笺》读后

   龚  琪

收到陈田贵先生的《逸兴挥笺》一书,是在一次会议之前,于是在开会时我便忍不住的开起了小差,就像上学时偷看武侠小说一样,趁着会议间隙就迫不及待的翻阅了起来,而映入眼帘的文字一如我想象的一样,极具质朴、闲逸、平实、自然,每一首诗词都轻松明快,言简意赅,情真味永,而这也正是他的作品一贯的风格。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拜读先生诗作的粗浅的认识和感受

一、“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练功纯始自然”——永远使用最平实的语言

陈田贵先生向来都不是苦吟派诗人,不会做那种“寻章摘句”的“老雕虫”,不会痛苦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从不屑去做这种事情。相反,他的作品总是轻松明快,积极向上,充满着阳光的一面,用时下的话说,总是充满“正能量”。例如他的作品《康县花桥村除夕即景》

雪消山耸秀,气暖水流芳。

户户福灯艳,村村米酒香。

这一首五绝,短短二十个字,即交代了地域风光,又描写了民俗特色,还体现了物候时令,以及若有若无的对当下农村幸福美好生活的赞美和欣赏。这其中,看不到一个故作高深的生僻字,也没有太多的炫技。然而,如果你认为这其中完全没有技法的存在,那有大错特错了,细读起来,首句的“耸”,次句的“暖”、“芳”,三句的“艳”,都是无比妥帖,无字可替,特别是三句的“艳”字用来形容绣着福字的红灯笼,真是妙到毫巅,试想,如果用了灿烂的“灿”,或者璀璨的“璨”,倒也无不可,但是毕竟要失色很多。好的技法,就是让你感受不到技法的存在,如果某人的作品处处让你感觉他用到了某种“技法”,那恰恰说明他的作品很做作。这也是我对陈田贵先生作品风格最为欣赏的一点,他的作品从无扭捏作态,所有的炼字炼意都如春风之化雨,涓涓之细流,化典于无形,润物于无声。诗可以描述平凡的事物,但是一定要用不平凡的颜色呈现出来,正所谓“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练功纯始自然”。

二、“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饤饾古人书”——永远写身边的事,真实的事

古人云:“好诗不过尽人情”,诗要合乎常情,诗要言之有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诗词成了一种游戏,一种装潢的工具,于是有很多人便开始“为诗而诗”,“为赋新词强说愁”,于是乎,各种无病的呻吟便出现了。而陈田贵先生,一个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诗人,一个具有乐观浪漫的天然属性的诗人,慢说是无病,纵然有病他也断然不会去痛苦的“呻吟”。他笔下所写之事,无理论大小都是真情实感,由感而发,大者如《贺嫦娥一号登月成功》,这是令全世界炎黄子孙都为之振奋的好消息,足以大书特书,诗人于是也欣然命笔:

“奔月捷音四海传,人间天府共欢筵”

在他浪漫的想象中,此时此刻举杯欢庆的岂止是俗世人间,纵然仙界天府,也一定在举杯同贺,与共欢筵。而小处如《和裴正学先生思乡》:

“一衣带水自成邻,隔岸相闻鸡犬声。渭柳依依常入梦,君山隐隐总牵情。”

前者是家国天下,是大情怀,后者是儿女情长,是小感情,但是无论是大情怀还是小感情,都显得那么真挚,那么有血有肉,这让我们通过诗句,能够触摸到一个有温度的、有温情的、一颗真实的诗心。相对而言,那些总是在诗词的游戏当中玩耍的人,那些总是拿着古人的东西反复的东拼西凑,绞尽脑汁的人,纵然是写一辈子诗,又有什么意义呢?恰如清代诗人张问陶所说:“胸中成见尽消除,一气如云自卷舒。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饤饾古人书”。陈田贵先生的诗恰恰就是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感情。

三、四时节候农桑事,万古文华公仆心。——骨子里的信仰和生平经历,让他的诗总是牵挂着最底层老百姓。

陈田贵先生是一位老党员,老干部,一生的信条就是为人民服务,从他的诗中,我们总能看到他对老百姓的关切。借用他的诗句《宏村》所言:“老屋传雅意,古巷引琴声。歌唱千秋树,诗吟百姓情”。试看《陇原喜雨》

“三春无雨土生烟,终见甘霖洒陇原。洗净尘埃琼厦秀,润湿山野麦苗鲜。拖烟绿柳开舒眼,带露红桃展笑颜。最是乡亲心里乐,抢抓季候育丰田。”

首联交代背景,这是一场久旱逢甘霖的雨,而这其中以“烟”字最见匠心,“土生烟”本是黄土高原一“景”,常闻“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相较于关中平原的尘土飞扬,陇原大地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烟”字其实是一语双关,烟字从火,此际之火,正由心生,所谓“一切景语皆是情语”,好的诗人作品中的景物,不会无缘无故的选取安排,这里的烟,既是现实情景的实写,也是心理状态的反映。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之所以会流泪,鸟之所以会惊心,土之所以会生烟,其实都只不过是诗人心境的反映,诗人伤心了,花就流泪了,诗人内心焦急了,那土就生烟了。

次句“终见”二字,更进一步衬托了这场雨的来之不易。区区一场雨,何以使作者这般动情?且看颔联,果然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呀,“洗净尘埃琼厦秀,润湿山野麦苗鲜”,“麦苗”二字,很快就泄露了诗人的内心,一个为人民服务了大半生的人,此时此刻的他不是在欣赏烟雨蒙蒙的美景,他所关心的是这场雨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在陇原这片干旱缺水的的大地上,雨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颈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拖烟绿柳开舒眼,带露红桃展笑颜”这里的“舒”和“笑”真是将作者对底层农民的感情展现的淋漓尽致,真是“因为爱着你的爱,所以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虽然这是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但是很能代表这种鱼和水一样的感情。诗人这一生的追求,就是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的幸福安康,群众关心的事情'’就是他所关心的事情。这种感情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如《为新农村报道七岁生日作》,如《贺镇原诗词学会成立》,这首诗中他说:“小麦熟时曹杏黄,群贤毕至谱华章。陇东自古兴风雅,今世新歌胜老腔”。你看看,他标记时间的方式也是很特殊的“小麦熟时”,用小麦熟,来作为这次雅集的时间标志。这是一种什么情怀呢?我认为,这是一种公仆的情怀,是他们那一代人,特别是党员干部身上特有的一种情怀。

这本书我拿回家之后一天就读完了,记得那天是农历七月十六,在午夜,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到窗台前伸了伸腰,夜色很宁静,很凉爽,一轮明月正挂在天上,趁着略微激动地心情,我凑了一首七律

读陈田贵先生《逸兴挥笺》

响泉鸣鹤此清音,未向前人吟处吟。

造化为师成异趣,天然得句厌艰深。

四时节候农桑事,万古文华公仆心。

掩卷推窗天似水,一轮秋月澈丹襟。

时辛丑七月既望

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

2021年第52期(总第52期)

审        稿:廖海洋   马宝明

责任编辑:徐维强

编       辑:徐维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