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南水文化:人类最朴素的生存样板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27
文章图片1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存方式,使得生活在云贵高原高山大川之间的纳西族、傣族和哈尼族等民族的文明大多以水为基质,亲水、爱水、敬水、祭水……丰富的水文化在宗教、习俗、禁忌和乡规民约等方面都有独特体现。这些原始的水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共生共存。西南少数民族这种人和自然唇齿相依的生态观,可以说是当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朴素的生活样板,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思考维度。

文章图片2

西南水文化:人类最朴素的生存样板

撰文/耿鸿江 王洪伟

摄影/李志雄 卞志武 王洪伟 李娟

执行/许文昆

纳西族:水使世界遗产“活”到现在

在滇川藏交汇处的金沙江中游,居住着30多万纳西族人,他们生活的小城丽江及其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究其根源不难发现,水是丽江古城之魂,水使世界遗产“活”到了今天。

在丽江纳西族的东巴经《龙鹏争斗》中记载:先民将山林、川泽、植物、空气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称为“署”,人类和署分别住在若南山的南北两侧,各自过着平静的生活。一次,人类把烧红的铁矿石丢进海(湖)里,伤害了署。于是,署开始报复,海水猛涨,淹没大片耕地。双方矛盾激化后,无法解决,人请来天神丁巴什罗调解。人说:“天地、山谷、木石、水都被署霸占,人类难以生存。”署反诉人类污染了洁净的山泉,任意捕杀野生动物,还到江边淘金,凿破山上石头,砍光山上的森林,烧净树木,最后说:“是人类不让我们活下去啊!”丁巴什罗调解说:“如果这样下去,河水会断流,树木会枯死,万物生灵会渴死,海枯石烂了,人和署谁都难生存。”最后双方达成协议:署把淹没的田地还给人,负责流出清泉,及时降雨,允许人适度开垦一些山地耕种粮食。人类则不得任意毁林开荒、捕杀野生动物和污染河水,要主动给署除秽治病。于是,人和署和好如初。

文章图片3

■ 拉什海是丽江纳西人对水生态保护的典范之地。

纳西人这种原始朴素的自然观,在古城的建设和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先理水,再修城”,水是丽江古城的血液,没有水就没有今天的古城,正是有了溶进纳西文化奔腾不息的河水,古城今天仍然朝气蓬勃,充满灵性。玉龙雪山上的雪水融化后汇集到了黑龙潭,经过积淀蓄势贯穿古城。进入古城之水又分为中、西、东三支溪流。中河为远古的自然河水,这条河的存在与天地同寿;西河是木氏土司用人工挖成的河渠,用以分中河之水,它是与丽江古城一同诞生的;东河则为改土归流后开挖的河渠,东河再分中河水。古城的布局,实现了对水的充分利用,街道和房屋摆脱了整齐划一、方正对称的中原建筑模式,更多的是依山就水,不对原来的地形地势作过多的改变,“以水为脉,顺其自然”,三条河像三条小龙,自然地把河水送到了每一个街巷,有街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顺着水走,就可到达南城外,逆水而行,就能回到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只要跟着水走,就不会迷路。整个古城无不体现出一种灵活变通、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

文章图片4

■ 进入丽江古城之水分为中、西、东三支溪流,它们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纳西人信奉署是人类祖先的同父异母兄弟,人类和署要和睦相处,保持手足情谊,双方才能共存共荣;人类如果伤害了署,就将受到惩罚。所以亘古以来,纳西人一直在约束伤害署的行为,不断调整与署的关系。纳西族先人认为水是最具代表性的“署”,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为了保护能直接饮用的河水,每天早上10点前不能到河里洗东西,不准倾倒污物,大年初一清晨要到河边井口点香买水,当天用的水要在头天即年三十挑完,否则署就会认为人索取过多而不高兴。

纳西族先人发明的“三眼井”在丽江古城里一直沿用至今—最上面的水井是饮用泉水,中间的水池是淘米洗菜的,最下面一个水池是洗衣物的。水凭借自然的坡度,从源头流出来以后,流满第一潭,然后流到第二潭、第三潭。饮用、洗菜、洗衣、刷地……丽江的卫生节水系统就这样自然生成。

文章图片5

■ “三眼井”是丽江古城里的卫生节水系统,最上面的水井是饮用泉水,中间的水池淘米洗菜,最下面一个水池才用来洗衣物。

最独特习俗莫过于纳西族的洗街方式—傍晚,四方街上的集市散去,聪明的纳西人关闭西河的活动水闸,利用古城西高东低的自然落差,用西河水自动冲洗四方街尘土、污物,洗街后的河水流进中河,灌溉了丽江城南外的上万亩农田。形成了白天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景观。

