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长安街(下)

 古磨盘州人 2022-03-30
于忠肃公即明代大忠臣于谦,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背诵过他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幼年的我一直奇怪,是因为写诗当了忠臣,还是因为忠臣,所以能写这样的诗。
他用生命保护了瓦剌兵围困北京城,避免了明王朝中期就可能亡国灭种的灾难。八年之后,朱祈镇复辟,他被一群奸臣构陷,最终被杀害,享年60岁。关于于忠肃公的事迹,回头我另文书写,在此不加赘述了。
说心里话,未到于忠肃公祠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地图上的一个标记,大家都知道,很多地图上标记的,仅仅是遗迹,不表示现在还保存着。真的没想到,在长安街边,几栋银行大楼的簇拥下,一个四合院独立地存在着。
据说四合院先前就是于谦家的院子,房子应该是现代修的,一栋二层小楼就是展室,介绍于谦的生平事迹。现在这个小院子已经被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游人开放。假如路过长安街,不妨稍微驻足一下,历史上,像于谦这样的英雄,能凭吊一番,也能表达我们对英雄的一腔情怀。
继续往西就是东单银街了,尽管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我依然不知道东单和西单的名称由来,有说是因为节气,有说是因为时点。不一而足。以前的老北京有“东城富、西城贵”的说法,即中轴线以东、长安街以北的二环内人家,以富人为多;中轴线以西、长安街以北的二环内人家,以贵人为多。现在,北京不再以长安街为界了,直接将中轴线东边的称为东城,中轴线西边的为西城。
过东单银街,就是一堆玻璃建筑,那个叫东方新天地,印象中我读书时就在建,建完后一直不温不火的,那个黄金地段,也不知道是谁搞了那么一个创意,总感觉跟皇城大街有点不合拍,不过也正常,因为上个世纪末那几年,长安街被彻底地改头换面了,最典型的就是人民大会堂后面的那只大蛋(国家剧院),从设计之初就被人诟病,可它依然浮在那儿。
东单再往西,有个南北走向的街道,这就是著名的王府井大街。那是一条老商业街,以前的王府井百货是老北京的生活来源,随着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王府井逐渐变成了外地人来京的打卡景点,北京人慢慢地淡出了。
王府井大街的西南口矗立着早年间的地标性建筑——北京饭店。这座饭店在当年的地位,无论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估计都有一些说法。当年长安街上的建筑不能超过北京饭店的高度,因为,站在北京饭店的顶层可以看见中南海里面。现在想想应该不可靠,因为饭店与中南海之间还隔着一个故宫呢。
不过,饭店正对面那一栋办公大楼,在我没来北京之前就知道了,父亲第一次来北京时,叔叔就安排他住在那个楼里,当年那里有内部招待所,父亲回家后跟我们说,住在北京饭店对面。北京饭店对面后来还有一个豪华的所在,就是那个有名的俱乐部,俱乐部的会员资格,据说都要百万以上,可见世间有钱人是如何的豪奢,贫穷让我们的想象力始终追不上他们消费的尺度。
北京饭店往西,隔着南池子大街,就到了著名的天安门前面了。
不知道从哪年起,天安门地区管理变得非常严格,一道道关,一道道卡,要是旅游旺季,步行到广场,就安检那关估计就得排上半个小时。进了广场地区,可以欣赏的至少有七个景点。
一是广场东边的国家博物馆,这是存放国宝的地方,一年四季,很多国宝都在这里展出。逢年过节,或者特殊日子,国博还有专题展览。目前,国博是比较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一般都要提前预约,不然,当天很难约上。
二是广场及南侧的毛主席纪念堂,以前每天,纪念堂前面都排着长长的等待着瞻仰主席遗容的队伍,我是好多年没去过广场了,现在如何参观,我还不是很清楚,估计疫情期间,那里是不让进了。广场上每天早晚有升旗和降旗仪式,那是非常壮观和庄严的,假如外地来北京的,实在起不了那么早看升旗,看一次降旗也是不错的,无非就是程序有点反,没有唱国歌的声音。
三是广场西边的人民大会堂,那是非常庄严和神圣的地方,没有重大会议的日子,大会堂也是一个参观景点,可以买票进入参观的。记得小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人民大会堂》,介绍的非常详细。
