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驻外记者古巴见闻录:飓风掠过蔗田,新闻照进生活

 芸淡风倾 2022-03-28
小冒坚持原创的771篇 
重大灾难之后,不仅仅是媒体需要反思,我们受众也需要思考,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媒体环境?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辨别和吸收怎样的新闻资讯,从而也能给媒体更好的信号,去提供优质的内容,而不是所谓的爆款,流量,单一的故事化的主观片面信息?

我一直觉得身和心,一定要有一个至少在路上。
出国游被按下暂停键三年的时间,我转而通过阅读来保证,三不五时,可以在文字还原的异国风情中,继续见天地,见众生,最后见自己。
所以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几乎只存在于新闻报道里的国家。
 
古巴,就是如此。
我微乎其微的印象里,只有这些关键词,切·格瓦拉,菲德尔·卡斯特罗,雪茄,共产兄弟。
风光风景,可以透过视频,vlog博主分享,纪录片来弥补不能亲游的遗憾。
但旅行之外呢?

这本《飓风掠过蔗田》,就填补了古巴人文和生活记录的空白。
这是来自一位中国记者的古巴见闻录,作者是央视驻外记者刘骁骞,也被称为“国际新闻一线上那个熟悉的中国身影”。

 

像他在序言中总结的那样:
“无论从时间的纵深,还是理论的诠释上来看,古巴都是一个过于庞大复杂的观察对象,远远无法以它的面积作为参照。
我试图记录的是当下的气氛和人的状态,如果没有这些,再重大的新闻事件都会被过滤成一个毫无表情的短句。”

01 古巴生活词典:
冷静笔触, 生动写实
 
在过去的六年中,记者刘骁骞曾九次深度探访古巴。
他亲历了卡斯特罗逝世、奥巴马访古、美古复交等诸多历史事件,所以这本书绝不仅仅只是游记式的散文,而是以局内人之眼审视,提供了独特的,深入的,更有高度的视角,去记录:
经历这种种事件的当下,古巴的社会气氛和人的状态,也像是一帧帧镜头,被作者冷静笔触书写记录。
 
大部分人,都会去写那些新鲜新奇的人事物,比如新鲜的国营冰激凌店,城市里的雪茄厂,菜市场的自由定价,音乐剧演出吟游歌谣,那些我们作为游客期待的风情,令人轻松和快乐的内容。
这本书的乐趣,也不在少数:
“好几次走在路上,有神情诡异的陌生男子径直向我大步走来,在擦肩而过的一瞬间亮出手里的雪茄,这种颇带谍战片风格的推销方式让我哭笑不得。”
 
除此之外,这本书,会告诉我们,一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古巴人神奇的改造能力。
古巴人的改造能力一如他们在棒球场上的表现,有天赋的成分,但更多是为形势所迫。
美古断交后,华盛顿不但施加了经济封锁,也带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工程师,之后的苏联解体更是断绝了仅有的进口来源。
在“和平年代的特殊时期”中,古巴人不得不对报废的物件进行翻新,尽可能地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享誉国际的古巴艺术家埃内斯托·奥罗萨,用美学的角度将这种全民现象诠释为“技术反抗”。
 
外国游客在古巴总有时光冻结之感,这既是拜川流不息的老爷车所赐,也源于一种残留的冷战氛围。
他的文字娓娓道来,如实呈现更多不为人知的古巴生活,平静表面之下总有隐秘、热忱、困境与生机。
其实哪怕日常热爱新闻,我们甚至未必能如此详实地,接触到一本书体量的信息,只关于古巴的主题。
有条理有重点的叙述中,一定有所得。


 
02  新闻之外
 
这本书虽然不是新闻报道,但字里行间,传递出很多关于职业感专业度的内容。
比如记录和感知的界限。
最近经历了太多重大灾难事件,我才逐渐理解,新闻以及新闻价值的含义——公共领域的信息记录不可或缺。
新闻报道所需要包含的因素:冲突、戏剧、排他性、上层权力、精英、名人、娱乐、惊喜、坏消息、好消息、规模、相关性、跟进、视听、可共享性等。
所以越是常人难以接受的重大悲剧事件,就越有新闻价值,越需要客观冷静,谨慎专业,克制律己地及时传递。
 
虽然如此,记录播报新闻以及接收聆听新闻的,都是活生生的人。
总要在冷静的传达中,无法舍弃生而为人的同理心,无法麻木的主观感受感知。
 
在东航事件突发之时,很多媒体积极主动传递了很多故事化的所谓新闻。
不一定都是为了KPI的点击率,善良受众对新闻背后故事的渴求,也是现实。
但真的有必要如此快速地传递,快于搜救进展,甚至要去侵扰悲痛中的家属吗?
不是所有人愿意在悲痛时刻立即分享,更何况是透过媒体第一时间知道噩耗,媒体应该记录,而不是成为悲伤告知人。
 
所以我很喜欢这本书里,传递出的职业信念:
“我希望能够更好地观察古巴人的日常生活,这种体验越主观越好。因为一旦记者的感知不够立体,客观和盲目常常只有一线之隔。”
在古巴特殊的环境下,他有自己对职业不一样的认知和提升:
在古巴,意外之事是不存在的,无论是革命前,还是革命胜利后。
无论多么重大的突发新闻,其实连当事人都很难说清真正的起始时间,而更倾向于把公之于世的那一刻作为界限。
它是一个被切割了前因和后果的独立瞬间,很难从中窥见真相,但那一寸遐想的空间吸引了我。
新闻本来就是遗憾的艺术。现在回想,当时的我或许已经意识到它会延伸为一条长线新闻。重要的不是见证开头,更不是结尾,而是一步步伴随它的发展。

 


03  少有人走的路
 
驻外记者和调查记者,都是我很佩服的少数人。
对外驻外的经历和困难,不能一言以概之,也不是我们简简单单就能感同身受的。
揭露社会问题的暗中取材,更是惊险又艰难。
报道这些重大事件的敏感和压力,甚至是困难求证的惊险经历,更证明了这些事实必须报道的迫切性。
他们,真的都是很有信念感的人。
我最近也接触了很多关于记者这个行业的知识,很多时候,记者对事件报道并非一定体现了他本身的态度,作为一份营生的工作,自然要承担报道任务和工作压力。
所以这两类记者,尤其是调查记者,少之又少,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任何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得到这样的评价,都不是容易的事。
书籍介绍里,这样描写刘骁骞:
凭借其敢当“逆行者”的勇气,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新闻现场,记录新闻事件,传递中国声音,思考时代变迁,展现着中国记者的魄力和担当。
 
所以我很想在舆论嘈杂,充满信息噪音的当下,推荐更多值得看,值得品的优质内容。
难得可以碰到这本书,难得他分享出来他的感受和思考,
 
他对自己这本书的评价依然中肯谦虚:
一个带着记者视角的旅途既可能妙趣横生,也会变得十分功利。在这种略显病态的职业惯性中,所见所闻都被当作潜在的选题来看待和拆解。
然而在我的经验中,最深刻难得的体验,无论是生理的,还是意识的,往往很难塞进新闻报道的模具中。
为了等来适合的输出形式,有时需要耐心地等待。更可能得情况是,它始终是一种背景声,在所有的新剧情中摇曳着。


真心希望,这本书可以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观,
进而也会去思考,比如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媒体环境?
作为受众,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辨别和吸收怎样的新闻资讯,从而也能给媒体更好的信号,去提供优质的内容,而不是所谓的爆款,流量?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