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2年血战南李庄:冀南军区骑兵团马刀劈杀朝鲜日伪军,快意恩仇

 历史探奇 2022-03-27

前言

1910年,日本完全占领整个朝鲜半岛,从此殖民朝鲜整整35年。1938年2月,日本军部颁布“陆军特别志愿兵令”,允许朝鲜殖民地17周岁以上,身高1米60以上,学历小学以上的朝鲜青年可以报名参军,成为大日本皇军的一员,但需要经过严格选拔,之后的5年时间,共有17664朝鲜青年通过选拔进入日本陆军服役。

随着战线拉长,日军从1944年开始在朝鲜殖民地实行征兵制,规定朝鲜年满20岁的男子都在征兵之列,据统计:

“1944年4月1日至8月20日的首期征兵,26万6225人的当征对象中收录20万6057人,其中4万5000人动员为现役兵。1945年2月至5月第二期征兵,其中4万5000人征入驻朝鲜军及关东军。——包括“军属”,以军事名义征用60万,这个军属指的是准军事组织,各种杂役。这些杂役中被定为战犯的最多,因为充当英美军俘虏营的牢头而获罪。”

朝鲜的日伪军不同于中国的日伪军,朝鲜的日伪军加入日军队伍后,身份是“皇军”,而不是“伪军”序列。朝鲜的日伪军为了获得日本人的认同,在战斗中往往比日本人更加卖力和凶残,打仗冲锋在前,毫不畏惧。“三光扫荡”中杀害老百姓毫无人性,野蛮凶残。

抗战中,中国抗日军民也多次与朝鲜日伪军交手,如江桥之战中,马占山所部击毙的大多数都是朝鲜伪军。另外,还有一场鲜为人知的战役——陈再道强攻南李庄。交战的双方主力是岩乔秀男大尉带领的守备队和冀鲁豫军区骑兵团。

岩乔秀男大尉带领的守备队相当于日军的一个中队,绝大多数人都是朝鲜人,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冀鲁豫军区骑兵团的绝大多数将士都是老红军,1942年11月划归冀南军区建制。

1935年11月,红15军团骑兵团调归中央军委后,留下的原骑兵团第2连编为军团直属骑兵连。为适应对敌骑兵作战需要,1936年7月, 该骑兵连与红十五军团手枪团在宁夏预旺县王家团庄台编为红15军团骑兵团,中央军委授予该团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3团。1937年8月, 红15军团骑兵团奉中央军委命令缩编为八路军129师骑兵营。1938年2月, 129师决定骑兵营恢复团建制。

1942年7月初,日本军官松本大佐率领一个日军中队督战,伪“东亚同盟自治军”数千人分兵强渡卫河,分兵六路大举扫荡元城抗日根据地,孙甘店、南李庄、甘露等十几个村庄相继沦陷,日军野蛮屠村后,修筑碉堡和据点严密封锁,实行高压恐怖的殖民统治,当地人民苦不堪言,都盼望着八路军赶快“修理”这群畜生。

意外频发

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根据敌情,决定重点攻击日伪军中人数最多、战力最强的南李庄守敌。同时,军区领导决定在元城周边发起一场战役,争取拔除元城地区及其周围的十几个敌军据点。

我军参战部队为冀南骑兵团、二十六团、二十三团、元城独立团和冀鲁豫第三军分区之基干团,南李庄的攻坚战由冀南骑兵团担任。8月8日,我军率先向刘马寨炮楼(攻克)、孙甘店炮楼(未攻取)发起猛攻,取得一定战果后,调整军事部署,为攻取南李庄据点作好充分的准备。

为将南李庄这只狗头彻底砸烂,陈桂二司令员,进行了周密安排。由骑兵团担任主攻,基干团一部兵力袭击孙甘店之敌,防其西援;另一部分布防在南李庄以西,阻击大名城、龙王庙援敌;独立团袭击甘露,牵制敌人。担任主攻的骑兵团,其第三连为突击队,主攻东门;第一、四连紧随第三连从两翼包围炮楼;第二连从西面助攻,防敌西逃。将炮楼死死包围,来个瓮中捉鳖。

攻取南李庄,并非易事。参加元城战役的三个主力团(骑兵团、二十六团、二十三团)虽然骁勇善战,但是装备差,人数少。元城独立团是刚从地方部队升级上来的小团,战斗力不强,基干团下属5个大连,人数也仅有不到700人。

刘马寨炮楼被攻克后,还剩下孙甘店、南李庄、龙王庙、甘露村四个重要的敌军据点,南李庄又卡在中间的位置上,敌人守军有5个团,人数约6000人,我军参战兵力只有2000余人。这仗怎么打呢?

