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天的,中午不知道吃什么。瘫在沙发上瞎想八想,吃麻酱凉面吧?于是就想到了雁荡路上的味香斋,麻酱面小牛汤、辣肉面炸猪排。味道嚒,我这个北方人也觉得太咸了一点。其实好不好吃不重要。看看那里的市井风情倒是真的。隔壁好像是一家叫中原的国营理发店。什么样子?去看看电影《做头》大概就是那幅样子,好像一推门就能看见霍建华和关之琳在里面调情。 
电影《做头》剧照 
一到饭点儿永远排队的味香斋 上海阴雨霏霏,天光黯淡,恍惚中穿越回到了1990年的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学院路,穿过狭窄的街道去吃八门儿老太太的凉面,在语言学院的旁边,七拐八拐的走过一片平房,在一间小屋里,有位四川籍的大妈卖川味凉面,份量极小的一碗,可以加上各种菜码儿,什么土豆丁、豇豆、辣白菜……明亮的白炽灯灯泡,照耀着五道口的黑夜。五道口早已成为宇宙中心,平房杂院凉面俱已灰飞烟灭……
曾经的五道口
朝鲜冷面,诞生于李氏王朝时期,面条用荞麦和薯粉制成,极具嚼劲,每当我大力吸溜一口冷面时,都要防备自己被当场噎死。第一次吃这玩意儿是很小的时候(小学吧)在中关村延吉冷面店,面一上桌相当震惊,居然有大片的牛肉,居然有鸡蛋,居然有一片苹果(还是梨?),一口汤喝下,冰冰凉透心凉,似乎那时的冷面没有像今天似的筋道的过分……我现在还能回忆起那时店堂里白醋、啤酒混合的气味。俱往矣,返京时再尝一尝华天延吉冷面吧。
延吉餐厅 
朝鲜冷面 日式荞麦冷面SOBA,发音“扫把”。用筷子挑起一绺,在盛有酱汁的“猪口杯”中蘸一下,送入口中,好吃的清爽顺滑有嚼劲,酱油芥末鹌鹑蛋芝麻滋味调和。若是不好吃,真的就是味如“扫把”。
日式荞麦冷面
意大利的面条出名,他们吃不吃冷面?倒是吃过意面色拉,但不能挑起来吸溜着吃,这能算是冷面吗? 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最理想的凉面场景,是在自家小院里的葡萄架下,煮好的手擀面过水,盛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盆里。顶花带刺的嫩黄瓜切丝儿,长条儿豇豆切成寸段儿,焯熟。砸好的蒜泥加上冷开水,蒜味儿激增。澥好的芝麻酱加盐,调好咸淡,放在一边,自己加菜码儿、加酱,拌匀了唏哩呼噜地大吃特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