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卷四十三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3-27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四十三卷目录

 恒山部艺文二
  恒山赋          明王炳
  遣祀恒岳祠记       魏士举
  重修恒山岳庙记      郑允先
  重修恒山北岳庙记      刘翊
  重修北岳庙碑铭       耿裕
  重修北岳庙碑铭       吴宽
  还元洞记          郑洛
  祈雨有感记         尹纶
  登恒山记         杨述程
  恒山记           乔宇
  采取元芝记         宋茝
  到任告谒文        翁万达
  阅视告谒文        姚学敏
  召还告谒文        王家屏
  谢雨文          汤兆京
  谢雨文          徐宗浚
  三曲阳辩          尹耕
  恒岳志旧序        王浚初
 恒山部艺文三〈诗〉
  恒山           晋程咸
  秋祭恒岳晨望有怀     唐郑放
  登恒山         金元好问
  登北岳         元赵秉文
  登恒山          明阎邻
  恒山祷雨自责       胡汝砺
  登恒山          胡希颜
  前题           董子策
  登恒山遇雪         高璧
  登恒山          刘澄甫
  前题           刘应箕
  前题           刘钦顺
  前题五首          杨巍
  九日杨宪伯刘参戎邀登恒岳二首
                张松
  宿恒山下二首       杨瑞云
  春夜同裴巢云山人杨胪山计部话别二君将约为北岳之游四首     胡来贡
  登恒山二首        李凤毛
  和韵送张子言游北岳二首   乔宇
  登恒岳六首         前人
  登恒岳          胡宗宪
  登恒山           陈清
  登恒山          张六成
  登恒山二首        张希鲁
  登恒山         草窗居士
  登恒山           杨纶
  登恒山          王云凤
  登恒山           邵邽
  恒岳           石昆玉
  上恒岳庙          前人
  上恒岳庙三首        汪涣
  过悬空寺          前人
  忧旱            吴亮
  恒岳           杨一葵
  登恒岳           韩策
  雪霁行恒山道中      徐如翰
  寝宫            前人
  悬空寺二首         前人
  登恒山          茅一桂
  游悬空寺          前人
  题恒山          李阳生
  孟夏之朔谒恒宗三首    淦九华
  登北岳三首        李梦阳
  过曲阳谒岳庙        尹耕
  北岳二十韵        马汝骥
  登北岳二首        王世贞
  谒岳庙二首        李梦龙
  登恒山和邵邽韵      马思恭
  过悬空寺二首        前人
  登恒山          王浚初
  登恒山和邵邽韵       前人
  登恒山           王纶
  登恒山和邵邽韵       前人
  步云路           前人
  望仙亭           前人
  通元谷           前人
  白云堂           前人
  夕阳岩           前人
  果老岭           前人
  白虎峰           前人
  碧峰嶂           前人
  石脂图           前人
  白龙洞           前人
  步云路          邢云路
  望仙亭           前人
  夕阳岩           前人
  果老岭           前人
  琴棋台           前人
  会仙府           前人
  得一庵           前人
  白龙洞           前人
  秋日登北岳和壁间韵    杨述程
  步云路           前人
  望仙亭           前人
  虎风口           前人
  通元谷           前人
  白云堂           前人
  潜龙泉           前人
  夕阳岩           前人
  琴棋台           前人
  得一庵           前人
  集仙洞           前人
  石脂图           前人
  游悬空寺          前人
  步云路          赵之韩
  望仙亭           前人
  虎风口           前人
  白云堂           前人
  夕阳岩           前人
  果老岭           前人
  集仙洞           前人
  紫芝峪           前人
  碧峰嶂           前人
  白龙洞           前人
  白云堂           董钖
  白虎峰           前人
  琴棋台           董释
  题悬空寺         吴礼嘉
  题悬空寺          董学
  望悬空寺         汪承爵
  游悬空寺        允宜山人
  过悬空寺二首        郑洛

山川典第四十三卷

恒山部艺文二

《恒山赋》明·王炳

惟大化之沕穆兮,丽夫天地而为依。日月贲以贞明兮,山川环带而相维。瞻惟岳于大漠兮,崭然巨室之峨峨。奠八柱于鳌极兮,郁乎四海而扬波。接氤氲于鸿濛兮,作大镇于龙荒耸。相观于八极兮,一何隳突而昂藏吐灵秀。以昭化兮,兴阴阳而喷薄。何神驱而鬼骛兮,渺茫茫以寥廓。崇秩礼于百王兮,相祀典于邦伯。挺万象于昭明兮,并九坑而赫奕。肃清庙兮,临穹苍。矫霞栋兮,架云梁。掩河汉兮,遏星斗。振虹蜺兮,凌日光。被元衮兮,载灵旗云屏屏兮,风披披忽而来兮。倏而注窅乎,上下其何之作风雷,以怒壮兮。雰雨雾而交溥滋群,生以𣹢育兮,仰配藜之四施兴,宝藏以炫珍兮。灭妖氛于既戢,含众气于有扬兮,分两仪而特立建天根于丕。丕兮载坤轴而无疆,相国祚于有灵兮,一何万古而为长。

《遣祀恒岳祠记》魏·士举

洪武二年春正月四日,群臣来朝,皇帝若曰:朕自起义临濠率众渡江,宅于金陵,每获城池必祭,其境内山川于今十有五年,罔敢或怠。迩者命将出师中原,底平岳渎海镇,悉在封域。朕托天地祖宗之灵,武功之成,虽藉人力,然山川之神实默相予。况自古帝王之有天下,莫不礼秩尊崇。朕曷敢违。于是择敦朴廉洁之臣,赐以衣冠俾斋,沐端悚以俟。遂于是月十五日,授祝币而遣焉。臣士举承诏将事,唯谨二月十九日祭于祠下,威灵歆格祀事。孔明砻石镌文用垂悠久,惟神收藏万类,奠于朔方典礼,攸崇纲纪斯在尚期,阴阳以和,风雨以时,物不疵,疠民庶乂。安是我圣天子所望。于神明者而亦神明,祚我邦之灵验也。是年二月,内藏库副使臣魏士举谨记。

《重修恒山岳庙记》郑允先

维浑源恒山,为古北岳德,配元冥巍然,奕然蓄纳,风气屏蔽,中夏雄镇,朔漠其神,灵殆难与,四岳等也。粤自有虞氏,受禅岁。十一月北巡,守帝躬,行望秩虽牲币之数,爵号之等。其详靡闻,所以致崇极于岳神者,尚矣。厥后飞石东迁卒,建祠于曲阳。历代因之永,以为典。由是恒山之祠废不复举,至其兴云,物泽下土,名材珍药之所产。荣光休气之所,钟兹山之灵,固弗泯也。逮元魏氏都,云中创宫,观以表厥,灵唐先天中锡以王爵。元宗临御诏,赐观曰:龙泉观以龙湫居,岳阴也。至宋祥符间,秩封位号,益加显隆,辽金之际,风亭露榭,缔构日新,莫可殚纪,盖所以崇极于兹山者,又何如哉。降及元氏世变不一,盛衰之相,循亦其理宜也。况玆山乎。圣朝以神武混一区夏,极地际天罔不臣服,文臣武臣慎乃攸职。洪武五年,诏命龙虎将军周立,领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以龙虎将军王侯约贰,其职出镇云中,侯刚严粹洁宽猛兼施抚戎有律,临下不扰大憝,克清边陲底宁严,恭神明罔敢或怠作藩之。八年夏云中不雨,麰麦半收,秋霪雨荐至禾黍,黑冬雪不积地,明年春,时雨弥罕,侯奋然,感发顾谓宾属曰:稽之古昔,诸侯祭封内山川礼也。余奉天子命来莅是邦,非其所祭而祭之,是为淫祀。今恒山在吾所统理,虽以飞石建祠于他所,然昔代褒崇之仪,固未始一日废也。予其坠不举可乎,矧今雨旸不节,屡为民病其祀,典不修之咎欤,虽蒸祀之非时,亦吾所以敬神勤民之意,不犹愈于已乎。遂斋祓翌日乘輶轩,诣祠下又。翌日,昧爽乃盛服入就位,百尔执事,各领所职,牲醪肥馨,笾豆净洁,丝管迭奏,登降有仪,诚竭于中礼备乎。外神灵洋洋且享且,歆和风泠然景云,焕发乾坤清明,日彩照耀,侯益虔弗懈礼讫聚宾属,举觞命之曰:祀事之举,吾之职也。然明宫斋庐,震风凌雨不蔽,星月椔翳,芜秽鹿豕,噭呼,其可委而弗虑,岂敬事神明之意乎。矧恒山为五岳之宗乎。虽以飞石迁祀于他所,而前代褒崇犹比比也。兹其可弗念哉。佥应曰:诺遂遣偏校督兵徒辟,遗址薙榛荆舆粪,壤复捐缗钱若干,贯鸠集工匠储材于山,陶埴于场,始筑庭坛移新易。故耆耋交贺里,氓劝趋月不载,期而功告成榱,桷翚飞像塑严丽门,阙斋庑宏壮轩豁神居是宁人,可瞻仰庖湢之所。百用俱修工毕驿闻爰委事,于从事童亮赍牲醴告成,惟谨。时洪武十三年四月四日甲子也。既还命其宾,属请勒诸庙石著,厥美于不朽。咸以属之允先辞谢,弗获窃闻神高听,卑诚感必应侯之事神,勤民其可谓纯笃备至也。已神之报,施庸可量哉。宜其输忠皇室羽仪,天朝泽流四海,兹未艾也。乃系之辞曰:北岳恒山元冥是宅维,昔巡守舜类牡帛厥后迁祀,飞石曲阳,历代堙芜,兹山靡章奕奕灵宫,肇拓跋魏褒崇有典唐宗之世,皇明一统四夷。来王曰:彼北庭侯任堤防事,神勤民夙夜匪懈噫,岳神宫曷极其坏,嘉蒸既荐锡福,黎氓神居永宁祚我家邦。