一分区司令桂干生建议“擒贼先擒王”,应该集中兵力啃下南李庄这块硬骨头,这样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极大震慑其他几个据点的敌人。既然是“硬骨头”,那么肯定不能强攻。我军首先摸清了南李庄的敌军情况。

南李庄是一个大镇,有一座十分坚固的大围墙合围起来,一条东西向的大道穿寨而过,从东西两座寨门穿城而出。石友三部、高树勋部曾先后再次修筑各类防御工事,暗堡、碉楼密布,日军又修筑了炮楼,强攻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

南李庄的日伪军分为三部分,一是“东亚东盟自治军”第二旅的程坤团团部及下属的一个主力营。二是朝鲜伪军守备队(警备队),总指挥官是岩乔秀男大尉。守备队里皇协军“教育班”的军官全是朝鲜人。三是日本商社经理志磨带领的日本浪人(几十名,都配备有各式武器)。

为了减少伤亡,我军准备奇袭和智取。战前,八路军5名侦察员冒死潜入南李庄,住在南李庄的抗日堡垒户家里进行活动。他们的任务是在约定进攻的时间放火烧城,制造混乱,让日伪军焦头烂额疲于应付。攻城部队以“大火”为号,利用混乱发起攻击。

8月15日傍晚,骑兵团团长曾玉良、政委况玉纯率领第一、二、三、四四个连利用浓雾的掩护悄悄靠近南李庄,一、三、四连埋伏在东门外的青纱帐内,二连隐蔽在村西的青纱帐中。前文说了,骑兵团的将士几乎都是老红军,装备好,每连有四挺机枪,打过许多硬仗和恶仗,是刘邓首长的宝贝疙瘩,陈再道司令的“命根子”。

骑兵团四连长韩永正是八路军甲等功臣,是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1937年北马村战斗中,韩永正一连劈死7名鬼子,人送绰号“韩猛子”,徐海东、陈再道、刘伯承经常对他夸奖不已,刘伯承还亲自下厨为韩永正炒了一盘鸡蛋,慰劳功臣。

战斗英雄韩永正(左一)

曾玉良团长(中),1940年

战前,陈再道的警卫员周开树(1947年牺牲)找到韩永正,想加入四连参加战斗,韩永正满口答应,还开玩笑说:“如果我牺牲了,你可以接替我当连长呢!”没想到,一语成谶。南李庄战斗伤亡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奇袭和智取没有成功,最终变成了一场攻坚战!

我们都知道,骑兵的强项是依靠强大的冲击力在野外打突袭或者伏击战,奇袭变强攻,骑马作战的优势瞬间大打折扣。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意外总是时不时发生。骑兵团四个连本来计划全部在南李庄东门埋伏,谁知道到达现场后,发现东门外的青纱帐(高粱地)面积太小,容纳不下四个连。只好临时改变部署,让二连到南李庄西边埋伏,二连路过一片坟地时,两名战士不小心踩到了一窝毒蛇,出身未捷身先死。

最大的意外则是在南李庄内。

强攻南李庄

16日拂晓,南李庄内的5名战士准备就绪,计划分头点燃各个位置的柴草。结果,一户抗日堡垒户的房东老大爷心疼自己的房子和财物,声泪俱下哀求战士们:

“好汉啊,你们都是好汉啊!你们要军粮,我从嘴里省下来给你们送去;你们要打仗,我把儿子送到你们队伍当兵,可你们为啥还要烧我的房子?”

5名战士听了抗日堡垒户房东老大爷的话无言以对,什么叫“堡垒户”,战士们心里十分清楚。“堡垒户”是宁可牺牲自己性命也不出卖子弟兵的人,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八路军抗日的群众。5名战士不忍心让老大爷伤心难过,寒了“堡垒户”的心,心软就放弃了“放火”计划。

这话从老百姓嘴里说给八路军听,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在理不在?在理,可是战争是残酷的,老百姓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就是难以舍财,他们想不通什么是“里应外合,声东击西”,更不明白打鬼子,为什么要烧我们的房子!

老百姓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要军粮,我省下来给你们;要打仗,我把儿子给你们;隐藏八路,被鬼子知道了会杀头,不怕。但是,打仗为啥要放火,烧毁我们的房子,老百姓一时难以想通。

八路军就是八路军,理解老百姓的难处,既然老百姓不答应,又没有时间去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那就宁愿牺牲自己,绝不亲放弃你群众利益。城外埋伏的骑兵团迟迟见不到城内的“火光”,预判到时出现了意外,就命令部队发起强攻。

三连从东门攻入,一连、四连从侧翼向纵深攻击前进,二连埋伏地较远,攻入寨子时,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曾团长和况政委率领警卫班闯入东门敌军营房逐个房间剿杀日伪军。战斗推进至西门时,战况异常激烈,前文说过,南李庄内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道穿城而过,而路南与路北分成2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路北是富人区,房子高大坚实,日军和朝鲜伪军大多藏身路北。路南则是平民区,房子矮小破旧,中国的伪军则驻守路南。

路南的伪军无险可守,很快缴械投降。路北的日伪军则负隅顽抗,守卫西门的皇协军守备队(朝鲜伪军)战败后,退守路北与日军合兵一处顽抗。一连、二连和四连包围路北,展开强攻。

敌人的主力和团部都在南李庄路北,有许多高门大户,敌军在很多房顶上建了胸墙和掩体,屋角开了射击孔,形成一个个堡垒。如果逐个攻击,短时间难以解决战斗。与此同时,日军正在派兵增援南李庄,打援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强,怎么办呢?

