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辰山记游

 煮字疗饥燃湿柴 2022-03-30


    以佘山为代表的华亭三泖九峰之地,长久以来人文荟萃。陆机、陆云之后,船子和尚、陆贽、董其昌、徐阶等人都对后世产生过影响。佘山之南有个才七十米的辰山,虽然注意它的人不多,却是明朝“几社”的初创之地。钱惟善《九峰诗》说:“神山自昔耸孤岭,天宝六年更细林。”称为神山的原因,李延罡的《南吴旧话录》,和杨枢的《淞故述》都说:“神山旧名神鼍,伏首引尾状类于鼍”,神山是神鼍山之略。而且“山之阳有道院,颜曰神鼍仙馆。”对于相传吕洞宾所题的古雅匾额,前者说是“为有力者夜中取去”,所以当时看到的是临摹的。这是明崇祯年之前的事了,因为“崇祯时有人邀周公远重书者,周曰:吕祖书虽未获睹,然吾辈自不得更书,譬如习见王嫱、西施,复谈及脂粉,纵百般旖旎,终未能自信。”杨枢则除了明确说:“真迹为太守吴黄洲持去。”外还提供了另一个信息:“相传是山岁出圆石一,为鼍卵,后人凿石其首,遂不复出。”这很可能是早先在此发现过类似于恐龙蛋的扬子鳄蛋化石。

     李延罡是原名李彦贞,后改名李延罡,字辰山,是因为明崇祯年间,拜于同乡名儒徐孚远门下,并因此加入由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彭宾、杜麟徵、周立勋等人创立的几社。其时正值明朝风雨飘摇之季,1644年,李自成进兵北京,不久清军入关。几社成员欲为勤王之备,他也追随徐孚远参与了抗清活动。1646年,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后退守广西,他即南下桂林,曾在南明王朝为官。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死于昆明。他北返后,隐居平湖佑圣院为道士,从此改名易字。延罡为隐喻延续华夏血脉之义,辰山则以几社初创之地。他的《南吴旧话录》,仿《世说新语》之体,记松南社会之风,感山河破碎为慨。杨枢则直接号细林山人,所以人称杨细林。他的《淞故述》是当地人写当地事,也是一部“述松江一郡遗闻轶事,以补志乘之阙略者”的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几社的前身是陈子龙、夏允彝等人创立六人社,他们与邻近的应社、复社遥相呼应,抱着“再兴绝学之几”的愿望以文会友。按照陈子龙的说法是“既不得官,可不大声慷慨!”他们要急切地要发大声,以期纠正明朝开国以来的时弊。还编写了一部五百余卷的《皇明经世文编》,在王朝走向末路的危难之际,把本朝有识之士的经世文章汇编成书,试图供当朝执政者借鉴。一方面是末世无可奈何的弊端倍增,一方面是不甘沉沦的有识之士奋起,以图作力挽狂澜的努力,演绎了一段凄壮的故事。就是江南名妓柳如是,也以陈子龙“负海内重名”,欲委身于他,从盛泽至松江屡次刺谒,自称女弟子,产生过一段恋情。

   清兵攻陷南京后,陈子龙仍积极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途中经松江境内跨塘桥时,趁守者不备,突然投水而死。另一位著名人物是夏完淳。他深受其父和其师陈子龙的影响,成为抗击清军的少年英雄,就义时年仅十六岁。生前也常来登临辰山道观,与师长们抵足而谈。他的《从陈轶符年丈游细林山馆》记述当年在细林山馆即辰山崇真道馆的游踪和师生间的对话。《南吴旧话录》说:其父夏允彝,也应不屈而不久前“自缢于佘山舟次”,夏完淳被捕后赴南京,船经辰山下,忆及其父与恩师陈子龙之死,写下名篇《细林夜哭》:“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明亡后,他们也曾在此“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然而“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虽然壮志未酬身先死,但他们百折不挠,死而后已,守其不夺,成败不计的气概,却是辰山永远的骄傲。

   神山和细林之名,现在很少有人提到了。按董其昌的说法是,“神山原名辰山,在诸山之东南,次于辰位,今作神者,讹也。”不过,神、辰二字在吴语中同音,陈子龙还是称其为神山,他的《游神山道院》就说:“群仙何处接,沧海自悠悠。”辰山著名的是道观,而明清道流相传湘西辰州鬼神异常灵验,“辰州符”也到处风行,恐怕与此有关吧,究竟是谁“讹”只能存疑了。

                                      原载香港《文汇报》2014年10月2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