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影‖商女犹知亡国恨——《金陵十三钗》

 知易行难nev5ph 2022-03-29
史学家陈寅恪晚年足膑目盲,却倾其毕生所学为一妓女写下一部煌煌大著《柳如是别传》,以表彰柳如是在明亡之际展现出的精神气节。无独有偶,五四运动之时,上海滩的青楼女子们曾经登报声明,“因国难当前,以歇业声援学生和市民”。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正是这样一部以妓女为主题的电影,其所反映的亦是中华文明面临巨大灾难时,妓女这一中国社会中的边缘群体,所蕴藏的民族意识和精神气节。

青楼之业古已有之,向为社会社会各个阶层所歧视,所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南朝陈后主因奢靡生活而亡国,后杜牧作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讽之。且不说作为被主流社会歧视的边缘群体,商女们既不必为亡国负责,更无力对其负责。就是对于现实来讲士大夫们在国难当头之时,表现的未必比商女们更有勇气。

明亡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殉国以成就其士大夫名节,当柳如是先跳水之后,钱谦益却畏葸不前,最后还把柳如是救了回来,可以说在这个时候士大夫还不如一小女子。南宋灭亡的最后一战,崖山海战,战后近十万士大夫、士兵、宫女、宦官等自杀殉国。这是前朝从未见过的现象,何以如此?

两宋一代,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共识,创立理学,并致力于使理学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能够内化到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即所谓的“一道德,同风俗”。无巧不巧,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迎合市民需要的话本、小说、戏曲等,将理学这些本来为士大夫所奉行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文化大传统,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其日用而不知,成为存在于民间社会生生不息的文化小传统。

当然这样的观念只是蕴含在普通民众的潜意识当中,须某种极端环境才能使其燃烧,抗日战争正是这一文化意识得以激发的大环境,南京大屠杀的绝望情境,女学生们欲要跳楼自杀的画面则是促使其蓬勃而出的导火线。《金陵十三钗》中,当书娟等女学生面临绝境,玉墨这一秦淮头牌,做出代替女学生的决定,正是这一文化所熏化的必然结果。而影片最后的《秦淮曲》不仅仅是为了颂扬十三钗们,更是一种象征,我们的文化正是通过戏曲这样的艺术形式,实现了对整个民族的教化,《八佰》当中的皮影戏亦是同一逻辑的产物。

这样的现象,也不是我们所独有,影片当中的入殓师约翰,本是混混似的人物,也是在这样的情景当中激发了其身上的本身文明的价值观,升华了自身。反观日军高级军官长谷川,虽然出场之时,讲英语、弹钢琴,向众人道歉,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终归只是外表的西化,而没有认识到西方文明的精髓,难掩其残暴的本质,终究是其自身文明的产物。

传统儒家文化所塑造的民族文化意识毕竟属于古代,古人的世界已经天崩地裂,明清以来,我们需要构建的是现代性的民族文化意识,正是在从甲午到抗战这样的情境当中,古老的文化意识逐渐转化为现代的民族意识。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国军队,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士兵找不到效忠的对象,以致大小军阀丛生,背叛与背叛横行。到了抗战时期,军队逐渐找到了自己效忠的对象——民族国家,明确了自身使命,影片当中的李教官正是这一转化的表征。

一个民族的未来,正是由这千千万万的小人物所塑造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