纳西族自古以来就有一整套管理水的规矩。譬如,先在盆里洗衣服,将脏水泼进猪圈后,再在河中漂衣;不能随便将垃圾倒入水中,更不可在河中刷洗拖把、痰盂等脏物;禁止孩子在水边嬉戏;上游不能洗衣、刷鞋等等。这些规矩完全是人们的自发要求,逐渐形成了乡规民约。纳西族长辈们还很注重教育孩子保护水源。在纳西族村庄,有一个特别的岗位叫水管员。水管员由村民举荐,主要任务是带领村民每年不定期地清理水沟。清理水沟前,要将水全部放干,并把水源堵住。水沟和街道彻底清扫干净后,才重新放水使用。好传统让丽江绿水长清;通过清扫来保证流水清洁,纳西人懂得水清人才能保持健康。

纳西人常说,水是生命之意,对于丽江古城而言,那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城以水兴,屋随水走”,聪明的纳西族老祖宗,庇荫了千年的子孙。

文章图片6

■ 丽江古城水系示意图。

傣族:依“法”治水的朴素典范

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在傣族的医学论著《回塔五蕴》中,“巴他维塔都”(土)“阿波塔都”(水)“爹卓塔都”(火)“佤约塔都”(风)被解释为人体的物质本源。水在其中起胶合作用。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讲到,开天辟地的“英叭天神”,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质制造了地球。傣族法典中规定:“建勐要有千条河。”民谚说:“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寨前渔,寨后猎,依山傍水把寨立。”“无山不狩猎,无河不建寨。”有丰富水源,是傣族选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所有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傣族居住地虽然都靠近江河,但他们只把江河水用来沐浴、洗涤而不饮用。他们另寻水源,修建水井,专供饮用。为防止污染,所有的水井都要修建井栏、井屋,防止污物落入井水中。不少水井还建有井塔,将井口围严实,仅留一个取水口,防止山水冲入井内。傣家竹楼上的水,有“喃京”“喃萨火”之分。“喃京”是摆在屋檐内较高地方的饮用水;“喃萨火”是专门用来洗涤的用水,以此来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

傣历新年是在傣历六月十五日、公历4月中旬左右,它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傣族人最欢乐的年节—泼水节。泼水节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年轻人敲着象脚鼓,人人尽享美食,处处欢歌、狂舞。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人们把一切烦恼、忧伤用吉利的“圣水”冲得干干净净。欢乐中的傣家人,也把节日的欢乐和圣水洒向远方来客和过路人,把友情传给四面八方的朋友。

文章图片7

■ 在滇西南边陲澜沧江畔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个爱水、恋水、惜水、敬仰水的民族,这就是有“水的民族”之称的傣族。

据考证,傣族是我国稻谷的最早栽培者之一。他们大多居住在江河流域的平坝地区,气候炎热,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了经营好水利灌溉,西双版纳的最高统治者召片领及下属各级政权机构中,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管理系统。从召片领议事庭“勒司廊”的召龙帕萨到各村寨的“板闷曼”(村水利员),形成一个专管水利灌溉的垂直系统。每一级别的水利官员都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每年傣历新年后,进入春耕生产前,召片领议事厅都要召开主要官员“细卡真”(四大丞相)“别卡真”(八大臣相)及各级地方官中“召陇”(乡长)“召火西”(行政村长)、乃曼(自然村长)参加的会议,专题研究水利灌溉及农业生产的有关事宜,并用傣文书写岁修水利的命令,通知到各村寨,还派出官员巡视,监督执行。

各村寨根据命令组织劳力挡坝修渠。任务完成后,为保证修渠质量,还有一套独具特点的检查验收方法—水利官员特制一个竹筏,其宽度只略小于水渠宽度;竹筏上放一张篾桌,上置黄袈裟一件,象征奉“帕召”佛主及召片领之旨意。检验开始,板闷曼一人在前鸣锣开道,一人在渠上牵着小竹筏顺水流而下。“扎板闷”(正副水利监)走在渠堤上巡视。竹筏在哪里卡住,说明渠的宽度不够或转弯过急,即为不合格。随后,一行人就在该村寨住下来,该寨得拿酒肉招待,赶快派人抢修,还要处缴纳罚款。整修合格后,再往下游去。筏子到达渠尾,要引渠水绕佛塔流一圈,将筏上黄袈裟取下献给佛主。附近民众则汇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庆渠流通畅,丰收有望。因为有如此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所以哪个村寨都不敢马虎,修渠质量得以保证。通水后,扎板闷率各寨板闷曼从渠头到渠尾,逐段逐寨分水,并计算出某处田地的分水口应分几斤几两水。

