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竹||韶华易逝,岁月如梭

 乡土蓝田 2022-03-28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韶华易逝,岁月如梭

毛竹

农村学校每年都要放寒假和暑假,寒假也够漫长的了,而几乎两个月的暑假则更加漫长。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代,甚至还要放夏忙假和秋忙假,这两个假大约各10天,足够收麦、种玉米与收秋、种麦子了。现在虽不放秋忙假,但国庆的七天长假也足够种麦子的了。毕竟收麦、种玉米、收秋、种麦子是农村农民的头等大事啊!民以食为天,谁人敢误农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哪!

农村教师可怜就可怜在这个地方,虽说是国家正式教师,但不像人家城市教师那样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可以西装革履领带飘飘,得意之时还可以穿上风度翩翩的无比浪漫的浅黄色风衣,潇洒的走上几回。农村教师不仅在学校要像城市教师那样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节假日回到家里就变成了十足的农民,不得不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夏季,挥舞镰刀收割麦子,用独轮车或架子车往回拉运麦子,用脱粒机脱粒麦子,晒麦子,收麦子,交公粮。麦子一割,马上就要马不停蹄的担水点种玉米;在秋季,搬苞谷、挖苞谷杆、翻地、用拉犁种麦子、拾棉花、拔棉花杆、挖红苕。用脱粒机脱完麦子,整个人就成了一个两鬓苍苍十指黑、满面灰尘烟火色的土的爷了,连吐出的痰擤出的鼻涕都混合着乌黑的灰尘!

不过现在这几年比较好了,因为收麦子种麦子翻地都用机器了,也不用积极踊跃的交售爱国粮了。

农村自古到今都是旱厕,只是这几年基本都成了水茅化了,但水茅化绝对不是人家水厕,距离人家水厕还差十万八千里,只不过比那旱厕减少了人的劳动强度罢了!为啥?因为旱厕每人大便一次盖一次土,不断地盖着累积着,于是很快旱厕里边就堆积如山了——满了,这堆积如山的粪土就要用铁锨一锨一锨地从旱厕的围墙上扔出去,这是旱厕。还有猪圈里边的粪土,也要这样一锨一锨的往外弄。这就叫起圈,包括起人圈(旱厕)、羊圈、牛圈、鸡圈等,是农村里面最脏最累最苦最重的活,试问城市里边那些西装革履者谁能下下这样的苦!

而由旱厕改成的水茅化劳动强度就比较小了,但毕竟就更肮脏了。因为水茅化满了,你就要用粪勺一勺一勺地往桶里舀,两个桶舀满了,用水担担起来去给田里的庄稼上肥料。其实这就是人人见了都厌恶地捂着鼻子的所谓的掏大粪!试问城市里面的那些西服革履者谁能下下这样的苦?在农村,自己的厕所满了总得自己往外弄啊!这也许是人的一生中所干的最脏最苦最累最重的活了!人人都说劳动光荣,说劳动的好处多得不得了,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劳这样的动,难怪“文革”中对那些自恃清高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们,都被处以打扫厕所或掏大粪的酷刑,在造反派和红卫兵看来,这无疑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惩罚。路遥笔下的高加林不就为掏大粪与别人用粪勺子打架吗?那是小说《人生》中民办教师高加林人生的最低谷时期,谁无虎落平阳日?伟大的作家巴金不也能立起又能蹲下地被造反派红卫兵逼着灌装大粪吗?尽管粪点子溅的满身满脸。

所以在经历了漫长节假日的特别是夏忙和秋忙的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之后,当你疲惫不堪地回到你工作的学校时,你会强烈的感受到学校里边干净文明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是多么的幸福!这就叫做不走高山不显平地!你仅仅干了最多不足两个月的农活,就累成了这个样子,那些成千上万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老兄弟所下的苦你就可想而知了。

谁不知道洗一个热水澡穿上干净的衣服整天游来又转去快乐又幸福呢?但人一天总要干一些事情,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人一日不能无事可做,更不能太清闲了,最不能闲得无事,福不可享尽啊!人要忙,但也不可太忙,忙着总比闲着好,要适度的忙。林帅就因建国后一直无仗可打而焦躁不安,打仗的瘾一旦犯了就躺在北京吉普里面的吊床上,让司机在怪石嶙峋凹凸不平的河滩上面高速行驶,而林帅就用这种把自己颠簸得在别人看来简直非常受罪的方式从而幸福的过足打仗瘾。真乃旷世奇人啊!

