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翟永明:“诗歌能直抵内心最深处”

 置身于宁静 2022-03-30

    在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第十一个年头,最受关注的年度杰出作家奖由当代著名女诗人翟永明捧得。这是大奖成立以来,首次由诗人获得这份最高的荣誉。面对这个肯定,翟永明感动却也惶恐,她在获奖致词中总结了中国当代诗歌的浮沉,并表示:“我更愿意把这个奖看做是奖给诗歌这个门类的,是给中国当代诗人群体的褒奖;在当代诗坛中有许多优秀的诗人,他们持续创作30多年,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优秀的先行者。”

  翟永明在1984年发表组诗《女人》,随后引起文坛一片轰动。数十年来,她一直保持着充沛的写作生命力,创作了《静安庄》、《在古代》等重要的诗篇。她的作品曾被翻译成英、德、日等多国语言,并在2011年获得意大利Ceppo Pistoia国际文学奖,评委会称翟永明为“当今国际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近日,翟永明的新诗集《行间距》面世,诗集中收录了诗人描写汶川地震的最新组诗,以及早年的部分诗歌作品。颁奖后,记者专访了她。

  谈写作

  “诗歌跟新闻写作不一样”

  你的新书《行间距》收录了有描写汶川大地震的最新组诗。现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看到诗人对这些重大灾难的回应。对此你怎么看?

  翟永明: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诗人肯定要对现实作出反应,但我们不能要求诗人像新闻记者一样立刻去反应。两次四川地震我都不在现场,第一次我在北京,但是很快回来了,接下来一直就在现场,但我并没有立马用诗歌去表达什么,我觉得当时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诗歌的作用也是比较孤独的,我更愿意做一些比较实际的事情。诗人可能会用别的方式或者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用诗歌去表达内心的种种感受。我们要知道诗歌跟新闻写作不一样。

  最近你在用二维码扩展诗歌文本的实验?为什么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翟永明:可能因为我是工科生出身,带着比较新鲜、新奇的态度来看待新媒体。我觉得任何一切都可以用特殊的方式重新排列,从而产生诗意。我们在南京艺术学院做过一个展览叫“诗的样子”,我把自己的《在古代》通过二维码做成图片并展览出来。现场的观众可以用手机把它拍摄下来,然后转换一下就成为诗句,分享到微博或别的社交媒体上。我希望借此探索新媒体对诗歌的传播意义。现在新媒体这么发达,对诗人的写作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微博,强调语言简约化,它也许会产生关于写作的新可能性。

  谈诗歌

  “诗歌在这个年代容易受人冷落”

  很多人都说你的诗歌传递了独特的女性经验。这是你在写作中带有自觉性的视角,还是批评家贴的标签?

  翟永明:我1983年的时候写组诗《女人》。诗歌批评家在当时有一些评论,把我写的诗称为女性诗歌,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诗就被贴上这么一个标签。实际上我觉得我的写作是比较宽广的,后来我也写了各种各样的题材。我觉得女诗人会比男诗人更关注自身,写作的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体验,但如果要继续往前走,那么写作的视野必须更为广阔,不能只局限在个人内心的体验上。

  有很多人说上世纪80年代是诗的年代,90年代是小说的天下。有很多人视创作长篇小说为终极挑战,你会不会尝试其他体裁?

  翟永明:我觉得文学不是这样来区分,我不认为长篇小说就因为它的长度成为终极淬炼,而诗歌因为它短就先天的分量缺失。有时候一首很短的诗能够抵达内心最深处,它起到的作用可能比一篇长篇小说更大。我个人从来没有想过写长篇小说,我可能会写一个中篇。为什么华语文学传媒奖那么多年没有颁给诗人?我猜可能是这么多年来诗歌一直趋于边缘化。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诗歌没有直接的功用,所以在这样一个比较功利的时代,这种没有用的东西自然会受人冷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