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你是你吃出来的》,里面很多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很多疾病都跟吃进去的东西有关。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维生素。 维生素在我们身体里的含量很少,不到1%,但如果没有维生素,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动都无法完成,所以叫做维持生命的元素,简称“维生素”。 我们太容易缺乏维生素了 我们的身体需要两大类维生素。 一类叫做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这类维生素必须溶解在油脂里才能被吸收,抗流失能力比较强。 另一类叫做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可溶解在水中,很容易流失,尿个尿和流汗一会就没了。 
维生素在人体内一般不会过量,缺乏的情况居多,为什么呢? 因为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摄入的维生素严重不足,一般有这几个原因: 1. 食物加工过程中破坏太多。如熬煮时间过长,冲洗次数过多,或者油炸温度过高,都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 比如我们常说:白菜豆腐保平安。 但是,白菜豆腐一炖就是半个小时,维生素早就死光光了。 
图源网络 2. 偏食。有的人不喜欢吃某样蔬菜,就真的一口也不吃,这样会造成某种营养素缺乏。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很难从肾脏排出,吃多了累积容易中毒。 比如,吃鱼肝油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吃。 3. 工作条件的限制。有的人因为工作忙,很少在上班期间吃水果,下班也只吃快餐。 比如有的出租车司机,饿的时候刚好有客人,吃饭很不方便,所以常年吃的是面包、饼干和饮料。长期这样吃就会缺乏维生素。 
4. 还有一些特殊人群。长期拉肚子、胆汁分泌受限、胃酸分泌减少都会造成消化能力变差,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儿童、特殊工种、特殊环境下的人群,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高。 还有一些素食主义者或者过分减脂人士,长期不摄入脂肪,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总之,维生素的缺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等发现身体出问题时,维生素已经严重缺乏了,这个时候就要比平常要补充加倍的维生素,让体内的维生素达到平衡。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缺乏的是哪种维生素呢? 维生素A
缺乏的表现:夜盲症;干眼症,角膜干燥症,皮肤干燥,脱屑;口腔、呼吸道很干、慢性咽炎等。 维生素A缺乏的最突出症状就是暗适应能力下降,甚至在夜里看不见东西。 
大家可以测一下自己是不是缺乏维生素A? 补救:动物肝脏、奶油、鸡蛋、一些和肉做的菜(胡萝卜炖牛腩、猪肉炖南瓜、炒油菜、炒西蓝花等) 维生素D
缺乏的表现:骨质疏松,佝偻病,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等。 维生素D缺乏是现代人的通病,从食物中摄入不足就罢了,也不怎么晒太阳。 
晒太阳也可以合成维生素D3 补救:鱼肝油、动物肝脏、鸡蛋(蛋黄)、乳制品(牛奶)等; 维生素B族
缺乏的表现:上火(感冒、口腔溃疡、眼结膜充血、烦躁)、记忆力下降、头痛、消化不良等。 维生素B是一个大家族,往往其中一种维生素缺乏时,其他维生素也缺乏。 熬夜加班后容易出现烦躁、口腔溃疡、眼结膜充血,这是为什么?因为加班熬夜时要消耗大量能量,脑细胞快速运转,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族。 
感冒也是同样的道理。感冒后,会觉得自己上火了,其实是免疫系统与病毒抗战时,需要消耗维生素B族作为辅酶去调动三大能量。 还有一些人反复头痛,去做CT和核磁共振,都是阴性,其实就是体内的维生素B族不平衡了。 补救: 维生素B1:种子皮、动物内脏和瘦肉; 维生素B2:动物肝脏、奶类、蛋类、豆类和绿叶蔬菜; 维生素B6:动物肝脏、奶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和全谷类食品; 维生素B12:动物肝脏、奶类、蛋类和肉类; 叶酸:动物肝脏、肾脏、蛋类、豆类、绿叶蔬菜、水果和坚果类。
维生素C
缺乏的表现:牙龈出血、贫血、心衰、抵抗力下降等。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觉得水果含糖量都很高,不敢吃水果。 有的糖友说只要一吃阿司匹林就皮下出血,这就是典型的缺乏维生素C了。 还有的老人家说,咬不动,怎么吃呢? 可是不吃的后果就是体内维生素渐渐变少。可以打成泥或者喝果汁,也可以补充维生素。 
补救:新鲜蔬菜和水果。韭菜、菠菜、花椰菜等;柑橘、柚子、猕猴桃等。 维生素E
缺乏的表现:不育、流产、肌肉性萎缩等。 补救:鸡蛋、动物肝脏、植物油、鱼类。 小结 每一种维生素的缺乏都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问题,补充维生素,我们要对症下药。水溶性的维生素很容易流失,不怕摄入过多,而脂溶性的维生素如果摄入过多,就会导致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