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海外就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阶段和治疗选择

 JMT日本 2022-03-2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1. 阶段和治疗选择

根据癌症展的程度和身体状态探讨治方法

癌症展的程度被疾病分期

1) 疾病分期

慢性粒胞白血病可分三个段:慢性期、加速期、急期。

(1) 慢性期

虽然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增加,但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这一时期被确诊。如果在这一时期不进行治疗,或者即使进行了治疗也得不到很好的效果的话,经过3~5年的过渡期,会进展成。如果进展到加速期、急,治疗就很难取得效果,因此治疗的目的是维持慢性期。

(2) 加速期

是介于慢性期和急变期之间的疾病分期。在白血病细胞增殖能力提高的同时,分化能力丧失,骨髓和外周血中被称为母细胞的未成熟细胞的比例增加。结果,通过治疗控制白细胞数量变得困难,脾脏肿大可能会加剧。有时会出现贫血、出血倾向、发烧。另外,也有不经过明显的加速期而转入的情况。

(3) 急变期

也称急性期,骨髓、外周血中的母胞增加,致类似于急性白血病的状态可见由于红细胞减少引起的血症状、白胞减少引起的感染并症、发烧、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症状等。与慢性期相同的治方法以控制白数,白血病可能会在骨骼、皮肤和淋巴结形成肿瘤在急变期,白血病细胞有可能浸润大脑和脊髓周围的脑脊液和脑膜,甚至大脑本身。

2) 疗选择

主要治是分子靶向治。如果疾病分期进展,将考增加分子靶向物的量或变更分子靶向药、联合使用化或、造血干胞移植等。

图3显示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疗的大致流程。和主治医生讨论治疗方针的时候请参考。

3 慢性粒胞白血病的治

自 日本血液学会主编《造血瘤诊疗指南 2013 版》(金原出版社)、

《造血瘤诊疗指南 2013年WEB版(第1.2版)》(日本血液学会)

2. 按疾病分期区分治疗方案

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使白血病细胞充分减少,抑制疾病分期的进展,使慢性期长期持续。如果从慢性期展到加速期、急期的话,同的治方法不能得到充分的效果,因此探讨改政策。

1) 慢性期

如果诊断为慢性期,可以选择分子靶向药伊马替尼、尼罗替尼、达沙替尼之一。伊替尼是第一个出的分子靶向积累了大量长期内服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替尼和达沙替尼是在伊替尼之后出的分子靶向,可以比伊替尼更快地减少白血病胞的数量三种物并非都是最好的,给药方法和不良反(伴随口服的副作用)因物而异,因此根据疾病和生活方式选择适合的物是很重要的。另外,在开始使用分子靶向药后,坚持内服是非常重要的。

如治效果不充分,或因物副作用继续服用,可在上述三类物之间换药,或换成博舒替尼或帕纳替尼等其他分子靶向

※当在治疗期间发生的BCR-ABL基因突变中检测到T315I突变时,使用帕纳替尼。因为是刚被批准不久的药,所以关于副作用特别慎重地进行了讨论。

2) 加速

如果确诊后还处于加速期,首先使用达沙替尼或尼罗替尼等分子靶向药进行药物治疗。在早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时候,可以继续使用这些药物,观察疾病进展过程,但如果是慢性期的话,要进行更加慎重的观察。

另一方面,如果病情在治疗过程中从慢性期展到加速期,则换用目前尚未使用的分子靶向。如果可以实施异基因造血干胞移植的话,在察分子靶向效果的同虑实施。

3) 急变

为药物治独使用分子靶向联合分子靶向物和胞毒性抗癌行治。化通常使用类似于用于治急性白血病的物。

即使通过治恢复到慢性期,由于考虑效果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如果年和全身状态没有问题,并且可以确保骨髓捐赠者,将行异基因造血干胞移植。

在不能移植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分子靶向药物等药物疗法。在药物治疗也得不到治疗效果等情况下,使用羟基甲酰胺等副作用较轻的细胞毒性抗癌药来控制白细胞的数量,以维持生活质量(QOL)为目标的治疗成为主体。

3. 效判定

在血癌中,通过症状和检查结果无法确认癌细胞的状态被称为“缓解”。即使得到缓解,体内仍残留着癌细胞,如果不继续治疗就会复发,所以与痊愈(完全治愈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确认这种缓解的状态,是治疗的第一目标。

