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格执行劳动法,坚决反对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

 昵称20217865 2022-03-30

严格禁止十二小时两班倒这种反人类的工作制,你赞成吗?

首先我们来说说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的弊端有哪些?

公司老板为了利益最大化,节约开支,采取一种最普遍的方式来压缩成本,那就是压缩人力成本,原来需要三十个工人上三班倒,现在只需要二十四个工人上十二小时两班倒,产量和原来还是一模一样,工资比以前略有提高,工人认为占了便宜,其实公司才是占了大便宜,六个人的工资加上保险,一个月你算算工资等于赚了多少钱?

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首先会让人黑白颠倒,每天浑浑噩噩的,吃不好睡不好,长期熬夜,对身体的健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但凡在企业上十二小时两班倒的工人,心里都会有这样的担忧,那就是年轻时候拼了命地赚钱,会不会等岁数大了,拼了命的拿钱去医院换健康呢?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因为长期熬夜,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加上每天三餐不能按时吃饭,很多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病,神经衰弱等现象,但凡去医院检查一下,最少也得千儿八百,最终得到的结论就是,多注意休息,按时吃饭,拿点药回家按时吃药!

身体一直在高强度高负荷运转,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时间久了,就慢慢地会出现亚健康,如果还不注意,那么接下来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着家庭和谐,年轻人没时间谈恋爱,父母着急上火也无济于事。

婚后小夫妻想生育二胎,身体处于亚健康,每天浑浑噩噩地没有精神,夫妻生活也是草草了事,根本没有快乐可言!

就算生了二胎,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陪伴孩子,给不了孩子一个健康幸福的童年!

既然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弊端这么多,那为何禁止不了呢?

因为现在八小时工作制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国企,国企招聘可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人应聘不上,只能选择私企,私企为了利益最大化,采取的工作制基本都是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

而工人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被迫接受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

当然工人也可以拒绝这种工作制,那么面临的结果就是收入低,没有办法养家糊口,甚至是丢了工作!

大家都知道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是严重地违反了劳动法,可是工人们依然在坚持,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劳动仲裁部门在哪里,而是举报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失业,一家人生活没有着落!

现在还有很多企业,利用工人想多赚钱的心理,甚至明目张胆的违规用工,整天给工人灌输一些心灵鸡汤,说什么压缩成本,提高产量,提升机器的利用率,明明到了下班时间了,偏偏还让工人多干那么一会活,而且还是不给钱的那种,说白了,有的企业根本没有把工人当做工人看待,而是把工人当做一个会说话的机器而已!

长期这样,企业和工人之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尽管公司招聘信息上月薪挺高,但实际上还是招不到人,因为工人都明白企业的套路。

工人不愿意进厂,企业招不到工人,就算招到了工人,也把人留不住,提桶跑路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企业现在几乎都没有什么直招,因为害怕浪费自己的财力,精力,人力,所以让劳务派遣公司进行招聘,劳务派遣员工属于企业的二等工,他们享受不到企业的福利,甚至连企业正常缴纳的五险一金都没有,他们就是为了解决企业用工荒而存在的!

难道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这种反人类的工作制就没有人发现问题所在吗?

而事实是,大家都知道这种工作制严重违反了劳动法,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但企业为了效益,城市为了经济总量在上一个新台阶,工人为了多赚钱,所以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全民都会实现八小时工作制,毕竟国家一直在强调健康才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

要想解决这种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立马就能改变的,都需要一个过程,但就目前而言,很多省份已经开始严查这种严重违反劳动法的工作制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如果若干年后,我们依然还是这种工作制,那么所有企业都会出现断层,为啥?

年轻人不愿意进厂,现在的工人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进厂,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是不是就会停滞不前,是不是就会从其他方面影响到我们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进步!

工人永远都是企业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要想留住工人,那么就必须抛弃十二小时两班倒工作制,管理上必须人性化,别整天给工人灌输一些毒鸡汤,企业要是让工人待着舒服,有家的感觉,不用那些心灵鸡汤,工人也不会辞职,工人如果得到了了应有的尊重,那么他们创造出来的价值会远超你的想象!

你支持八小时工作制吗?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来自懂车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