现在我们村子里边的川道的土地都已经被干部几乎卖完了,只剩下绣岭上的不足50亩土地,属于我家的只有不足一亩,一年只种一料麦子,再加上收割、拉运、播种都是机器、汽车,所以节假日回家干农活早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的苦累了。所以今天的农业基本现代化带给我们的轻松、如意、称心,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们绝对所不能想象的,特别是祖辈,他们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现在种地虽然基本现代化了,人不怎么样受罪了,但我们农村农民所赖以生存的黄金般的土地已经几乎没有了,而我们村的农民的后代子孙们他们以后凭什么生存呢?他们拿什么吃呢?也许我这是杞人忧天,有人就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西北才子牛兆濂就曾经说过,房是招牌地是累,银钱是人的催命鬼。地是累,那是因为地主老财的土地太多了,而穷人的土地不是没有就是太少不足以糊口,只得租种地主老财的土地。土地没有必要太多,只要够吃就行了,太多了确实是一种累赘,但作为农民绝对不能没有土地,我们不是经常还要耕读传家吗?

现在我家在川道的土地,还有二、三分油菜地和二、三分棉花地,再加上岭上的不足一亩麦子地,也足够妻子和我两个人务弄了。

女儿获硕士研究生后在遥远的深圳上班,顽皮的小外孙躺在宽大的摇篮里不安分的脚登手刨,儿子在遥远的杭电正在上研,家里平时就剩下妻子和我。她一天给我做两顿饭,等着我放学回家吃,因为早点这一顿我在街道吃。妻子经常笑我,就咱两个人,你吃东西还挑挑捡捡的?我也笑着说小时娇生惯养的毛病,怕是这辈子也改不了了,这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是啊,家里只剩我们两个人了,我们还拌什么嘴生什么气呢?仔细一想简直是大可不必了。

妻子经常对我说,多亏我们第一个孩子是女儿,要是儿子你现在拿什么给儿子结婚啊!就凭你那点工资够给儿子买一动(车子)还是不动(不动)?我一想也是,妻子并没有说错。

女儿硕研毕业后很快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好工作,当我们正为她的恋爱婚姻忧愁焦虑之时,恰好儿子考上杭电,我坐火车送儿子去千里之外的杭电入学,当我和儿子从杭州火车站出站口出来时,女儿就在出站口迎接我们,她也是为送儿子专程从深圳坐飞机先于我们到达这里的,儿子考上大学,姐姐专程相送也是人之长情。女儿为我们三人开了房,我们为儿子办好了所有的入学报到手续,我为儿子打扫了床子,女儿为儿子铺好了床上那一套,儿子有事去了他们的班级,我和女儿就回到了我们在旅社的房间。这次儿子入学报到的所有费用都被女儿一包袱包了,姐弟情深啊!

我和女儿都坐在各自的床子上玩弄着手机,靠着墙休息。好一会了,我们都没有说话,没想到女儿忽然却有些胆怯的很平静的说,爸,我谈了一个对象,你看一下,就是这个人!女儿说着递过来了她的智能手机让我看“他”的照片。

女儿说这话让我感到很意外,但这话却也完全在情理之中,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女儿在说完这句话后等待着接受我对她的训斥,但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在此之前女儿从未向我或她母亲谈过他的恋爱情况,她有没有男朋友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都以为她没有,毕竟我对女儿在她上大学后曾说过这样的话:你一定要先立业后成家,绝对不要让恋爱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想必女儿就是这样做的。可想而知,也不难想象,女儿在对我说这话之前一定不知进行了多少次的深思熟虑和酝酿准备,她之所以能说出口,也不知鼓了多少次的不知多大的勇气。

我看到的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身强力壮的的顶天立地的气概豪迈的小伙子,女儿指着照片向我介绍着讲述着“他”的方方面面……

从那以后直到现在“他”的出色的杰出的表现,证明了女儿当初的眼光绝对没有错,今后也绝对不会错。本来这样的事情最好的方式是孩子对她母亲说,没想到女儿却选择了我。我送儿子入学回来后,立刻就高兴地告诉了她母亲。是啊,女儿终于有了自己的男朋友了!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大好事情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来就应该如此嘛。再说女儿早已经硕研毕业有了工作,正是光明正大的谈婚论嫁的时候!记得革命老前辈陶铸在遭受残酷迫害的日子里,得知自己的女儿有了男朋友时,他是多么的欣喜若狂啊!

