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已不吃宵夜。偶尔半夜肚子饿,会煮包方便面吃。有次太太在某日系超市买回一盒方便面,一打开里面有一片褐色的东西,看包装显示是配菜,待烧水泡开后发现,这是一片油炸豆腐,我尝了一下,完全没有味道嘛,这有什么吃头?一盏已经被油烟熏黄了的灯泡,挑在一辆三轮车上撑起的雨棚下,照亮了一个小小的炒面摊,除了炒锅、酱油、麻油、葱花、豆芽、鸡毛菜之外,就是一摞一次性饭盒。这个小面摊也和别的小面摊没什么两样,几张塑料小桌椅和一个面目模糊的中年人。  无论早春晚秋,酷暑或严冬,异乡离人,他乡学子,半夜三更,都知道那盏灯还在一直亮着。晚归、热恋、考研、游戏,无论何时何事,在夜晚,饿了,都可以来吃一份炒面。巴金的小说《寒夜》拍摄的同名电影,那里面有这么一个镜头,潘虹从窗口探出身子将竹篮用绳子吊下去买小馄饨,再将那碗小馄饨一口一口喂许还山吃。深夜里,路灯下支着馄饨摊子,火苗舔着隔成两边的铝锅,一边煮着老母鸡棒子骨,一边用来煮馄饨。蓝边白瓷大碗一字排开,撒上葱花、虾皮、榨菜末、香菜、紫菜、蛋皮丝,还有一勺猪油,浇入滚烫汤水,馄饨粉嫩剔透,便在碗中浮沉。馄饨入口,如纸薄皮的皱褶温柔裹起汤汁和佐料,汤鲜味美的馄饨就囫囵下了肚,在北京谓之“喝馄饨”。在上海,叫柴爿馄饨,还会洒些当地特有的鲜辣粉,汤味儿更加可口。在南京,叫柴火馄饨,老板会循例问你一句“啊要辣油啊?” 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大约都有着类似的小摊,在很多人已经进入梦乡之时,也许你觉得心里有事未了,也许觉得肚里略显空落,也许不想一天就此结束……于是便信步走到了那路灯下,冒着热气的摊子前。“河川,激流逆流顺流回流,犹如人生前后进退往复不息。”安倍夜郎《深夜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