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管理的三个层次

 昵称17898125 2022-03-29

原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人能够带动一个团队的发展,真应验那句“火车跑得快不快全凭车头带”。校长说到底还是人,校长管理学校的方式属于“人治”,形式上属于“以人管人”,要求上是“你必须这样做”,性质上是“命令力”,表现的是“人律”。这是学校管理的第一个层次“学校管理1.0版”。

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又说出了“一部完善的制度体系就是一所好学校”,制度保障广大教职工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也能够制约部分教职工的不作为之举,同时用制度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度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用制度管理的方式属于“法治”,形式上属于“制度管人”,要求上是“我不能那样做”,性质上是“约束力”,表现的是“他律”。这是学校管理的第二个层次“学校管理2.0版”。

制度管理之后,有人说制度太钢,没有人情味,缺少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学校管理需要有思想、有灵魂、有温度,让广大教职工形成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工作过程中要产生主动性,形成学校管理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师生身处其中就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熏陶,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指引和要求。用文化管理的方式属于“文治”,形式上属于“文化管人”,要求上是“我应当这样做”,性质上是“内驱力”,表现的是“自律”。这是学校管理的第三个层次“学校管理3.0版”。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