《重修恒山北岳庙记》刘翊

山之尊者,惟岳而恒山。岳于北者,阴终阳始,其道常久恒之。名以此水经,又谓之元岳天文志,大梁析木其神,主于恒山辰星位焉。著于书载于史,杂见于传记,岂独其高峻嵚岩攒罗,霄汉擘冀魏截幽燕,亘朔野之奇观哉。盖其威灵烜赫作镇一隅,自古万乘之。君罔不祗祀,况其下者耶。我国家礼敬百神,视前代尤谨。乃洪武三年诏天下,岳镇海渎之神,悉以山水称其。历代崇奉徽号渎礼乱经之典,尽革去不用此。我太祖高皇帝圣知灼见神,天之本意,诚所谓大哉。王言万世有天下国家者,所当法也。列圣相传率循不易,今上仁孝聪明,聿修洪武之丕绩,严恭寅畏以交神祇菲食俭服以崇庙祀,每岁孟春合祀,众神于南郊,虽当风雨旋为停,霁神亦恍惚。来享饮食至诚感神,于兹可。徵我皇上礼神之盛如此,乃大臣为国安民于外,乌敢以祀神为缓事哉。浑源州南二十里,许即恒岳之所然,庙适在山半崎岖蜿蜒无平地可居上雨旁风,庙貌倾圮甚不足以耸人之瞻敬,今巡抚大同右都御史,大名王君世昌来镇兹土即有事于庙,周览徘徊慨然曰:庙不饰何以妥明,灵称神御哉。守土之吏其责孰,大于兹者面呼。知州关宗俾易而新之宗,退而协其僚,佐督劝民工财,出于官,木斩于林石,伐于山,因旧益新反故为华,若殿若廊,若门以间计者,三十馀深倍之。以工计者,经年而成以钱计者千百之数,像设严畏轩陛重隆上巢,飞云下瞰,涧谷土木采章,极其轮奂改作于成化,四年秋八月,讫工于成化,五年秋七月,宗具本末以成功复于都,宪君肆走书,京师请记,夫恒岳之载在祀典,其来尚矣。上而国家,下而臣庶,莫不尊礼,虽愚民之。荒犷悖放亦不敢,侮是岂有所,勉强而然哉。盖由神灵阴翊,默相福庇朔上其功甚钜,都宪君巡抚代,郡凡七载威望尊严法度振举,虽权贵素侵渔者,今皆敛迹虽敝卒,穷民素饥窘者,今皆丰足岁则大熟,民用胥悦岂直民也。其于边事尤所,殚虑岂直禦敌也。将士之贤,否三军之休,戚储蓄之盈,耗靡不详察而周知之人,莫敢欺边吏号为神明。夫边民安堵边患不侵,朝廷无北门之忧,都宪君之功也。明则有人,而谓幽不赖于神之妙,运阴阳参赞化育,以卫国庇民者,是诬也。传曰:明有礼乐,幽有鬼神,天理人心,其致一也,讵不信。欤庙而祀之,是岂特守土者之心,实则列圣礼神。事天之心也,合而言之,皆王政之大者,不容不文,其事于石。

《重修北岳庙碑铭》耿裕

恒山北岳也,距大同浑源州南二十里,其巅有庙刱,造不知其始,按郡志云,有虞帝舜仲冬朔巡狩至大茂,山阻雪遥,行望秩礼,忽庙旁飞一石堕帝前,又五载巡守,其石飞于真定之曲阳。故石旁亦有庙距北岳百馀里,自汉晋魏隋,俱无碑志唐宋元加有封号。我太祖高皇帝悉革之,一从北岳本名,其超绝之典,克享祇灵然或称,殷礼或告,灾祥或起废为新凡齐礼于他岳者。惟事曲阳而浑源不预,其为国为民极,诚敬以答神庥者。固不以地之高卑远近有间也。庙自唐开元以来,屡更废兴,至弘治乙酉,积岁弥久风雨浸激,圮坏殊甚知府阎,公钲因集僚属而告曰:庙废不修,政缺于幽人,作神羞可乎。郡谋皆协遂请于巡抚都宪,侯公公以为北岳名山祀,典攸系慨然给以本庙香钱,檄知州董锡总督其事吏目,赵克明分理之材,取于山力,佣于民甃台以砖,覆瓦以琉璃伐石。以为阑槛环列,山景十有八及祠宇道院,有扁有楹者,咸理维新增构三亭,曰茶、曰碧云、曰九华,以留游息者。起工于是岁春落成,于癸丑秋;锡以事神大役不可,泯具状绘图请予,以纪其成。夫恒岳当冀方,北隅于气属阴,于行属水于序属冬虽万物伏藏之。所而生意将萌其道常久者,山之名,其石骨土腴萦纡崇竦上,摩云空下盘地轴,令人足慄而神骇者。山之势云月交辉,动植攒美晦明,变态绚然而娱目者。山之文,松涛涧漱,虎啸龙吟宏声,细籁杂然而悦耳,者山之音,使骚人墨客朝眺,咏而夕忘归,极其修遐,阻绝怀抱不去者,皆山之胜概也。若夫山之所,有田可稼,泉可圃草木鸟兽,昆虫宝藏可以为居,食器用灵之所,应善有祥恶有殃水旱疾疫者。阴有庇气之所,通钟而为贤,可以辅国家蒸而为雨,可以泽天下山之庥大矣。天地无穷,已人之蒙其庥者,亦无已噫文人览胜犹。久而不忘,况蒙无穷之庥者乎。此庙之刱,于古而修于今,者非渎也。宜也,爰假碑言微独纪事,且以告后之。莅斯土者,毋安废坠毋薄神,庥则庶乎,得事幽之,理亦所以昭灵贶于无穷矣。铭曰:下盘兮,后土上丽兮,苍苍通灵兮,上帝作镇兮,朔方西有庙兮,元岳东列宇兮,曲阳神之去兮,曲之浒驾长风兮,布灵雨皇有使兮,神宇荐牲璧兮,歌复舞为吾民兮,祝遐嘏神之来兮,岳之巅云愔愔兮,风恬恬走村翁兮,庙左祈时运兮,丰年萃孚颙兮,精灵彻爰奏假兮,靡有词说祚皇舆兮,清夷福元元兮,不颇以竭趺有铭兮,字不灭告司牧兮,秉幽节废则起兮,食则血将焉。求兮,永元烈。