四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它位于故宫的东侧,很多外地人都会忽略这个地方,假如你喜欢历史,来北京务必要去一次,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太庙”,太庙是供奉当朝历代皇帝牌位的地方。明朝时,这里供奉的是明代皇帝的牌位,清朝推翻明朝后,明代皇帝的牌位被请到历代帝王庙里了,太庙里供奉的是清朝历代皇帝牌位。太庙里的结构、牌位摆放的“三昭三穆”制度,以及祧庙的设计,这都是学问,记得以前有专门文章记录过,在这里就不单独述说了。
五是中山公园,它位于故宫的西侧,跟劳动文化宫对应,它早先也有一个名字叫“社稷坛”,这两处景点是按照“左庙右社”的结构设计的。很多人对这个景点有误会,里面可看的东西有不少,如当年立在圆明园的兰亭碑亭,颐和园败家石的姊妹石,还有刻着屈辱的“真理战胜强权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个五色土组成的社稷坛。春夏两季,这里还有很多门类的花展。假如有时间,还是可以进去欣赏的。
六是天安门城楼。其实,过去的皇帝是不登那个城楼的,解放后,领导人逢阅兵式或者重大活动的时候登临城楼,那个地方,也就成了一个景点。估计那个景点外地人来北京都想体会一下。
七是最核心的景点——故宫。这个估计我不说,到了这儿大多会进去看看,这也是北京最有价值的景点了。现在的故宫北京人也去,不过北京人跟外地游客欣赏的重点不同,故宫经常会办一些展览,北京人都是冲着展览进故宫的,外地游客应该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
故宫往西,还有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是新华门,里面据说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那里面还有个名称叫中南海。以前,在门口照相好像都是不被允许的,现在拿着手机远远地照一张,好像也无所谓。那么多武警、警察和便衣,照出来的照片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新华门再往西就是商业区了。西单一直是北京的商业中心,现在那里有图书大厦,有中行,还有一些大型商场,那地方,除了商业,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早先知道西单,那是因为给叔叔写信,地址是新皮裤胡同XX号,现在那条胡同好像还在,就在我们总行大楼后面,现在到那儿,总有物是人非之感。
西单还有电报电话大楼和民族文化宫,作为一个汉族人,民族文化宫跟我们没有太多联系,印象中在那儿看过演出,别的好像就没有印象了。电报电话大楼还是有印象的,程控电话刚普及的时候,为了节省长途开支,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去电报电话大楼排队打半价电话,那时候,队伍的长度非常壮观,排个一小时都不稀罕。最痛苦的是,队排到了,家里那头没人。
西单还有一个比较牛的建筑是央行,那个样式,现在看也不过时,只是承载量小了一点。再往西就把我的行程终点走到了。
之所以把终点定在这,那是因为,复兴门往北一站地就是月坛,那是明嘉靖规划的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如没有日月潭及城北的地坛,总感觉北京城建设的不完整,或者说北京城是南重北轻的。不可否认,嘉靖皇帝在北京城设计方面还是用了一些心思,日月合在一起,不就是大明朝的明字吗?天坛在南,地坛在北,整个北京城放在中间就稳固了。
中国的建筑讲究对称结构,对称之外再加上文化,无形之中,建筑体系的厚度又增加了。关于北京,我感觉自己比很多人多了一层了解。
月坛在前年去过,虽然没有见到月坛的真面目,可我比较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老者,他给我介绍了月坛的前世今生,他带我领略了月坛和中国古代建筑之美,我曾经发下一个誓愿,假如能写一本关于北京的书,我一定要将它亲手送到老人的手中,但愿,我能完成这个愿望。
长安街我走过了,每次用脚丈量身边的这块土地,好像对北京城又多了一层了解,我喜欢这座城市,这是我愿意用脚去感知它的动力源泉。

于谦祠

展厅楼入口

王府井入口

叔叔在这儿办公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26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