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爱这一口春日美食

 高骏森 2022-03-30

最爱这一口春日美食

            文/溪青浅

快到清明了,南方的朋友纷纷在晒青团。这是专属于春天的美食,圆圆糯糯的,外表像极了春天,有着超高的颜值。内里却有不同的馅料,豆沙、莲蓉、虾仁、笋干,猪肉,你想得到的食材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做馅料。

曾经在江南的春天尝过青团,混着艾草汁的糯米粉尝起来味道却有点怪怪的,不合我的口味。

在我的家乡,清明节是要吃寒食的,凉面凉粉是标配。不过正值高原乍暖还寒的春天,再加上清明时节总是雨纷纷,不走运的话,还会有雨夹雪,那冷飕飕的天气吃凉的东西无异于挑战,于是母亲常常用烫面做韭菜盒子来给我们解馋。

脱离了土地,在小镇上生活的母亲依然改不了睡土炕的习惯。于是在家里盘了一面炕,炕头上是炉子,烧水做饭,热气直接通到炕里,很是方便。

记忆中母亲总在生病,那面炕就是她的根据地。她盘腿坐在炕沿上,慢慢和着面,再唤我取来面板和擀杖,初春嫩嫩的韭菜已经被我掐了洗好,拌上剁得细细的鸡蛋碎,偶尔还放一点粉条末,黄的绿的白的拌在一起特别好看。

厚厚的大铝锅放在炉火上,细心包好的韭菜盒子放入锅中,圆圆的一个刚好铺满了锅底。小火慢慢煎出金黄的一面来,再迅速准确的翻面,在一屋子浓香四溢中,我眼巴巴的盼着这一面也焦黄了。

迫不及待盛在盘子里,等不及母亲把它切成几份,吹着热气一口咬下,外皮的香脆和内里的鲜嫩至今想来都令我垂涎欲滴,那一块饼子带给我满口的鲜香和极大的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记忆。

细细回味童年的美食,唯有这口韭菜盒子和某次端午节母亲杀了家养三年的大公鸡炖出来的香味是童年印象最深的美食,是记忆中无可取代的闪光点。

长大后,我也无数次在饭店吃过韭菜盒子。馅料不可谓不丰盛,有加了木耳肉末的,有加了虾仁香菇的,可是都不如我记忆中母亲做的韭菜盒子那般好吃。朴素而简单的馅料经母亲的手化成我舌尖和心尖上的美味。

在外吃饭,韭菜盒子是我最爱点的小吃,但常常令我失望。于是我学着母亲的样子自己学着做韭菜盒子,又根据美食达人的建议,一半烫面,一半冷面,做出来的皮没那么酥脆,馅也从不令人惊艳,如此再三尝试便没了兴头。

念念不忘的是母亲专属的味道,是无法回去的童年记忆。物是人非,记忆中的美食才最美味。

在贫瘠的岁月中,经历了没有绿色蔬菜的一整个冬天,翠绿的春韭一定是最诱人的吧,加上炒的金黄的自家产鸡蛋,用足了青油烙出的饼皮酥脆,内里鲜美,因为难得才弥足珍贵。

而今的韭菜一年四季都有,全自动化养鸡产出来的蛋自然也少了儿时的真味,最关键的是,没有母亲含着浓浓的爱意亲手制作的美食自然少了许多滋味。

怀念那一口韭菜盒子的味道,怀念欢乐的童年是每个春天的必修课。我做出的韭菜盒子只得到了女儿明显言不由衷的点赞,连我自己也觉得乏善可陈,也许我永远都不能像母亲一般做出让后辈难忘的美食了,想想就有些莫名的沮丧。

难道也要以自诩点得一手好外卖糊弄女儿吗?想起母亲日复一日准备一日三餐的辛苦,再想想自己如今做不了两天饭,就要点外卖下馆子吃的便利,实在有些汗颜。

菜市场上,香椿、春笋、春韭争着抢着向我招手,鲜嫩多汁的蔬菜等待着你把它变成春天的第一口美食,而你只会讪讪回答不会做,真是有点大煞风景。

冥思苦想了许久,我眼前一亮,正是苜蓿芽上市的季节,包饺子可是能拿出手为数不多的厨艺,就着清香可口的苜蓿饺子,品一杯五彩缤纷的花果茶,也算是应景的美食吧!把春天吃进肚子里,才不负这大好春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