《重修北岳庙碑铭》吴宽

舜典所载有四岳然于东岳,特著岱宗馀无所指,至《周礼》始有五岳。《尔雅》指泰华霍恒崧而言议者,谓周都丰镐诗之,崧高不得为中岳尧都冀州禹贡之,太岳当为中岳,又谓秦以岍为西岳汉武徙衡山之神。于霍山而衡霍俱为南岳独泰,与恒无所,议而近世复疑恒祭非其地者。予窃论之四岳之名,起于舜舜以一岁而巡四岳使,乘舆必至其山势,能遍历之乎虽所谓兵卫,少而徵求,寡无亦不胜。驰驱之劳乎。盖古之纪事者言其,大约而已故,天子入其地,特觐诸侯于此,若山川之远者,则望而祭之故,曰:望秩于山川,其见于书者。如此又何必曲取不经之,说以为记。耶疑者又以其地之偏,如前之说者,盖五岳所峙有定位天子所居,无定都秦汉不必论也。如以尧周所居以求岳之所,在必无能合者恒山之神,自古祭于曲阳若山西,浑源州之南,二十里有山特高大世以为恒山,山之东十里有峰尤峭拔其下有庙盖亦古矣或以曲阳之山不能大于浑源,遂疑之,不知山川相距虽千百里,在天壤间特咫尺之近耳,况其地皆在河北山于此,而望祭于,彼又何较其区区彼此之疆界乎。且世俗东岳有庙,遍天下亦可,泥其迹而求之乎。浑源在今大同境内大同即古云中为国家北边,雄镇比岁,谷麦少,登马灾继作都,御史河南刘公宇奉命巡抚,其地以为,己忧而太监,陆公訚都督庄公鉴皆受阃外之,寄者相与竭诚祷于庙,下即获响应踰年仓厩既盈战守,有备军令大行边警宁息,适礼官以釐正祀典事,奏谓祀当仍曲阳之旧。而浑源有山灵气磅礡祀而修,治其庙于礼,亦宜诏从之公行视庙西向僻陋图谋改作俾参政,毕孝参议相枢副使陈宽佥事,王从鼎循山相度得地于中峰之麓,平衍端直诸山环拥皆以为宜而公,不敢专也。以疏请诏亦从之顾,山多木石可用乃俾副使李惟聪率。通判靳仁督工,以弘治壬戌七月兴役于时,知府胡汝砺,知州杨泽以下咸来劝相。明年三月功即完,因其地势三成,上构殿七间,两庑次,列重门外,启位置有序。众目改观,旧庙不毁。仍为寝宫,皆曰:宜有文刻石以示。永久公以户部郎中吕贤所具事状遣使来请系之以铭辞曰:峨峨高山,分奠广土,自虞历周,四益有五。是曰:方岳载籍可睹,天子时巡,匪以游豫以朝。诸侯以考制度,自秦置守斯,礼莫举汉唐。相因封禅其所,黩礼不经礼,家奚取釐正神号,夐出千古。运开大明,惟我皇祖,大河之北。是曰:恒山盘据峭拔,望之巍然,神灵所之,倏来倏旋,来则曲阳,旋则浑源,浑源有庙,莫纪其年,捍禦灾患,功多于边,有司之事,罔敢弗虔,岁时骏奔,以执豆笾谓神。室此如龙于渊,惟神至灵,上助元造。惟帝念功,思以为报,边臣协谋,仰副明诏,卜吉维地,巍焕维庙,有穹栋宇,宜薄云峤,翚飞鳞次,工逞其妙,神乐幽栖,林壑殊峭,仰窥其形,岩石莫肖,侧听其声。冷风如啸,出为云雨,入土濛濛,大田秩秩,五谷芃芃,騋牧蕃息,以及羖犝,烽火不举,北连云中,边人笑歌。长乐年丰,国家报祀,礼视三公,神之来兮,黝辂乌駥神之飨兮,黑黍元豵翛然鸟风,陟降兹峰永镇,朔方锡福无穷。

《还元洞记》郑洛

北岳恒山,故朔方雄镇山,故有洞。洞蔽以神,祠若将塞焉。侍御黄公观,风览胜慨然兴,思乃撤而启之题其额,曰:复还天巧且为之,记其状矣。分巡邓君持侍御公所作以请,曰:兹洞也。固恒山奇观,洞开则兹山胜事也。乃侍御公已题额言之矣。曷可无佳名以记。先生图之予曰:奚名哉。粤稽元始,生大道。大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恒山固天地所覆载,山若洞,亦万中之一物也。予昔登山临兹洞矣。杳冥幽窅既不可窥测其端际,亦不能想像其藏隐,盖天造非人力也。彼金沙大隐,美则美矣。率以人兴,鱼藻寒居,奇则奇矣。皆缘力饬,夫人力则非天巧,非天巧则非大道所生。非大道则非元化所肇,若恒岳则与,天壤并立,洞亦与恒岳俱生开,以太始辟,以贞元愚,父不能力移齐谐,莫详自始盖一元不能不散而为,万象则兹洞也。固一元之所造也。今侍御公撤其敝而新之,亦复还其天巧焉耳。然则兹洞也。不可无名无已,则名以还元可乎。虽然予重有慨焉。夫元象之元,含光自然分,而万形散,而万物生生化化,已非元元然。而山泽气通洞为元造物,理备我性,有元善洞,为元造启则还之性。有元善乃自凿之恣,智巧纵物化致使真者散。元者斲降衷灵光锢蔽焉,而不能通殆不啻,兹洞之障,塞而已。然则兹洞也,其曷幸而得,侍御公还其元造之巧,又安得元化旁敷使并生,于宇宙间者,尽还其天命之元,善哉若。夫抱元还元自了性天元精之。元其说甚,元则固黄冠羽衣之所,从事予不敏奉明,天子命抚绥此方,将以元化望当时以爱养,元元勖同事之诸,君子不敢袭其说,以名兹洞因漫书以答,分巡君之请。

《祈雨有感记》尹纶

成化戊戌岁自暮春抵中夏,旱魃为虐,累月不雨,赤地千里,草木憔悴,禾稼枯槁,民方以为忧都宪。李公奉玺书抚是邦遇灾而惧,忧形于色。乃率属侧身修德以自责曰:酷政虐下与,处事乖方与律己不廉,有以致之。与冀回天意而尤,叩山川灵祠能兴云致雨者。久之,弗获感应阖境,皇然无措佥请于公曰:北岳为朔方之镇,素灵异有求辄应,如飨愿公积诚以祷之,庶获其效,遂以身先之即日,薰沐斋戒居外寝自为祀,词遣官赍礼币诣祠,宇至诚恳祷。须臾,甘澍随布,三日乃止。四野沾足枯者,苏而仆者,起室家胥庆非惟喜有秋之,望而尤喜其可足边饷之供,公之为民忧国之心为何如佥曰:是功也。伊谁之功与归之于公,公不自以为功,归之于神,神乃奉上帝命,以福斯民。亦不自以为功,然非都宪公之德,足以格天曷,克臻兹而都宪公,卒以功归诸神,公讳敏字,公勉河南襄城人,由名进士,任监察御史。历廉宪左右,方伯而升今职在,在有声大同守安陆周侯,正恐其事久无传,而湮没遂命知浑,源州事怀柔冯君圭求,予文勒诸坚珉以纪,其胜并载,祝词于左方云。

《登恒山记》杨述程

余夙览五岳图思向往其地久矣。己酉岁奉命观察云中,恒岳实居辖内,辛亥春欲以祀,典往谒岳神缘封贡未,竣余为计,防禦事不暇,是岁。孟冬廿日,直指潘公观风滱水。故事兵使者以分疆,例得陪视明日潘公将有事,恒岳余导骢而往南行十里许,至磁窑口,两岸峭削如门,大类吾乡剑阁。诸峡泉流峡中,澎湃奔泻,如建瓶。而北为神川,云此处山光岚色,皆莽苍葱,蔚不似北方之景川,东凿石藟途草桥木磴,又大类吾乡连云诸栈,上有石窟,架阁犹馀。横木数千蠡剥欲尽传者,以为宋初,把守三关处右,折而上有坊耸峻,金碧辉煌题曰:远山仰止者,即岳远门也。门有殿庭,数楹宏敞,高峻左折而上三四里。峰坡崖壑之类,宛转曲折地饶,青煤伛偻曳贩者肩相摩也。纡行数里道益湫隘,余乃易便服凭小舆,两腋而上为云路初步,处下窥山门已不啻,数万雉矣。级益高阶益峻顷之,过望仙亭仰视飞仙崖阁,若悬层霄之,上已而历虎风口。崇冈蹲踞,风发飙猛,则响振林壑间路傍,西望浑浑灏灏,吞吐云气,者白龙洞也。前不百武有白虎峰,堆石雄列,居然白额状,落涧西杪似有木香荼蘪之属,则所谓紫芝峪也。线道蜿蜒幽深百仞游者。每虑触险侧足详顾犹虞颠越山回路转古榆,数千百章葳蕤蓊茂,最大者。名双离树株可蔽,牛而苍枝连理若虬龙轩举之状,人以为果老系驴树云崖。东有得一峰庵,因名之余为绎斯名,一为水,于卦为坎,是北岳奠极义乎。岩西则万松深处亭。曰:翠雪六花飞坠,四壁凝寒,琼砌瑶阶,真银世界也。山腰少阔诛草,为堂白云缥缈,帘栊清旷差可憩息时闻树籁鸟声心腑幽畅,令人生翛然物外之。想堂畔有龙泉味,分甘苦祷雨辄应有夕阳岩松桧插汉晚霞。及之,则树色苍然崖产石脂五色,晶莹味腴堪咀意,仙家啖人药饵。而特不识,所以调剂者,旁有石洞一隙,露丹灶遗迹深奥,莫知底。止是谓通元谷,人迹莫到也。三丰曾居此,谷有俯视群山,蚁垤低之句。逶迤寻上可百步许入。贞元殿展拜元岳,琳宫宝座俄在清虚境神面,正南视五台诸山环,向北拱森森臣庶界华彝而称,帝尊埒四岳而号,北极非邪珉碣贞碑磊立崖。壁虽代有修设,而愬建则自陶唐封浚时始也。殿杪苍松古桧,围乔参天枝叶扶苏良爽炎燥殿隅西跻上,越二三里,朱门扃鐍甚固。启之,则会仙府也。怪木寿藤乔互映带,赤石钟乳之类,错出其间,抑黄茅白雪之遗弃也。西顶有琴棋台,俨在云端,舒啸四应,敲拂石以成声,岂烂柯流水,所从来乎。顷之,转步则历果,老岭策蹇蹄,迹依然在焉。其东顶则为大茂山,殿碑云舜皇巡狩诣此山谷,正拟登祀值大雪勿能,进而遥祀之,俄有飞石堕,帝前遂以安,王石名五载复狩其石,载飞曲阳帝,命即其地祠祀焉。其蜚窟尺寸固安石符券也。余因感而窃叹曰:维岳降神,自昔记之,方今塞尘,不耸神京,晏如虽云圣天子,威德遐鬯维岳威灵镇压宜不及。此独奈何祀封为缺典也。礼毕称觞直指公对坐,嗒然忘此身之在尘世也。已而,夕阳落照霞,彩盈山将,乘兴为悬空寺游返度神水,冲骑暖泉见西壁峭陡,楼殿架叠灿,如来宝像真所。谓空中楼阁,鸟道一系扳而上跻,奇绝亦险绝,沙弥二四清磬稔香供,茗作礼酷似羲皇以上人余亦恍,游羲皇世矣。月影半明更漏三滴甫,抵州署曾不知往复之,为劳也。爰搦管而记其事。