主干渠与分支沟渠的各寨分水口上,嵌一根带节的大龙竹管用来分水。按每块田应分的水量,用特制分水器在竹节上凿通相应大小的进水孔。分水器为木质,圆形塔状,根部粗,越往梢越细,上面刻着斤、两、钱、分、厘度数,台阶分明。召片领“勒司廊”议事庭授权,正水利监就用分水器分水。一经分定,不得随意更改。

为了强化对水的管理,召片领议事庭将水利法规写进《西双版纳傣族法规》,对破坏水坝水渠、破坏水规、偷放水及其他妨碍水利灌溉的行为,具体规定了处罚措施,将水利灌溉与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实现了傣族的依法治水。

文章图片8

■ 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生命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

哈尼族:让水流动于奇特的生命系统

在滇南红河两岸起伏连绵的哀牢群山中,一座座几十级、上百级的梯田,从山脚顺坡势蜿蜒向上伸展,层层叠叠,直通茫茫云海,蔚为壮观。在层层梯田中,聚居着140多万中国古代西北氏羌族群的后裔—哈尼族。哈尼族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他们依靠勤劳和智慧,依山就势,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地艺术品,同时也创造出令世界称奇的梯田水文化。

哀牢山虽然不是一座名山,但它绝对是一座不同寻常的山。在望不到天际的苍凉大山前,哈尼族先人停下奔走迁徙的脚步,用短柄锄头,开始最初的生产劳作。时光如梭,在哀牢山绵延数千公里的险峻山岭间,哈尼人刀锄斧犁的声音回响了上千年。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坡缓开垦大田,大则如曲池,坡陡开垦小田,小则如桌面,再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规律,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涧,通过水笕、沟渠引进梯田。这些梯田大小相间,错落有致,绵延不绝,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亩。元阳县一处名叫老虎嘴的地方,一山梯田竟有1700多亩!到了初春,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泉,在明媚的阳光下,山风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间,层层梯田叠翠欲滴,宛如一块块绿色地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夕阳西下,有哈尼少女牵着暮归的水牛,走向蘑菇房的袅袅炊烟,简直就是一幅纯朴秀美的山水画。

文章图片9

■ 元阳县的箐口村,以“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要素同构生态系统,成为原汁原味的哈尼族美丽家园。

哈尼族有句俗话:“树能扯水,树能保水”,不论山再高、坡再陡,只要有树、有森林,便有涵养水源的依靠,就能把水“扯”上山。也就是说,只要保护好森林,就能积蓄地下水源。当地下水位提高到一定高度时,山泉水便会自然往外涌出。这就形成哀牢山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奇特景观。高山森林涵养的溪流水被哈尼人引入盘山而下的水沟,流入梯田,田田相连,水沟纵横,泉水顺着块块梯田,由上而下长流不息,最后汇入谷底的江河湖泊,而后又蒸发升空,化为彩云、雾雨,再补给高山森林。森林为哈尼人提供了水源,因此他们格外爱惜森林—除将村子前的一片森林视为“寨神林”逢年过节进行祭祀外,还立下村规民约,严禁砍伐溪河两岸和山箐间的森林,以保护水源。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之源,因此,他们对水特别珍惜。为了不误农时,自古以来就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一股山泉所能灌溉的面积,族人们友好协商,拟定每块田地应得的水量,按水流流经田地的先后顺序,在水沟与田块的入水口处设一横木,并在横木上将田地应得的水量刻定位置,让水顺畅地流进田里。天梯般的哈尼梯田是一个几乎与长城同岁的伟大工程,其原始自然的水权配置,千百年来从没有引起纠纷和受到破坏。

文章图片10

■ 红河县的十二龙泉是当地哈尼族同胞视为生命之源的山泉水,他们对该水源地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哈尼族的村落布局是为了适应梯田耕作而建的,基本模式是:村头一片密密的森林,村边溪水长流不断,村脚层层梯田延伸到河边。这使整个山寨呈现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个要素组合的平衡状态。在哈尼梯田文化最古老、最完美的篝口村,清澈的溪水从村头哗哗流到村尾穿过水碾、水磨、水碓后,才沿着弯弯曲曲的沟渠,流进层层片片的梯田里……原来,聪明的哈尼人把山泉水转化成水能,进行碾米和磨面。这种古朴、智慧的方式既节省了劳力,又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哈尼人还习惯在梯田里养鱼。阳春三月栽过稻秧后,人们投入鱼苗,任其自然生长。深秋时节,在收割稻谷的同时,一筐筐、一箩箩鲜鱼便成了额外的经济收入和自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水在哈尼人的智慧中,以奇特的方式流动于梯田的生态系统中。

哈尼族把水资源持续利用到21世纪的今天,是奇迹,还是本该如此?

文章图片11

■ 哈尼人引山泉水穿过水车、水碾、水磨、水碓以此转化成水能来加以利用。

>>> End <<<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09年0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