在慢性粒胞白血病中,用反应这个指标代替缓解,根据检查的方法和效果的程度,血液学反HR)、遗传学反CyR)、分子学反应MR)等。慢性期通常在开始使用分子靶向后的3、6、12个月估反程度,判断治疗效果是否充分。

1) 血液学反(HR:hematologic response)

在血液检查中,白细胞、红血球、血小板的数量和分类趋于正常,并且肝脏和脾脏的肿胀等症状消失,这种状态被称为完全血液学反应 (CHR)

2) 遗传学反应(CyR:cytogenetic response)

使用在骨髓检查中采集的骨髓液,G显带法FISH检查Ph1染色体阳性胞的比例,判定如下。

 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artial cytogenetic response):

骨髓细胞中Ph1染色体阳性细胞数量减少到1~35%时

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 :

Ph1染色体减少到无法检出时

3) 分子学反应(MR:molecular response)

通过称PCR法的基因增方法,使用血液进行检查,调查具有BCR-ABL融合基因的细胞比例,做出如下判断。

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

BCR-ABL融合基因比例为0.1%以下时

完全分子学反应(complete molecular response):

BCR-ABL融合基因减少到无法检出时

4. 物治

初次治使用靶向物,如果疾病分期进展,考增加分子靶向量或变更分子靶向。可以予化解症状。

1) 分子靶向

初次治疗可选择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中之一。如果没有效果的话,除了这3种药之外,还可以从博舒替尼、帕纳替尼等药物中变更为正在服用的药物之外的药。如果治效果好的话,继续给药

分子靶向药是内服药,要考虑病情、并发症、年龄等,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一般在门诊治疗。靶向BCR-ABL蛋白的分子靶向物通常有效并且可以控制病情。但是,如果忘,效果就会减弱,所以要注意不要忘

目前,这种分子靶向治疗需要终生持续。但是,为了获得完全分子学反应那样的高疗效,并以维持一段时间以上的患者为对象,目前正在进行中止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也可以期待中止治疗的可能性。

帕纳替尼因为是刚被批准不久的药,所以关于副作用特别慎重地进行了讨论。

2) 胞毒性抗癌(化

使用细胞毒性抗癌药羟基脲、白消安、阿糖胞苷(低剂量)以缓解发热、倦怠感、肝脏和脾脏肿胀等白血病引起的症状,并抑制血细胞数量。

在作出慢性粒胞白血病的断之前,可以在短时间

5. 造血干胞移植

造血干胞移植是行大量化全身的放等移植预处理后,将先采集的造血干胞注入骨髓以恢复骨髓功能的治。慢性粒胞白血病通移植他人(捐赠者)造血干胞的异基因造血干胞移植有望治愈。通过移植,希望来自捐赠者的血液细胞通过免疫作用排除白血病细胞这种作用有时被称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raft versus leukemia effect])。

如果分子靶向治疗没有效果,患者从慢性期进展到加速期、急变期,或者初次发病且处于加速期、急变期的患者,要考虑其全身状态、年龄、是否找到捐赠者等因素,考虑是否可以进行移植。

实施移植使用的造血干胞类型有骨髓、外周血、脐带血等。此外,根据年,可以预处理的强度(非根除性造血干细胞移植)。

6. 支持治疗

支持治不是减少或死白血病胞本身的治,而是防和减少症状、并症和伴随治疗的副作用的治疗,于推血癌治具有重要意

具体而言,与易感部位(口腔、气道、肛周区域等)的治、治理相关的白胞减少症做准,以及用于防和治胞减少症情况下感染的抗生素。、抗病毒物、抗真菌(霉菌)给药血、白胞减少血、使用其他血液制品和抗。包括长期治疗期间的心理支持,提供内容广泛的支持治疗。

7. 

通过治疗,当癌细胞在正常细胞中所占的比例低于某一标准时,作为缓解视为有治疗效果。癌症即使因治效果判断为缓解或治愈后,仍有可能再次出,称发、复燃

慢性粒胞白血病中,如果当初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失去了治疗效果,或者在治疗过程中进展到加速期和急变期,就会被认为病情恶化。

种情况下,将根据患者的情况研究治方案,改分子靶标药物,并胞毒性抗癌物治。即使展到加速期或急变期,通过些治也可能再次恢复到慢性期。此外,也可能通过移植再次解。

此外,在移植后复的情况下,也可以行捐赠者淋巴注(DLI)以输注提供造血干胞的捐献者的淋巴胞。

如果治无效,就要进行以维持生活质量(QOL)、与疾病共存为目标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