《恒山记》乔宇

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元岳福地。记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元之天,予家太行白岩之傍,距岳五百馀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馀年。至正德间,改元奉天子命,分告于西蕃,园陵镇渎道经,浑源去北岳仅十里许,遂南行至麓其势冯冯,煴煴恣生于天纵,盘于地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最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芳李葩映带左右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上七里是为虎风口,其间多横松,强柏状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蒙蒙然。怪其太茂从者,云是岳神所,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斤不敢至其上,路益险登顿三里始至岳,庙颓楹古像余肃颜再拜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崖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于曲阳县,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凡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然岁之春,走千里之民来焚香于庙下,有祷辄应赫,昭于四方,如此岂但护松柏然哉。余遂题名于悬崖,笔诗于碑及新庙之,厅上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览焉。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云中之景。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昼锦封龙,诸山皆俛首伏脊于其下。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怆然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知兹游非偶然者。

《采取元芝记》宋茝

嘉靖三十五年夏六月,上用北岳元芝维时真定,守臣求于曲阳县恒山不获,乃上言古北岳在山西大同府,浑源州有虞舜巡狩,遗迹在焉。请下彼处求之,于是巡按直隶侍御李公巡按山西,侍御朱公咸受命,采芝乃委太原府,同知北地王希尧逮斋大同府,通判上郡宋茝云山,应州知州凤翔徐衡奥山,五台县知县临洮杨启充文峰,俱诣浑源时署浑源者大同推官长安刘旦启元也。凡兹五人,皆秦产,以九月晦日登岳庙斋宿厥明,十月朔旦具牲醴祭,告令防守官兵沿山谷遍索之。果得真芝十二本,状如云锦因忆退之。诗曰:虔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殆信然,与遂上之两院,两院上之朝廷诏,礼部收用是后岁岁取,芝茝任其事然不若。初求之,难亦不若,初芝之异,久之,逮斋左迁鸡泽,令升大理寺副再升大同道兵备佥宪以调,去文峰升守朔州再升,户部员外郎启元升守蒲州,致仕归奥山罢去茝升守应州,今再升太原府,同知且行过浑源州,与太守易水颜守贤霖川,再登此山,追惟往昔。倏尔,十年人事变迁,徒增感慨敬书此,托我霖川公刻之山石,以识岁月云。

《到任告谒文》翁万达

惟神璇极构高坤仪载厚道,资万物秩视三公孕昴,毕之。成形耸幽并而作镇中分地,轴内巩神京宝符著三晋之奇灵蛇表八阵之势,神功博大,而四岳让,其尊旷览虚无而一千尽,其界含波愈峻铄石无亏布敛速于崇庙穹窿,极于终古畅,百嘉而黔黎用育奠四维而夷。夏永清非特兆类之所,依瞻实唯百王之所。崇祀万达南海,微生北门,重寄诚深,报主气激销氛。往城塞而魑魅潜踪,顷授旗而罴虎效力,岂伊人力实荷神庥,兹以端月临师,刚辰即事澡心洁体虔荐苾芬刀启血膋卣蟠鬯郁聿陈大㲈之,舞载歌姑洗之。章肸蚃是祈氲氤若,觌尚赖巍巍之岳,力永扶业业之皇图。七曜增辉五兵载,戢陈功献德敢,后铭辞尚飨。

《阅视告谒文》姚学敏

繄圜方之奠位兮,孕乔岳之真形厥封肇自虞廷兮,爰宠锡以嘉名,衔帝命于阊阖兮,乃眷临于北土配元冥而泽万物兮,俨风雷之官府,令云师主吐纳兮。沃苍生,以霖雨据朔方之天险兮,限华夷之门户惜惭德于前代兮,割疆宇于穷边寄血食于异域兮,业已逾乎。四三百年皇祖乘龙而握镜兮,每神道以设教修望秩于恒宗兮,羌独釐此徽号穆皇奋其神武兮。用不杀以为威单于叩关而结驷兮,簇云锦以群归,今上缵图七载兮。阶再陈乎。干羽天马远来自元海兮,贡九成而将睹犹,注意于北顾兮。大阅之旧,章剖龙符于天库兮,肃虎旅于边疆愧余滥竽于推毂兮,窃有志于补,衮乃陈词于尺牍兮。望神祠而摅悃,何以振武人荒墨兮。俾干城之有倚,何以扼反侧之背吭兮。使来王之无,已乱曰瞻彼岳兮。元宫邈翠盖兮,云中戒王程兮,孔亟托芜辞兮。以告通神之来兮。虬驾服之绚兮,山龙扬天威兮,助顺襄猃狁兮,尔功边庭清兮,瀚海庙貌厂兮。恒峰藉俎豆兮,兰芷贲筐篚兮,璁珑神之格兮,栩栩我心悦兮,融融邀灵威兮,千祀来万国兮,攸同尚飨。

《召还告谒文》王家屏

惟神上斡乾枢下维,坤轴包幽据并嵚崟突屼,内屏神京外控荒服肆威灵所,匡扶合远迩其辑睦气序。均调桑麻蕃,熟垂髫含和戴白鼓腹,本神庥之所。诒允国祚之攸属也。某去国三年退居,岩谷少室方温终南见趣奉召而来。过经岳麓瞻仰徘徊,威灵彷佛登荐椒浆用申虔,祀神其佑予阴导默督愿奉神鉴往,陪鼎足精白一心,公忠诚笃如。其不然容容碌碌,甚或侧媚希宠奸回,持禄讵惟神羞且羞邦族神其厌之,敢徼神福尚飨。

《谢雨文》汤兆京

诚无不格事,有适然谁谓黮浅如职而能,昭格重元恶人斋戒可以祀帝,则子舆氏有言,云中恒旸。逾春徂夏野无青草涧壑,欲㸐幕府中丞下洎,邦伯守令省月省日惟蠲惟虔,职忝观风敢不后先斋戒二旬,稍获霢霂盻犹睊睊行,部到应恒峰入望计,肸蚃无踰镇岳彼民苦斯,棘神必矜怜再驰奔驱匍匐跻巅甫崩厥角滴,沥遽捐谷响扶霹雳而,砉衣冠如膏沐以离披浲洞,奔追徒驭,竞前震若厓,崩石如轮驰回首两峡,倏成洪川越宿抵蔚,霖雨再日而污。邪瓯窭者,始冀有秋田,乃知山川陵谷,能兴云出雨者皆神。况岧峣元岳,奠古今镇华夷者,尤天门神都灵气蜿蜒,故巨之亿,兆痛痾微之黭浅龥号,若谒乳于慈答不踵,旋彼曲阳飞石,疑若傅会者灵。岂因之有迁一念景,星庆云一念妖,徒厉鬼传记亶焉。独惭盘中白豆,孰与黑多而召和者,未若召沴之全。众精嘘而感诸漠一人,驰而遇诸适念不才贪天功而惧明明神。贶弗显世遂写之芜,词而命长吏代谒以肥腯牲牷。