至今想起来,女儿的婚恋是很顺利很成功的,没让我和她母亲费心劳神。儿子的大学四年以及今年的上研费用基本上都是女婿女儿鼎力相助的,当然我们也不能永远的依靠并亏待人家,毕竟人家也有自己的家,也要过自己的日子。养女能干什么,养女一门亲啊!亲戚就是这样,在关键时刻互相帮助,再说我们的儿子以后怎么也不会忘记他姐夫和姐姐的,这也是人之长情嘛!结亲是结义,不是结利,这和结交朋友是一个道理。

现在的社会也真可怕,谈婚论嫁既要有房还要有车,要房可以理解,为什么一定还要要车呢?我女儿当初并没有向对方要求这两样东西,直到现在他们可能也没有车。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话说的多好!我在对他们的《婚礼祝词》中这样说道:好男不在家当,好女不在嫁妆。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骑马挎枪。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孩子们,愿你们比翼齐飞!

我对现在儿子的要求与当初对女儿的要求没有什么两样,还是先立业后成家,绝对不要让恋爱影响了自己的学业。至于他将来成家的房车,我连两个中的一个也不敢给他打保票,因为我的能力有限,我只能尽力而为,实在不行的话,老家的新居有的是宽大的新房子,足够他结婚用了。因为作为父亲的我,毕竟是一个农村初中的收入有限的教师,哪有那么多的钱为他搞那两样东西?想必通情达理的儿子也不会在这两样东西上问罪于我的。老话说得好,父亲少不了儿子的媳妇,儿子少不了父亲的棺材。但我总想一定会有那么样的一个朴实无华心地良善真正会过日子的姑娘,她是不会以这两样东西要挟我儿子的,据我所知,这样的姑娘还不在少数。

要是全中国农村的所有的小伙子结婚都要买房买车的话,那么他们的父母也只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了!

当今虽然是太平盛世民富国强,但仍有一些人热衷于讲究吃喝玩乐追求豪华奢侈,这是一种丑恶的不良的社会风气。为人都想把官坐、谁是牵马坠镫的人?连诗仙李白一生都郁郁不得志最终下水捉月而亡,连诗圣杜甫都屋漏偏遭连阴雨,全家大小痛苦不堪啼饥号寒,而我们这些享受宽房大屋饱食终日的寻常百姓也该知足了吧!

二十年前去偷油钢刀砍断葫芦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据说这是成仙的铁李拐(也叫铁拐李)在儿子结婚的当天写在大门上的一副对联,当人们发现并把这副对联叫来他的老婆看时,老婆大喊一声:快追,那是我男人!众人哪里追得上,铁力拐早一溜烟就飞上了天……

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干什么?父母的心在儿孙身上,儿孙的心在石头身上。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所以,该吃,吃;该喝,喝!不要难为自己,要学会自己安慰、关心、疼爱自己。

想吃点心,就整一盒子那个德懋恭牌的水晶饼;想喝茶,就整一斤那个最好的茉莉花;回民的泡馍能吃,清真的水盆羊肉也咥,伊斯兰教徒的肉丸胡辣汤就喷香的锅盔馍更不拒绝,更不要说那些诱人的甑糕、粽子、油糕、鸡蛋糕……绝对不要听那些医生教授的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的所谓的忠告,想吃啥就吃,想喝啥就喝,想穿啥就穿,只要子女道途不迷茫,以后的人生旅程比咱强!

2019、10、4华镇中

作者简介:毛竹,西安蓝田人,六零后人,中学语文教师,著有文集《灞水扬帆》,坚信人生就是奋斗撞响的钟声在宣告自己的存在!

乡土蓝田平台投稿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