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主义音乐

 阿里山图书馆 2022-03-27

浪漫主义音乐在19世纪晚期瓦格纳、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和马勒的宏大作品中到达了顶峰。但是到了1900年,德国音乐的中心地位开始削弱。一些在浪漫主义主流以外的作曲家对以瓦格纳的音乐为典型的占统治地位的德国音乐的合法性发出了挑战。不足为怪的是,最有力的反对德国的情绪发生在法国。七八十年代法国先是接受了瓦格纳的音乐,到了90年代,法国的先锋派便转而反对它。法国人开始讥笑浪漫主义普遍的多愁善感,特别是德国人的宏大结构。他们认为德国音乐太沉重、太自负和太夸张。他们认为有意义的表现是能够用更加精致的方式来传达的,而不是靠纯粹的音量和史诗般的长度。

图片

绘画和音乐中的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这场在法国兴起的反对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运动。

    这一术语我们更熟悉把它作为19世纪晚期活动在巴黎及其周围的一个绘画流派的名称。这个流派的代表画家莫奈,代表作品《印象:日出》、《带伞的女人》。对于画家来说,印象和感觉成为最重要的东西,他们自然对音乐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画家羡慕音乐家的幸运,能用一种不断变化的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而不是那种要求艺术家抓住瞬间并将它固定在画布上的表现手段。

       在音乐家方面,他们从视觉艺术中找到了灵感。德彪西的作品最一贯地展示了音乐中的印象主义风格,他特别乐于与印象主义画家为伍。他曾对一位朋友说:“你把我称为莫奈的学生,这是我无上的荣耀。”德彪西为他的作品集冠以许多这样的美术标题,如素描、意象和版画等。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时刻,画家和音乐家的美学目标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

     出生在巴黎郊外的一个小城镇的一户中产家庭。他的父母都不是音乐家,因此对德彪西在钢琴上的才能感到意外。德彪西在10岁那年被送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作曲和音乐理论。由于其杰出的演奏才能,梅克夫人——这位富有的艺术保护人和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赞助人,约定德彪西夏季到她家里为孩子们上课。

音乐特点:德彪西没有写过交响曲,他以管弦乐队里经常主宰他的织体的各种木管乐器,取代了浪漫主义管弦乐队的温暖的弦乐和陈总的低音铜管乐器。他开始从线条(传统的旋律)中把色彩(器乐音响)分开,饭后便独自沉迷在色彩中。

《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

德彪西花了更多的事件与诗人和画家,而不是音乐家为伴。他的这部作品是作为他的良师益友马拉美在舞台上朗读他的诗歌《牧神午后》之前的开场白而作的。故命名为《牧神午后前奏曲》。

图片

作品背景故事:诗歌中的牧神是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一半是人一半是羊的神话中的野兽),他整天都在贪欲地追逐着森林中的仙女。这天下午,我们看到牧神对他早晨的恶作剧感到疲倦后,在中午炎热而静止的空气重躺在森林的空地上。他一边期待着未来的征服物,一边懒洋洋地吹着笛子。

     德彪西并没有按照柏辽兹或柴可夫斯基的传统创作直线叙述的标题音乐,也没有努力去紧紧追随马拉美的诗歌,正如他在1894年12月这部作品首演时所说的:“我的前奏曲的确是一连串意境的绘画,贯穿始终的是中午的烈日下牧神的欲望和梦幻。”马拉美在听到德彪西为他的诗歌所作的音乐后说:“我从没有期待过像这样的音乐。它延伸了我诗歌中的情感,它比色彩更有激情地画出了诗歌中的景色。”

     这首作品是怎样用音乐来作画呢?这里如画的场面是用乐器的不同音色来描绘的,特别是木管乐器,来唤起鲜明的意境和情感。长笛具有一种音色,双簧管是另一种,单簧管则是第三种。德彪西曾说,让我们集中在这些乐器制造音色的能力上,让我们看看从它们那里能引出什么新的色调。

图片

《前奏曲》,为钢琴而作(1910,1913)

   德彪西走得最远的是对描绘性音乐写作的尝试,是他在1910年和1913年发表的两部为钢琴而作的《前奏曲》。在这里,创造音乐印象的挑战变得更大,因为钢琴的音乐调色板比多音色的管弦乐队更加有限。

《帆》

    选自1910年出版的第一卷《前奏曲》,将我们带到了大海上。当我们听到的一个流动的下行音型,大部分是平行进行,我们会想象到帆船在微风中缓缓地飘动。产生朦胧的、倦怠的气氛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德彪西使用的特殊音阶——全音阶,这种音阶的所有音高都相隔一个全音。

一支来自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乐队

    1889年,德彪西这位26岁的敏感的年轻人,多次访问了在巴黎新落成的埃菲尔铁塔附近的世界博览会。德彪西听到了柬埔寨、中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音乐,开始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占优势的德国交响乐传统的音乐美学观念。在那里他聆听了色彩鲜明的佳美兰乐队的演奏。

    佳美兰乐队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的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着方面没有哪里比印度尼西亚更突出。印尼多岛屿国家的中心是巴厘岛,这里棕榈树摇曳,土地肥沃,有几百个小村庄,各有自己的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音乐传统。对二百多万巴厘岛的居民来说,音乐史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与宗教和民俗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人们必须每天在寺庙和家里朝拜印度教神和当地的众神灵。最重要的仪式是在佳美兰演奏的音乐伴奏下来庆祝的。

    佳美兰(gamelan)是一种多达25种不同乐器的组合,在一起演奏时,便形成了乐队。然而这个乐队听上去很不同于西方的管弦乐队,因为佳美兰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不是弦乐,而是打击乐:马泰勒琴(merallophones)。带有青铜键,用锤敲击、定音锣、锣钟、钹和鼓以及偶尔使用的笛子。因此佳美兰乐队也使用不同的手法来造成各种音乐线条。在西方管弦乐队中,一件单独的乐器负责提供一条旋律或对应旋律,或是造成一种单独的乐器音色。然而在佳美兰音乐中,几种乐器的演奏者不断地提供音乐的片段,互相依赖。它们也经常重复,造成节奏和旋律的固定反复。

图片

西班牙的异国情调: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

    西班牙并不像中国距西方那么遥远,尽管如此,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北部欧洲人来说西班牙仍然是一个异国他乡。尤其是距北非边境仅30英里的西班牙南部的文化,展示出近东的神秘诱惑力。正如法国诗人雨果所有:“西班牙仍然是东方的,西班牙一半是非洲的,而非洲一半的亚洲的。”法国的作曲家比那里的诗人和画家更多地用自称的西班牙风格进行创作。莫里斯·拉威尔以西班牙音乐为主题,创作了他第一部管弦乐作品《西班牙狂想曲》,和他最后一首芭蕾音乐《波莱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