《谢雨文》徐宗浚

入夏久旱麦秋不登,军有脱巾之虞,民怀纳沟之惧,爰陈苦状告急。于神惟神至,明有祷必应倒悬,斯解灾沴潜消吏民欢。腾感颂无已敬,陈薄奠仰答神,庥愿施无倦之,仁俾获有年之庆尚飨。

《三曲阳辩》尹耕

《汉地里志》:曲阳有二。一曰上曲阳属,常山郡注曰:
在恒山北谷即禹贡,恒水所出处,有恒山祠。一曰:下曲阳属钜鹿郡。注曰:今鼓聚夕阳亭,晋荀吴灭鼓,即此常山。有上曲阳,故此加下今真定府,复有曲阳县,既非鼓聚又不在恒山北,谷是三曲阳也。考定州志曰:曲阳即秦所置,曲逆汉因之有曲,逆溪在城北曲,而西流。《汉地里志》曰:曲逆属中山国蒲水所,出东入濡。又曰:濡水在城北,曲而西流。故曰:曲逆章。帝丑其名改曰:蒲阴。则今之曲阳为汉之曲逆明矣。今曲阳既为曲逆。则恒山祠,古在上曲阳不在今曲阳也。舜北巡守曰:至于北岳汉武修封,还至上曲阳祀,恒山皆不在今曲阳也。飞石之说胡为者哉。故尝断之曰:上曲阳以山得名,言在恒山之阳也。曲逆以水得名,言其水之曲流也。上曲阳既在北谷,山行峻绝其废。遂久,曲曲声同而转,逆为阳后人以其去。岳远而无徵复为飞石之说,以文之唐人失河北,石晋割燕云宋人守真定咸,不能至岳下,奉玉帛而且便其在曲阳也。经千年无更正之者,则夫表峙镇之方,备柴告之典,复唐虞会同之迹,不有待于今日耶。若必求上曲阳,遗址祠之。则唐虞秦汉皆平阳,关中车驾自西南而来入山,而北故于山阳之谷,建邑置祠。今天子都燕冠盖俎豆,率自北而南,亦何必谷中之上曲阳也。修岳麓扫土之遗正曲逆,飞石之谬,于浑源州可也。

《恒岳志旧序》王浚初

盖闻天辟洪濛之宇,五岳并奠坤舆人传浑噩之书。千载犹推晋乘,惟冀州与,青雍荆豫同据。上游故恒山偕岱华衡嵩咸称重镇,十有一月之望,秩肇自有虞千数百载之。封疆渝于后,晋迨更弱宋下,迄有元缘飞石以传,讹致曲阳之崇。祀钟簴骤改明禋久,阙于冬巡坛墠,如存旷典,尚需于岁遍惟是洞天福地。久著寰中,梵刹琳宫丛倅宇下,丰碑巨碣,镌历代之。遗文峭壁深岩纪,游人之著作。若夫宝符兴赵圭璧,命燕十九种之,灵苗奇标深草四五穫之,嘉谷异并蓬根洵紫台之,奥区元冥之秘府也。不有记述,曷称表章乃以登高作赋之。大夫谋及穷愁著书之寒士。猥承授𥳑,勉事操觚,地志水经颇事蒐罗之力,山臞野老不辞咨访之。劳思倍苦于含毫,技实穷于刻楮仅同寒,白幸及杀青削槁非惭,灾梨是惧。呜呼,太冲作赋得皇甫,而价弥高子云草,元托侯芭而名益重傥有如椽之。笔弁以珠玑讵惟敝帚之,藏荣于华衮山,灵其永有耀哉。

恒山部艺文三〈诗〉

《恒山》晋·程咸

弈弈恒山,作镇冀方。伊赵建国,在岳之阳。

《秋祭恒岳晨望有怀》唐·郑放

二仪均四序,五岳分九州。灵造良难测,神功匪易酬。恒山北临代,秀崿东跨幽。澒洞镇河朔,嵯峨冠嵩丘。禋祀彰旧典,坛庙列平畴。古树侵云密,飞泉界道流。从官叨佐理,御命奉珍羞。荐玉申诚效,锵金谅有由。郊原照初日,林薄委徂秋。塞近风声厉,川长雾气收。他乡饶感激,归望切祈求。景福如充愿,私门当复讴。
《登恒山》元好问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乾坤自有灵境在,地位岂合他山尊。中原旌旗白日暗,上界楼观苍烟屯。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登北岳》元·赵秉文

四大坤仪一,群山大茂尊。奠方荒冀宅,观礼配天孙。西送虞渊暮,东瞻碣石暾。宝符临代郡,铁瓮扼并门。控赵襟形壮,包燕气象浑。九河探禹迹,万里叫虞魂。在昔登封始,前驱羽卫繁。千官骈部曲,万骑隘山樊。卜地恒阳曲,移祠太始元。荒碑剜岁月,飞石𥔀乾坤。帝秩加黄屋,宫居象紫垣。云楣朽芝瑞,雨砌裂槐根。天业恢宏大,山灵翊卫屯。巫闾归帝制,长白发金源。九庙龙盘接,三邦蛇势吞。云烟浮近甸,日月绕中原。款谒天香重,封题御署存。银镠诸产富,雷雨万灵奔。神听羞回德,天聪纳正言。负时身九死,去国泪双痕。日近趋天阙,生还托圣恩。许身从稷契,无术补羲轩。帝箓长桑洞,仙岩张果村。卜居如可近,重整北山辕。

《登恒山》明·阎邻

揽辔登恒岳,缓步临仙台。崎岖乱岩中,一径屡萦回。虎风生万壑,涧底松声哀。石窦看云行,崖畔听泉雷。庙貌山腰下,琉璃委苍苔。重华昔巡守,北塞疆未开。恒山一望祭,岳石自飞来。秩礼传至今,名山竟蒿莱。飞石遗旧窟,茫昧谁能猜。我来观风游,出塞痗尘埃。遇此隹胜地,寥朗豁心怀。半规隐山椒,吟眺空徘徊。

《恒山祷雨自责》胡汝砺

望云泪欲滴,思雨心如痴。累食不下咽,危机真燎眉。顾我以凡质,维时把郡麾。二载谷颇熟,佥曰守所为。退逊内自惭,惟谢天地施。今年当水德,甘雨何愆期。禾黍惜琼奠,麰麦合金岐。村鼙噪南亩,火伞张晴曦。节候近六阳,丰凶争一丝。设若罔矜佑,何以收流移。蹇予下孤注,穷途已触篱。恶德岂恤死,良民毋阻饥。

《登恒山》胡希颜

恒山北镇朔方远,坤元正气涵微显。巍然后土压鸿庞,堪与诸山作冠冕。扶桑朝日出峰东,祥光瑞霭郁葱葱。万壑千岩成云锦,炫月光射太虚空。古柏苍松摇翠影,雨馀石甃蜗涎冷。尘静云閒晓天长,分明一段蓬莱景。奇草异卉含香华,薰风五月散晴葩。登临胸次几脱落,不觉身世到仙家。悬崖巨石飞留迹,众口景仰自今昔。君不见,曲阳祀典百代崇,佑我皇明永宜辟。

《前题》董子策

少年有志竞奇好,大观在望东山小。会从沧海问蓬莱,欲到昆崙采瑶草。一朝抱艺上金銮,玉皇留我赐琼筵。度世还丹成九转,霞衣拜舞陪群仙。天恩深重惭无补,星驾驰驱出岩阻。罴貅百万守重关,蠢尔幺么何足数。归来缓辔渡桑乾,南望中天耸翠峦。三晋诸山俱拱伏,是为神岳镇并原。寻幽吊古久成癖,且向山中觅奇迹。桃花流水自依然,白云洞口无消息。琴棋台上苍松古,飞石岩前双鹤舞。重华今去几千秋,玉检金泥在何许。临风几度增惆怅,更上丹梯三万丈。群仙怜我苦忧时,为酌飞觞解劳怏。须臾歌动步虚声,急管悲丝那忍闻。俯视苍生堪太息,风尘黯黯正销魂。丈夫自有安边策,腰间宝剑寒光晔。长啸一声天地宽,愿为君王建奇烈。

《登恒山遇雪》高璧

塞北一雪天增高,千岩万壑如云涛。天孙剪水水龙号,银花翻海走白鳌。仙家鹤氅乘罡飙,珠幡玉盖来层霄。同过元都慰寂寥,璧也何幸蒙佳招。相与拍手醉琼醪,俯视四海空色毫。龙沙万里寒萧条,更遣滕六埋天骄。悯念赤子声嗷嗷,六丁下界除氛妖。遗蝗入地今全消,有年大有千千朝。天子垂拱同唐尧。

