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升国旗,我还在窃喜与经过这个学期的不断的重复习惯的养成训练,浩终于可以自己跑去厕所,然后自己回到队伍里了,我们的喜悦似乎溢于言表,这要基于前后的对比,之前根本听不到你在喊他,一阵风一样满校园的跑,为了保障安全老师们从不离开身边,而今说一句去完回来,就能瞭望后等到他的归来,我相信参与孩子成长过程的无论是谁都会有一种收获后的窃喜在里面,而这只是插曲,今天最重要的是我想说一个与之相反的关于人性的东西。 孩子们站好队,老师护在每个孩子旁边,当看到校长在上面喊谁来上台的时候,浩一下子冷不及防的冲了上去,我们都知道校长还没有开始发校长奖,他就以及知道上去就有好事情发生,我甚至忍不住为这个孩子竖起大拇指,连一向虽喜欢暴怒,但是好像与世无争的宇也跑了上去,真是聪明,但更多让我想到的是人性,带着孩子回教室的路上,我和高老师感叹不已,“孩子尚且如此。”“是啊,甚至智力障碍的孩子尚且如此。”“何况是成人呢?”“这就是人性。”是啊,我们连连咂舌,感概很多。我也突然想到一句名言:人们不关心你知道多少,懂得多少,他们唯一关心的是你在乎他们多少。这就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本能,而同时我又想:如果人能够克服人性,用他人的需求去做事,去给予,让自己懂得人性而又去超越人性,那这个人会是什么样子呢?“那一定是圣人”高老师说,是的,我在想,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是一个大智慧的人,我不由得想起了稻盛和夫。 听一位朋友说过,这个世界是由他人组成的,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修炼自己,成为他人的一部分,不断的去发展自己才能在任何的领域里获得成功。也更深刻的理解《心态》这本书开头的那句话:如果你能够深刻的自己,既更充分的认清自己的世界观,理解自己为何会形成和选择现在的价值观、人生信仰和目标,为何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你会有何不同?你的生活、工作和领导力是否会比现在更进一步?我相信这是肯定的。 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只是我们没有更多的发现孩子其实更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因为他们至真至诚,因为他们本真,因为他们不需要懂得掩饰自己的需求,因为他们更有资格教育我们经历了太多,拥有了太多的经验,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痛苦后忘记了很多的快乐,而仔细想一想,在课堂上,在生活中,带着这样的一群孩子,有时候他们太多的让人头疼,但是如果从孩子的天性去看,这一切好像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那还有什么能够让自己因为孩子的暂时的没有按照自己想的成长而内心挣扎呢?遵循自然的法则,遵循孩子成长的法则,相信好的习惯可以慢慢养成,也相信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指导,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的,就像一开始说的,浩会上完厕所自己归队了,成长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要经历这段成长的过程。 我们和孩子其实是一起成长的过程,我们只需把它变得美好起来,这就是最大的成长。感谢这样一群孩子,感谢每一个孩子的给予我的启事。 最后将约翰. 奥多诺休的一段话送给自己:灵魂一旦觉醒,你就会义无反顾地踏上探索之路。从此,你被一种超乎寻常的渴望点燃,不再自满于那些未曾圆满的成就。灵魂的不朽让人迫不及待。妥协或者危机,都不能阻止你力争至高无上的完满。感恩感谢一切的遇见。 作者: 王春英 |
|