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孔文子,姓孔名圉,是卫国的大夫,文子的“文”的来源,是中国古代的谥法,从周朝开始,一直流传下来的;谥法就是一个人死后的定论,这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只有中国历史文化才有的,连皇帝都逃不过谥法的褒贬,这一点是中国文化春秋大义的精神所在; 古代做皇帝、做官的最怕这个谥法,怕他死后留下万世的骂名,甚至连累子孙抬不起头,因此他们为国家做事情,不仅仅是想争取万世之名,也是不愿死后替子孙留下臭名,更不愿在历史上留个骂名,这个就叫谥法——也就是死后的一字之定评,像汉朝的文帝、武帝,称谓“文”、“武”,都是谥法给他们的“谥号”。 子贡问孔圣“何以谓之文也?”,孔圣说一个人能够敏而好学,再加上不耻下问的谦德,才符合“文”这个字的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