《登恒山》刘澄甫

北岳一登游,元天应咫尺。禋祀达古今,蟠据自开辟。我本烟霞人,生多山水癖。佳境辄盘桓,高名久爱惜。夜渡桑乾河,晓眠瓮口驿。驱马上岧峣,携琴问幽僻。野人栖丹丘,虚阁悬危壁。渺渺藏玉书,泠泠振金策。青云护怪松,紫泉鸣乱石。右洞潜雨师,左祠建风伯。狼烽入暮红,塞草经冬碧。凭远望舒徐,涨深愁踧踖。缠绵愧俗心,彷佛见仙客。空潭可洗耳,飞窟可卜宅。蕉鹿片时萝,海鹤万里翮。风来谷口寒,月到林梢白。行吟李白诗,坐传王乔舄。曲径终难回,隙光还易迫。发愤不知劳,肩舆非自适。祈请得甘霖,苍生永无斁。

《前题》刘应箕

北岳何峥嵘,中峰霭崧峄。四山峦岫起,古洞蹊路僻。迤逦上天梯,盘旋转石壁。居结牛女旁,渺矣尘寰迹。霓影落松杉,云光即咫尺。山灵高接天,庙貌迥悬碧。镇重朔方居,威灵万古宅。陶唐重禋祀,舜典启畴昔。大茂郁腾烟,曲阳有飞石。应知丹巘灵,自此华夷隔。上帝何板荡,中原日分坼。惶惶石晋灾,岌岌赵宋厄。沉沦数百年,荒绝几阡陌。鸾凤掩仙灵,雕鹗展长翮。山势空龙蟠,厓林卫狼籍。神灵忿帝统,淮甸辉宝册。真主拥函符,单于抛画戟。风吹涧水尘,雨洗天峰柏。香火万家烟,道场九霄客。即今圣谟远,一扫前代迹。塞上款五原,云中走重译。封域总皇明,山川胥昭格。青青石上松,落落溪前碛。四望廓氛埃,九边频络绎。恒山屹不移,帝运每赫赫。

《前题》刘钦顺

高明并日月,内外联华夷。风霆时呼吸,昴毕有光辉。五岳目尊大,两间孤撑持。虞夏崇秩祀,幽并固旧基。茂林禽鸟乐,前村樵牧知。磅礡列汉郡,蹲踞壮帝畿。蛇表将军阵,石傍帝王飞。瑶草四时色,绮树万年枝。阴晴送远目,今古付屈卮。梵宫得遗璧,仙台閒敲棋。扪英解含笑,啜芳可疗饥。何当谢尘鞅,攀蹑上云梯。