骑兵团唯有强攻一条路,我军在路南房顶上架起机枪,压制敌人火力,骑兵团以班排为单位发起冲锋,刚接近路北院落,敌人机枪响起,我军成片倒下。

况政委带队冲锋,腿部和腹部中弹,被抬下火线。共产党员带头冲锋在前,冒着枪林弹雨猛冲,部队终于冲进路北的院落,双方发生激烈巷战。骑兵团和日伪军逐屋、逐街进行争夺,惨烈血腥。

短兵相接,狭路相逢勇者胜。有的鬼子绝望之下,互相拥抱、哭喊着自杀。我军一对父子医务兵随部队巷战,父亲眼睁睁看着儿子被敌人同枪一枪一枪打断身子(身中35枪),战后,这位父亲精神受到巨大刺激,部队被迫将其送回老家。

双方从街道战斗至屋顶,我军每占领一块地方就会付出伤亡的代价。上午10点,一连被抽调增援孙甘店,12点,独立团的防线被突破,基干团抵挡不住,防线向南李庄收缩。南李庄的日伪军得知战况,士气大涨,我军压力猛增。

路南的临时战俘营里,在伪军军官的蛊惑下,发起暴动,打死看守的民兵一窝蜂向西门冲去。不巧的是,他们在西门遇到了刚从外围战地赶回来的陈再道,陈再道命令警卫排使用机枪猛烈扫射逃跑的战俘,战俘倒下一大片后,幸存者再次投降。

正在此时,路北碉堡里蹿出一百多朝鲜伪军警备队,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杀向陈再道,危急时刻,韩猛子带着四连杀到。敌人的意图是冲破西门,接应援军进城,韩猛子本以为1连还在西门守卫,只带了60多名战士就前去追杀伪军警备队,希望能和1连一起来一个围杀。

令他没想到的是,1连早被调走了,西门只有陈再道的警卫排,短兵相接,枪炮优势失去,只有近身肉搏了。韩猛子和四连战士抽出马刀,喊叫着就冲了上去。六十多把马刀对一百三十多把刺刀,死战不退。日军的这个警备队大有来头:

“防守南李庄的伪军,除了一部分华北治安军外,主力就是日本以伪满新京(长春)陆军军官学校的毕业生为主体组建的皇协军“种子部队”,其军官和骨干虽然来自伪满军校,却多是朝鲜人。”

刺刀见红,战斗开始不久,韩猛子被几个日军围住捅刺成了血窟窿,整个人变成了血人。连长韩永正牺牲之后,战士们就没有从他的遗体旁后退一步。副连长李树茂身上几处受伤,依然死战不退,刀劈了皇协军的副大队长(教育班长)。战士们高喊着:“为连长报仇!”举着马刀猛烈砍杀,伪军警备队多人被劈成两半,脑袋被削去一半,场面血腥惨烈,难以直视。

短暂的肉搏战后,伪军警备队被劈杀五十多人,其中14名军官被全部劈杀,余部心理崩溃,丢掉刺刀,转身逃回路北的碉堡。四连的六十多名战士也仅剩三十多人。

三连和二连还在路北和日军巷战,一连增援任务完成后,返回南李庄继续战斗,骑兵团战士,猛虎般向敌阵地发起了冲锋,连破敌人几道防线,一举攻克南李庄据点。

毙俘日伪团长及其部下280余人,缴获机枪5挺,长短枪220支,战马30匹,全歼程绅团。

攻克南李庄后,我军及时调整军事部署,伏击增援之敌,孙甘店、甘露等炮楼之敌,先后弃巢逃至龙王庙、金滩镇等地。我军于8月31日对金滩镇之敌发起攻击,俘获汉奸朱利轩,基本消灭了师建业团,至此,元城战役结束。

此次战役共歼灭“东亚同盟自治军”第一旅之第二、第三团和第二旅之第三团及特务团一部,共计3个半团。将敌人赶回大名城老巢,夺回了被敌人“蚕食”的根据地,同时也为恢复魏县、漳河县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语

冀南骑兵团(后更名为冀鲁豫骑兵团)在抗战中战功赫赫,牺牲也很大,全团团级领导中仅况玉纯政委看到了抗战的胜利,上千名将士埋骨他乡,年纪轻轻就牺牲了。

另外,南李庄战斗中被全歼的朝鲜伪军“教育班成员”(军官),有一名幸运者。这么幸运者因故没有参加战斗,后来成了南朝鲜(韩国)总统,他在总统任上遇刺身亡后,他的女儿后来也成了总统。然而,父女两人的总统之路都不顺畅,充满坎坷辛酸,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战斗还在继续,铭记历史,继续前行!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