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离终结癌症有多远?

 中山春天奏鸣曲 2022-03-30
图片
图片

朱师达 研究员

华大基因副总经理、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25项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1986年3月,因发现逆转录酶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分子生物学家雷纳多·杜尔贝科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短文,“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 (A Turning Point in Cancer Research : Sequencing the Human Genome)。文中提出应改变从单个基因角度研究癌症的做法,转而在了解人体整个基因组的基础上寻找攻克癌症的新思路。“我们正在肿瘤病毒学和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上。如果我们要更多的了解癌症,就必须专注于细胞基因组。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不以零散策略逐个去发现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基因,要不去测序整个基因组......我认为从测序整个基因组着手更有意义。它 (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意义将与征服太空相媲美。它应该是一项国际合作项目,因为人类DNA序列是我们种群共享的存在,是世界上一切活动的基础…...一代人为理解癌症不懈努力,下一代将继续完善关于癌症的认知,为生物研究最具挑战性的章节写下终篇。”这篇划时代的前瞻论文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标书”。

图片

分子生物学家雷纳多·杜尔贝科发表文章

《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

时隔四年后的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正式启动,预计15年完成,每年预算约为2亿美元。2001年2月15日,人类基因组计划联盟在《自然》上发表第一个人类基因组。2002年,人类基因组精细图宣告完成,美、英、日、法、德、中等国首脑联合签署“人类基因组计划宣言”,标志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前2年完成。历经了十三年日夜赶工,人类第一次得到自身基因组的完整信息,对生命本质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起点,在过去的20年里,遗传、演化、疾病机理和医学认知等科学领域取得了超越以往百年千年的进步,测序、遗传分析、基因编辑和基因合成等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自然、认知自我、改变世界”的磅礴工程模式和求索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前赴后继热血奋进。

图片

人类基因组计划联盟在《自然》上发表第一个人类基因组

随着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代表的新测序原理和体系的突破性建立并飞速发展,杜尔贝科预言的可行性也日渐趋于现实,人类对包括癌症在内复杂疾病的认知和应对都从根本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束手无策”,到“尽力而为”,再到“因病制宜”,人类与癌症的抗争之路愈见光明,也终于来到了“因人而异”的路口。癌症精准医学,如一剑长虹,刺穿了蒙在癌症前的重重纱幔,开启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都不可想象的新局面。

在基因研究和挑战癌症的奋斗路上,中国也有一代代人在不断努力,汇聚星星之火以促燎原之势。1999年第五次人类基因组测序战略会议在伦敦召开,中国科学家杨焕明走上台宣布中国科学家团队将承担人类基因组序列1%的任务,负责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约30Mb区域的测序工作。正是这1%,为中国近二十年来基因组学科技的腾飞留下了燎原的火种,而华大也在承载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过程中诞生成长。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中国的基因组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快速发展和癌症基础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基因组、表观组、转录组、代谢组和蛋白组等组学技术为几十个癌种底层的机制研究逐步揭开了迷雾,液体活检、超低频超分辨检测等应用技术为癌症的防诊治监提供了先进的临床武器,而单细胞组学、时空组学更为癌症诊断、干预的未来变革开启了新的大门。

基因研究与挑战癌症的奋斗之路

在三十年前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决策带来了对癌症全面认知,进而精准施治的辉煌成果。已知越多,对未知的敬畏就越多,人类要最终战胜癌症甚至终结癌症,还有漫漫长路和无尽坎坷。如今,我们再次站在了一个转折点上,那就是战胜癌症,是全力投入发展越来越精尖、越来越昂贵的治疗新方法,还是在最广泛人群中普及防范癌症的高效措施?从这个宏大目标所需要的群体、社会和国家的庞大资源投入而言,这是一道必须做出选择的问题,而后者将是时代的答案。

今年2月2日,白宫主页发布一则消息《拜登总统重启癌症登月计划以终结我们所知的癌症》,在回顾美国过去20年抗癌成就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本届政府所做的贡献,提出“基于新冠疫情以来的科学进步和公共卫生教训,重启癌症登月计划,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5年后的目标——将美国的经年龄调整的癌症死亡率降低至少50%;改善癌症患者和他们家属在抗癌和带瘤生存期的体验。通过更多的行动,终结今天所知的癌症。”而就在2月4日主题为“整合卫生资源,医疗人人共享”的世界癌症日,白宫主页发布了《拜登总统就90万美国人因新冠死亡的声明》的短文,为两年来因新冠疫情失去生命的90万美国人表示惋惜,并呼吁接种疫苗。这与两天前发布新癌症登月计划的信誓旦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惑于发达国家不平等医疗体系的繁荣幻象,基于“防大于治”的肿瘤防控方针,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华大基因一直在探索科技造福之路。华大基因充分利用自主测序平台、核心精准数据及算法,实施“以癌前病变早诊早治为目标、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闭环方案,实现贯穿癌症全生命周期的“筛、诊、保、疗、监”的综合解决方案。2022年伊始,华大基因发起“天下无癌”公益专项在广东省韶关市、山西省临汾市、江苏省昆山市等多地陆续启动,以科学、有效、可及的癌症筛查技术快速实现大人群的覆盖,以超过1:10的费效比大幅降低了区域内晚期癌症的发病率,初步实现了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的项目目标。

防大于治、防在治先。华大基因发起的“天下无癌”公益专项希望让更多的人避免患癌,让不幸罹患癌症的人轻症时就发现并治疗,从源头上减少癌症。在肿瘤精准治疗和康复监测上不断朝技术更优、价格更低的目标努力,让癌症患者和康复者都能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而惠益,提升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在新的历史时代,在广泛人群中普及防范癌症的高效措施来战胜癌症将是一项全球公共卫生建设的系统工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华大人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探索和践行,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担当为实现“天下无癌”的全球目标提交一份中国答卷

华大“天下无癌”公益专项已于日前启动,该项目希望通过提供领先的癌症筛查、伴随诊断、新药研发服务,让更多的人能远离癌症之苦。朱师达作为项目负责人带头捐赠100万,华大的创始人汪建尹哥分别捐赠100万元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尹哥也再次向社会各界有识有爱之士发出倡议,希望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我们,共同为天下无“癌”的愿景注入科技的力量和公益的温暖。

华大“天下无癌”公益专项已于日前启动,该项目希望通过提供领先的癌症筛查、伴随诊断、新药研发服务,让更多的人能远离癌症之苦。朱师达作为项目负责人带头捐赠100万元,尹哥和华大创始人汪建也分别捐赠100万元,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

20220329期尹哥公益赠书名单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

滁州市博世高级中学

嘉兴市海盐县高级中学

晋中市太谷区太谷中学校

潍坊市潍坊中学

濮阳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

莆田市第四中学

商洛市丹凤县初级中学

太原市新建路小学

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小学

长治市太行火炬中学

长春市绿园区雷锋小学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中学

晋中市太谷区启航学校

吉林省辉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佛山市南海区第一中学

深圳市罗湖区翠北实验小学

邢台市第五中学

恭喜以上单位获得尹哥赠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