《登恒山五首》杨巍

仄蹬云霄上,巉岩朔塞东。几年怀紫极,今日谒元宫。雷雨留晴壑,松杉撼晚风。灵山瞻礼罢,登览意无穷。
其二

南去临全晋,北来控朔方。千年形胜在,万壑雪松凉。上界金银阙,悬崖薜荔房。乾坤回首处,冀野路苍苍。
其三

层崖独上处,万木秋风馀。涧水玲珑似,山峰菡萏如。洞云连紫塞,宝殿入清虚。客意浑忘倦,苍松月上初。
其四

千岩万壑里,灵气独氤氲。元鹤无人识,紫芝徒自芬。聚仙亭上月,飞石窟中云。何处鸾箫发,瑶窗静夜闻。
其五

山头方眺望,洞口复盘桓。夜久人声绝,林深鹤梦残。卢敖元有杖,殷女尚留丹。宝箓肯相授,明朝即弃官。

《九日杨宪伯刘参戎邀登恒岳二首》张松


南瞻二室迥,东望五云平。故里亲悬睇,明廷谁请缨。乾坤醒眼在,时序壮心惊。更恐岩头石,飞来向满城。
其二

佳节爱重阳,岳形盘冀方。夕岩紫气炯,虚洞白云凉。并坐簪花萼,相攀醉羽觞。兴来移步履,松月共徜徉。

《宿恒山下二首》杨瑞云

身世翩翩起,浑疑天上行。衣裳添朔气,弦管入边声。洞引雄风出,岩垂瀑布明。云中知不远,剑气接重城。
其二

莫说前朝事,当尊思怆然。山河看直北,星斗正中天。飞石神曾驻,移宫宋尚县。乾坤凭一扫,禋祀与云连。

《春夜同裴巢云山人杨胪山计部话别二君将约为北岳之游四首》胡来贡

倾盖分春色,谈诗坐夜阑。灯花摇阁细,竹叶引杯宽。地主明朝隔,天涯此会难。无缘随帝里,望望五云寒。
其二

久擅淮南赋,还为塞北行。剑锋寒朔气,笔阵撼边声。缓颊馀风雅,添杯迟月明。青春来二妙,侠气满层城。
其三

莫话河梁事,临风欲黯然。黄云团火盖,画角急长天。塞入飞狐静,关从倒马悬。归朝报明主,皎月满祁连。
其四

元岳带晴烟,双旌拂远天。卧游非我志,独往羡君偏。飞石龙悬壁,乘风虎啸川。磨崖留胜迹,翘首寄瑶篇。

《登恒山二首》李凤毛

恒岳恣瞻眺,悬壶别是天。晴云浮远峪,玉溜瀑飞泉。桧老千章古,岩深六月寒。琴台仙迹异,子晋欲高骞。
其二

北岳肇封处,安王石已飞。金符难再得,玉璧自光辉。元泽满丹壑,洞云护紫微。临观惬素赏,稽首愧戎衣。

《和韵送张子言游北岳二首》乔宇

元岳留青塞,迢遥未得攀。虎风吹桂绿,龙日照芝斑。棋室春台静,琴空暮岭閒。毋烦禽报语,行觅雁门关。
其二

我客长安日,君攀紫岳云。饯琴挥鹤绪,离剑犯星文。傲缀金膏药,狂呼赤鲤群。桃花明月馆,千里忆高芬。

《登恒岳六首》前人

岱华崧衡一览中,天从西北纪元功。九霄香火来人境,千里云霞拥帝宫。玉笈文随金䪥远,宝符名与石函通。东封秦汉成何事,圣代山川祀典同。
其二

恒岳三千九百丈,万峰下视皆青螺。粤初天地自开辟,应有鬼神长护呵。松杉满涧樵采绝,蘋藻载路祈禳多。华夷限隔此为最,大石刻颂当如何。
其三

岳势巉巉俯北陲,曲阳飞石事应奇。百王封礼班群后,万古神功配两仪。坛下树林森虎豹,岩前芝老杂蛟螭。边州兵歉无宁岁,愿乞甘霖列郡施。
其四

两岩苍翠殿当中,亲上蓬莱第一宫。涧底流泉奔渴蝀,云边飞砌绕层空。时巡礼废鸾回迥,象设功新庙貌崇。敢谓吾身有仙骨,名山未到梦先通。
其五

曾闻恒岳有仙台,翠壁丹峰绝点埃。逋客岂招元鹤下,词臣非为碧鸡来。石坪人去馀秋响,岭树猿归起暮哀。洞口桃花春正好,采真何必羡天台。
其六

丹梯万丈瞰岩幽,石栈勾连最上头。可是神剜兼鬼凿,也应天巧代人谋。中原望秩恒阳近,太古登封朔地优。我欲磨崖记颠末,山经茫昧尚须求。

《登恒岳》胡宗宪

恒山壁立俯云中,真气冥冥帝座通。一柱当天撑斗极,三关亘地镇华戎。雁衔秋影山腰渡,风弄松涛涧底讧。搔首问天天不语,翻然长啸下晴空。

《登恒山》陈清

古庙平临北斗齐,登临俯瞰众山低。万重桧影罗为障,一道虹光直作梯。黄鹤青鸾林外立,碧桃瑶草洞中迷。红尘隔断三千丈,只有云生舍北泥。

《前题》张六成

巍巍北岳上难跻,俯视群山蚁垤低。默相皇朝敷政化,圣灵万古与天齐。
《豋恒山二首》张希鲁
閒云为枕半铺莎,豁我吟眸兴若何。一曲丝桐一尊酒,东风啼鸟落花多。
其二

一区道院本幽微,云绕山窗世事稀。半点红尘飞不到,空馀岚气湿人衣。

《登恒山》草窗居士

晴岚壁立翠凝流,二月馀寒凛似秋。崒嵂一峰真帝
座,朝宗万嶂总诸侯。

《登恒山》杨纶

崒嵂奇观与汉齐,登临顿觉众山低。平田突起冲霄石,大麓空悬向上梯。云锁两仪分复合,风飘仙籁听还迷。归来记得经游处,苔藓如茵不踏泥。

《前题》王云凤

睡首昆崙放足齐,攒沙聚米万山低。三千世界此时眼,十二玉楼何处梯。风吼岩松山欲动,云堆石磴路成迷。空嗟缑岭登仙子,自笑形骸浊水泥。

《前题》邵邽

祀典千年出秩宗,英英岳气默相通。元冥独握堪舆令,朔易曾收橐籥功。峦嶂层层青入汉,松杉郁郁翠摩风。东方泰岱西方华,万古威灵与并雄。

《恒岳》石昆玉

复嶂蛇蛇镇冀幽,土兼水德象波流。高撑作柱长分带,广列为屏细结楼。五岳合看当顶角,三云蟠出逼旄头。地灵茅氏仙于此,未必能骑鹄尽游。

《上恒岳庙》前人

浮浮海气拥危峦,拨石寻涂几屈盘。直到天惟差一握,问离日可勾三竿。洞深黑帝从中出,地远苍雕向下看。游客竦身疑碍顶,羽人何处立星坛。

《上恒岳庙三首》汪涣

率然尔阵定边尘,惟岳高居剩有神。绝涧泉流秋荡漾,诸峰戟列晚嶙峋。仙家岭在丹梯迥,帝世坛无白草新。祀典浪言飞片石,千年谯为圣人陈。
其二

岳庙岧峣绝顶开,探奇展礼几低回。凭栏紫气三关合,抚剑凉风万里来。欲采石英供列鼎,还餐松露当衔杯。清狂粗就登高赋,愧彼相如一代才。
其三

恒巅万仞御风飞,访岳卢敖愿不违。燧火北盘戎马地,河山东控帝王畿。丹崖绿壑凌秋色,古洞长松挂夕晖。寄语寻仙无若此,中天徙倚澹忘归。

《过悬空寺》前人

幽涧林泉远市嚣,梵王宫殿傍山腰。佳辰不作篱边会,净土何妨栈道遥。望岳白云飞细细,凭栏丹叶下潇潇。宰官说法留缥缈,无那真空未可描。

《忧旱》吴亮

峨峨元岳与天齐,此日临风一振衣。极目不知千里远,举头惟见万山低。乾坤何处容孤赤,云汉于今叹孑遗。岂是登高能作赋,聊因感慨付留题。

《恒岳》杨一葵

几度南来望碧岑,春风此夕一登临。千寻峭壁连天外,万壑飞沙接地阴。积雪峰头霜露冷,堆云洞里薜萝深。徘徊四顾情无限,聊作半山鸾凤音。

《登恒岳》韩策

骎骎连辔陟崔嵬,万仞峰头试振衣。瑶草却宜凌雪长,仙禽犹自带云飞。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谁道曲阳崇祀事,居然灵迹秘林霏。

《雪霁行恒山道中》徐如翰

名山雪后更嵯峨,积素新晖两荡磨。始识塞关门尽玉,忽惊松壑树鸣鼍。霏微风削瑶峰屑,滟潋光摇陆地波。快眼远心何处尽,南天缥缈白云多。

《寝宫》前人

石门深锁护灵关,地辟天回杳霭间。宝幄夜批松桧镜,玉床晨响薜萝环。睇瞻榱桷疑天巧,彷佛羹墙俨帝颜。却问安王一片石,谁教飞去不飞还。

《悬空寺二首》前人

想像当年结构工,万灵都在役驱中。空中见色疑非色,色界寻空信是空。定有云霞扶柱础,方知龙象吸鸿濛。悟来最上一乘意,与尔同超万劫风。
其二

翔梯钩栈巧周遭,谁向空中驾綵鳌。一纳星辰翻贝叶,六时钟磬落云璈。东来绛节回元驭,天半红楼放白毫。愿借金绳登觉路,寻仙不复学卢敖。

《登恒山》茅一桂

恒山突出与天齐,势压中原万岭低。玉殿凌空摩日月,金身百丈放虹霓。松风波涌惊龙吼,谷籁钟鍧讶虎啼。此日子猷誇胜会,当年谢赋许谁题。

《游悬空寺》前人

嶙峋石壁开天半,突兀琳宫杳霭间。梯抗虚无云外落,槛凭象罔镜中攀。飞来灵鹫金银界,幻出蓬莱翡翠环。试一登临尘世远,恍疑身在广寒还。

《题恒山》李阳生

巃嵷殿阁拟摩天,俯瞰群山拜岳巅。石磴浸攀红日近,松崖遥望白云悬。棋声敲断千年梦,洞古封残历代编。我欲凌风发清啸,知谁侠气共盘旋。

《孟夏之朔谒恒宗三首》淦九华

揽胜凭虚万里看,天拖一线注桑乾。长松涛落青霞色,哀壑晴飞白雪寒。凌磴藓生金齿屐,攀崖藤拂竹皮冠。可知缥缈仙非远,醉里鸾笙下玉坛。
其二

一啸层云入渺茫,率然名胜郁苍苍。玉华瑞抱长安日,剑色寒摇大漠霜。壁削芙蓉飞石乳,崖悬薜荔迸松肪。朅来自有还丹骨,好理禽生五岳装。
其三

栈云梯石到山椒,雪窦萝崖揔泬寥。不尽天风来拄杖,好收岳色入吟瓢。笛龙轻带三春雨,琴鹤虚传八月潮。仰面太空怜尺鴳,相携今日说逍遥。

《登北岳三首》李梦阳

北岳元来当北极,五台常自五云生。金银气涌青莲顶,宫阙星连黑帝京。一览乍疑燕代小,徐观真觉华崧平。天门独卧千岩月,风度嘈嘈广乐鸣。
其二

巉巉一片飞来石,黑帝行宫起曲阳。北守明堂虞典礼,西京穹石汉文章。功深云雨龙蛇会,势限华夷虎豹藏。今侍朝廷开北极,恒山千古是金汤。
其三

天高西北还乔岳,下视东南尽大洋。元武苍苍气流黑,扶桑滚滚涛浮黄。回岩日射千松暗,绝顶风来六月霜。安得移将万人石,顿令炎海坐清凉。

《过曲阳谒岳庙》尹耕

恒山结秀自吾乡,祠殿千秋起曲阳。飞石不传秦岁月,断碑曾勒汉文章。望连牟那三关近,势压滹沱九曲长。天子只今忧北伐,愿封元塞作金汤。

《北岳二十韵》马汝骥

代郡高谁辟,恒山郁自盘。顶浮天地阔,傍掩日星残。形势并门扼,威灵冀宅安。省方元帝始,分野紫垣端。锦绣虚无出,银镠缥缈看。宝符传七圣,玉检奉千官。俎豆行冬殿,琴棋驻晓銮。观碑垂岁月,窟石镇林峦。百里烟灵秀,三时雨雹寒。穴风生虎吼,岩瀑注龙蟠。横塞襟长白,穿胡带纥干。魏辽曾甸服,燕赵自泥丸。气涤腥膻杂,烽消岫岭攒。东御沧海屿,北控黑河湍。钟乳犹悬穗,金芝即捧槃。薜萝翻翠壁,松柏护瑶坛。云步名仙会,脂图大隐欢。嶂开峰绕碧,社入灶还丹。拄杖思黄鹄,飞车问赤鸾。真源何窈窕,不获挂缨冠。

《登北岳二首》王世贞

祠坛缥缈遏云孤,肸蚃英灵飒有无。象应星辰天北极,气蟠龙虎帝神都。羞从禅代论金检,喜向侯邦乞宝符。混辟将何酬圣德,祈连不遣祭休屠。
其二

郁蟠河朔古今雄,柴望千年礼数崇。黑展灵旗开水德,白飞穹石见神功。尊同四岳非真拜,秩比三台是寓公。闻道率然元尔阵,可无风雨塞尘空。

《谒岳庙二首》李梦龙

嶪峨恒岳镇云中,望秩何年有閟宫。片石飞来明月冷,六龙归去碧山空。松杉晚挹浮岚翠,殿阁晴摇旭日红。敬谒瓣香修岁事,满庭霜叶起秋风。
其二

浑源南去是恒山,路阻千岩万壑艰。一自重华移望后,便传飞石落人间。綵云缥缈龙旌远,紫盖茏葱鹤驭还。时雨时旸惟帝念,愿分和气散尘寰。

《登恒山和邵邽韵》马思恭

朔方名岳有恒宗,虎踞龙蟠王气通。一统舆图知帝力,千年香火自神功。芙蓉远浸桑乾水,桧柏长吹天汉风。却忆前朝曾割地,山灵当日为谁雄。

《过悬空寺二首》前人

两山回合昼阴阴,岳色泉声自古今。谁遣五丁开绝壁,却缘千仞见祇林。虚檐似识无生理,落叶如同不二心。愧我风尘犹作客,偶因元度一相寻。
其二

主人好客兴何长,为解征鞍到上方。地涌金莲承鹫岭,天留翠柏俯龙荒。斜阳忽送千峰暮,秋色遥分一水香。不尽斋心归化意,好从初意觅行藏。

《登恒山》王浚初

巍巍直与太清齐,翻觉星河影渐低。呼吸应知通帝座,登临总不藉仙梯。任从天险穿云度,岂是冬巡为雪迷。最喜山灵却封禅,何须玉检嵌金泥。

《登恒山和邵邽韵》前人

嵚崟元岳万山宗,缥缈天门箭筈通。谁遣五丁开圣迹,只教太乙显神功。灵岩嘘气龙泉水,空谷传声虎口风。泰华崧衡堪并峙,不须括地较雌雄。

《登恒山》王纶

浑源自古雄朔方,突兀岩峰尖似削。个中高大者恒山,插破云霄无地著。碧潭春泛龙泉涌,瑶草香迷望他岭。紫芝峪冷九天霜,琴棋台聚三山景。步云路转数百折,通元谷高数百叠。夕阳岩畔色苍茫,白虎峰前光皎洁。四时噫气林梢吼,翠霭苍霜封洞口。我来振衣千仞冈,依稀踏遍无何有。顾瞻云外伊吾北,夷夏分明两地隔。虎豹深藏风自生,远惊胡马潜踪迹。俯视群山势拱耸,保障云中千万井。月明拍落胡笳声,春老人锄桑柘影。古来谁表名山镇,经国分疆人说舜。来游来祭察民风,非若穆王誇八骏。当年飞石到曲阳,风随石去吹天香。圣人作兮重封禅,至今两地年年草木沾馀光。

《登恒山和邵邽韵》前人

闻说恒山似岱宗,云根无气不相通。奠安冀北三千里,橐籥云中第一功。白虎峰高松挂月,紫芝峪老鹤乘风。一从镇表重华后,撑拄元天半壁雄。

《步云路》前人

谁将石磴列层霄,迢递分明步步高。欲上斗牛深处去,满身香露湿宫袍。

《望仙亭》前人

昨日青牛已度关,望中何处可追攀。交梨火枣凭谁话,风满亭除月满山。

《通元谷》前人

径连瑶草光无际,水泛胡麻春几经。幻化不知天地老,任教门外送山青。

《白云堂》前人

小堂何事傍孤峰,满地铺云任扫风。出岫无心閒舒卷,肯将暮雨捲帘栊。

《夕阳岩》前人

岩落金乌影半收,牧童归去笛横牛。鲁阳千载戈犹在,挽却馀光为岳留。

《果老岭》前人

悟入元机变化多,蹇驴几度踏云过。分明岭上留仙迹,千载宁知真赝何。

《白虎峰》前人

碧玉簪头挑玉蓉,几堆怪石几株松。望中彷佛峰如虎,浪说仙踪虎化峰。

《碧峰嶂》前人

簇簇琳琅上下连,登临无奈断崖悬。分明一柱山头立,擎拄云中尺五天。

《石脂图》前人

此石应为天下奇,光摇五彩腻如脂。谁知造化钟灵处,争似王维画妙时。

《白龙洞》前人

小洞原非灵物藏,野云未许乱飞扬。终当力捲沧溟水,化作商霖雨万方。

《步云路》邢云路

矗起层峦紫翠攒,行空步步蹑云端。御风便欲升天去,大地山河下界看。

《望仙亭》前人

两崖崱屴此亭閒,望入蓬莱咫尺间。白鹤青牛看不尽,道人何处觅元关。

《夕阳岩》前人

日落西山映远空,金乌影上玉屏风。馀晖返照千山色,满峪参差入画中。

《果老岭》前人

缥缈仙人御紫氛,蹇驴踏破岭头云。至今瑶草琪花发,犹似当年瑞霭薰。

《琴棋台》前人

一局残棋已烂柯,人琴俱去奈愁何。祇今惟有仙踪在,千载高台落照多。

《会仙府》前人

白云飞尽见青山,上有元都日月閒。香满琳宫仙满座,不知甲子在人间。

《得一庵》前人

道本无一亦无得,应知天地亦虚舟。强名得一者谁子,试看庵中有也不。

《白龙洞》前人

玉洞空明秘宝藏,白龙蟠隐气舒扬。谁知变化须臾事,沛作甘霖遍九方。

《秋日登北岳和壁间韵》杨述程

峰回万仞绕仙岑,宫殿崔嵬累榭临。松老剩馀苍翠色,涧幽饶有郁葱阴。疏钟透壑传声远,古碣依藤拍岸深。徙倚绝峦殊不尽,云根敲碎石成音。

《步云路》前人

万仞峰尖插紫霄,来游步步觉身高。飞仙云外舒长啸,远拂天香袭锦袍。

《望仙亭》前人

仙居突兀耸云关,策杖凭虚欲上攀。亭敞四通堪眺望,五羊化石在前山。

《虎风口》前人

乱石嶙峋似虎横,陡然长啸应风声。山翁自是忘机械,履尾须总不惊。

《通元谷》前人

一层幽谷一孤亭,隐隐香烟拂道经。阴洞石幢微有字,元丹炼去灶犹青。

《白云堂》前人

溶溶出岫倚高峰,如雾如烟逐谷风。引入幽堂飞不去,至今澹影映帘栊。

《潜龙泉》前人

山腰双涌碧瑶泉,甘苦平分别有天。闻说应龙频洒泽,为霖济旱不知年。

《夕阳岩》前人

桑榆景薄彩云收,返照馀辉渡斗牛。野雀争枝林外噪,山高洞敞晚霞留。

《琴棋台》前人

琴棋何事有高台,胜迹奇踪洞尚开。柯烂已知弥岁月,冰弦玉局几能猜。

《得一庵》前人

孤峰耸峙万山中,一气生来北帝崇。得道自融元牡意,人间甲子岂能穷。

《集仙洞》前人

恒山古洞集群仙,环佩铿锵另有天。一粒粟中藏日月,五升铛内岂知年。

《石脂图》前人

何物山灵露巧奇,紫芝生处复凝脂。石光滑泽呈图象,飞沫丹丘几许时。

《游悬空寺》前人

精庐不住世,高挂白云间。削壁堪容足,构斋未易攀。山门风自扫,石扃月为环。下界多尘溷,清香满袖还。

《步云路》赵之韩

嶙峋北岳接重霄,路入云天步步高。纵目峰头耽坐啸,红光冉冉袭霓袍。

《望仙亭》前人

闻道仙人此闭关,振衣绝顶一跻攀。香生草树丹华冷,一朵红云出万山。

《虎风口》前人

雄风飒飒阵云横,吹入平林作啸声。知是山君灵显赫,错教山下问雷惊。

《白云堂》前人

草堂结构傍奇峰,万树琪花一笛风。常有白云封锁定,不教燕子入帘栊。

《夕阳岩》前人

薄暮风恬翠霭收,鸦翻落照唤归牛。斜阳亦解游观意,点缀清光为我留。

《果老岭》前人

一岭迢迢古树多,仙人览胜此经过。秋蘋春草年年发,不见重来奈若何。

《集仙洞》前人

岩阿毕集九天仙,咫尺方壶别样天。日暮风含春草绿,白云深锁几经年。

《紫芝峪》前人

地僻莎青雨更幽,灵芝彩映碧林秋。登临采药逢仙客,相与班荆坐石头。

《碧峰嶂》前人

四封云岫远相连,独此峰头日际悬。绿树碧桃林掩映,无人知是步虚天。

《白龙洞》前人

用即当行舍即藏,素云霭霭欲飞扬。当今大地禾方起,好作甘霖润万方。

《白云堂》董钖

恒山南畔几千峰,峰内虚堂纳晚风。莫道白云空出岫,年年有意护帘栊。

《白虎峰》前人

嶙峋山势耸芙蓉,石隙根蟠万岁松。更有山形浑似虎,白云堆里卧高峰。

《琴棋台》董释

恒山绝顶即蓬莱,传说神仙到此台。当日琴囊随野鹤,至今棋局锁苍苔。砌旁瑶草年年长,洞口桃花岁岁开。直上云梯凭一览,恍然身向广寒来。

《题悬空寺》吴礼嘉

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萝悬千涧月,风落半空钟。树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龙。慧光千万丈,日夕满恒宗。

《题悬空寺》董学

一宿悬空寺,浑忘万事忉。榻高人影绝,山静水声号。明灯心觉悟,清磬逐尘浇。禅堂偏梦稳,何日解征轺。

《望悬空寺》汪承爵

划石成香地,凭虚结构工。梵宫依碧巘,栈阁俯丹枫。涛壮磁窑雨,僧寒谷口风。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

《游悬空寺》允宜山人

才入招提境,便空尘世情。慈云环座拥,慧日就窗明。花落优昙钵,佛传无尽灯。何当被衲去,彼岸一先登。

《悬空寺二首》郑洛

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溪通。山川缭绕苍冥外,殿宇参差碧落中。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其二

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未曾。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凭虚顿悟心无住,好步禅关最上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